祖廟
吾聞北方號玄武,乃是斗虛七宿神。
胡為人形而被發(fā),還以避諱晚易真。
足躡龜蛇手握劍,身被絳衣垂大紳。
至今佛山有廟食,為民禦患曾呈身。
吁嗟吾民好為幻,講禮之官失討論。
鬼神情狀先已昧,威靈顯貺從何申。
吾聞北方號玄武,乃是斗虛七宿神。
胡為人形而被發(fā),還以避諱晚易真。
足躡龜蛇手握劍,身被絳衣垂大紳。
至今佛山有廟食,為民禦患曾呈身。
吁嗟吾民好為幻,講禮之官失討論。
鬼神情狀先已昧,威靈顯貺從何申。
我聽說北方的神靈稱為玄武,是斗宿、虛宿等北方七宿的神靈。為何呈現(xiàn)人形且披散頭發(fā),后來因避諱才改變了原本的真實形象。腳下踩著龜蛇,手中握著劍,身披紅色衣裳,垂著寬大的衣帶。至今佛山仍有廟宇祭祀,他曾現(xiàn)身保護百姓抵御禍患。可嘆我們的百姓喜好虛構想象,掌管禮儀的官員卻未能深入探討。神靈的真實模樣已模糊不清,其威嚴靈驗與賜福又從何顯現(xiàn)?
玄武:古代四象之一,代表北方,最初為龜蛇合體的星辰之神。
斗虛七宿:指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中的斗宿和虛宿,代指玄武所主的星象。
被發(fā):同“披發(fā)”,頭發(fā)披散。
避諱:古代因避帝王或尊長名諱而修改事物名稱或形象。
絳衣:大紅色的衣服。
廟食:指受宗廟或廟宇的祭祀。
禦患:抵御災禍。
顯貺(kuàng):顯靈賜福。
此詩當為作者考察佛山祖廟玄武信仰時所作。明代民間對玄武神形象多有附會(如從龜蛇合體變?yōu)榕l(fā)人形),而禮官未加考辨規(guī)范,作者由此引發(fā)對信仰本相與禮制失察的思考。
詩人通過考辨玄武神形象的演變,指出民間隨意附會與禮官失職導致神靈本相模糊,表達對信仰失范的憂慮,體現(xiàn)對禮制規(guī)范與信仰真實性的關注。
聽琴曾到謝家池,轉眼秋光又入詩。 蕉色每添新雨后,桂香長送好風時。 喜延月影開簾久,貪對花容握管遲。 多少青山排闥入,快招松雪再題辭。
疏影橫簾煙景暮。萬樹銀花,一夜東風吐。粉片落梅吹繡戶。畫堂香縷飄紅霧。 人約黃昏明月妒。何似蕓箋,彩袖題三五。莫問沉沉壺漏度。夜深還草鷦鷯賦。
嘆無邊景色,綠遍垂楊,紅褪薔薇。寂寂湘簾晚,是東風過盡,燕子還飛。畫欄幾曲慵倚,清露半煙肥。悵舊恨驚心,閑愁蹙黛,帶減羅衣。 云迷。望何處,有寶鏡銀奩,箏雁依依。想杏花梢下,把紅桃玉笛,風月初吹。故人別后深怨,螺冷絳仙眉。更粉蝶雙翻,階前懶自纖履移。
湖上云,流影日氤氳。天上千重成蜃市,人間五彩作回文。
徐起合還分。
浮遠蓋,玉葉散晴曛。仙女瑤臺衣作想,楚王巫峽夢曾聞。
郁郁更紛紛。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曉風驚夢難留。又一番春色,惱亂枝頭。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添怊悵,燕來鴻去,鎖盡閑愁。 休休。楚臺已遠,生惹得情深,何處忘憂。嘆幽懷幾許,總付東流。那更欄前芳草,縈人思、恨滿銀鉤。空回首,從今風雨,兩地悠悠。
東風已上堤邊柳,雪意還依舊。畫羅彩勝學裁新。 不道閑愁又送、許多春。 年年只是侵蓬鬢。花信何須問。待看雙燕幾時來。 猶憶杏花長對、月徘徊。
雨拭遙山碧,云連夕照黃。新秋多少好風光。未免有情難遣,是離腸。
信隔紅墻遠,愁憐獨夜長。終朝相看只尋常。不道個人去后,便凄涼。
雙喜鵲,幾報歸期渾錯。盡做舊愁都忘卻,新愁何處著? 瘦雪一痕墻角,青子已妝殘萼。不道枝頭無可落,東風猶作惡。
衰柳疏疏苔滿地。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南去北來人老矣。短亭依舊殘陽里。 紫蟹黃柑真解事。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粲登臨寥落際。雁飛不斷天連水。
白云孤映遙山碧。碧山遙映孤云白。樓倚一天秋。秋天一倚樓。 斷腸隨雁斷。斷雁隨腸斷。來雁與書回。回書與雁來。
客愁楓葉秋江隔。隔江秋葉楓愁客。行遠望高城,城高望遠行。 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斜日晚啼鴉。鴉啼晚日斜。
瓊枝瑤月。簾卷黃金闕。宮鬢蛾兒雙翠葉。點綴離南鬧雪。 東風扇影低還。紅云不隔天顏。夜夜華燈萬樹,年年碧海三山。
斷腸人恨馀香換。換香馀恨人腸斷。塵暗鎖窗春。春窗鎖暗塵。 小花檐月曉。曉月檐花小。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淡煙疏雨新秋。不禁愁。記得青簾江上、酒家樓。 人不住。花無語。水空流。只有一雙檣燕、肯相留。
庭梧葉密未驚秋。風雨瀟瀟特地愁。愁緒如絲無盡頭。思悠悠。悵望王孫空倚樓。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