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 其七
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清晨的明月明亮地照著,我的蘭芳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這芬香在美好的夜晚飄散,隨著風傳到我的堂前。征人思念著遠方的路程,游子眷戀著故鄉。寒冬十二月,清晨起來踩踏厚重的霜。低頭看長江漢水奔流,抬頭望浮云飛翔。好友遠別,各自在天的一方。高山大海阻隔了中原,彼此相距又遠又長。美好的聚會難以再遇到,歡樂還未結束。希望您推崇美德,隨時珍惜時光。
燭燭:明亮的樣子。
馥馥(fù fù):香氣濃郁的樣子。
芬馨(xīn):香氣。
懷遠路:思念遠方的行程。
踐嚴霜:踩踏厚重的霜。
中州:中原地區。
殊未央:還未結束。殊,猶;未央,未盡。
令德:美德。令,美好。
景光:時光。
《李陵錄別詩》一般認為是東漢文人托名西漢李陵所作的組詩,非李陵本人創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士人漂泊離亂頻繁,此類詩多模擬戍卒、游子口吻,表達離別思鄉之情,反映當時下層文人的生活境遇與情感需求。
此詩以細膩的景物描寫起興,由物及人,層層遞進,從夜聞蘭芳到游子思鄉,再到友朋遠別,最后以勸勉作結,完整呈現離別情境中的復雜心緒。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東漢擬古詩中表達離別主題的典型之作。
夸夫競權勢,
志士懷榮名,
殺身非一端,
天道常患盈。
湯湯桐柏水,
有時濁且清。
羲和無停策,
日月東西征。
自非空桑子,
豈不念所生。
宛彼鳴鳩詩,
凄惻涕沾纓。
綠陰初蔽林塘路,凄凄乍流清韻。倦咽高槐,驚嘶別柳,還憶當時曾聽。西窗夢醒。嘆弦絕重調,珥空難整。綽約冰綃,夜深誰念露華冷。
不知身世易老,一聲聲斷續,頻報秋信。墜葉山明,疏枝月小,惆悵齊姬薄幸。馀音未盡。早枯翼飛仙,暗嗟殘景。見洗冰奩,怕翻雙翠鬢。
少年負志氣,
信道不從時。
只言繩自直,
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
三折乃良醫。
人生不失意,
焉能慕知己。
自從依監宅,
不似□時親。
義重難為別,
情同久更真。
一簫思去鳳,
雙璧倚靈椿。
只等中除報,
相迎輦路塵。
難得官人到,
茅檐且駐車。
自攜鋤掘筍,
更取網求魚。
一媼來斟酒,
諸童競挽裾。
須臾對吾泣,
科役苦追胥。
城上西風急暮笳,遙分秋色到天涯。霜高漸滿烏啼月,地煖猶驚蝶護花。近水有時聞落葉,遠山終日傍晴霞。從今莫負莼鱸約,何用虛隨奉使槎。
寒色高樓浸畫屏,蕭條門巷晝常扃。林邊一水西來直,檻外群山北向青。落日蒹葭秋漸老,懷人風雨酒初醒。多情不為憐雙鬢,自古情多鬢易星。
云凈天空大火流,蘆花楓葉正悠悠。愁來昨日非今日,病起逢秋始當秋。空說洛陽曾哭漢,亦聞元直不歸劉。如何九辨悲無限,卻向西風十二樓。
孤城落木起悲風,海國烽煙夕照中。北去關河三面險,南來機杼萬家空。□□□□□□□,□□□□□□□。□□□□□□□,□□□□□□□。
野郭寒生橘柚香,江空九月未成霜。青塘樹杪煙初碧,白鶴洲前日易黃。故態豈堪新態劇,新交不及故交長。自憐疏闊緣多病,莫數天南雁幾行。
流螢寒照穗帷空,淚濺黃花綴故叢。雁到巧先孤枕畔,夢來偏向五更中。吹霜柳帶銷殘碧,浥露蕖衣墮晚紅。為憶湘靈江上曲,正隨明月嫁秋風。
慘淡青衫十四年,書成不向國門懸。三聲實下千山淚,一日空操萬古權。閉戶慣邀題為筆,浮家新買釣魚船。五湖未去秋將莫,灃芷湘蘭正可憐。
無數疏云出絳津,秋風吹笛滿西鄰。斜陽黃磧調生馬,遠水輕鷗狎白蘋。債為兇年成子母,藥因善□□君臣。歸來長镵渾無恙,南阮于今未是貧。
此去無煩遇葛洪
欲移靈鷲峙南中
藏身自會神龍變
開口當令啞虎通
泉喜獨探過夏伏
衲留人補待秋風
飛云絕頂勞相寄
昏黑擎將曉日紅
誰寫春風入畫圖。詞仙玉貌費臨模。而今還解斷腸無。織錦回文原有恨,行云入夢竟成虛。枉教交甫憶明珠。
閨秀工詞有幾人。當時漱玉信無倫。清辭麗句好為鄰。詠絮才華輕謝女,彈琴風調笑文君。柳梢誰見月黃昏。
先世曾誇尺五天,
后來苗裔獨蕭然。
可憐三十三年內,
科第唯吾父子傳。
堂依山麓凈風煙
松竹窗虛小有天
汲水炷香供佛后
蒲團燕坐得安禪
牢落真慚世上名,詼諧詞賦尚縱橫。
豈無武帝憐方朔,亦有文君愛長卿。
楊柳陰陰飛白鷺,桃花黯黯叫倉鹒。
人生不守酒泉郡,慚愧廚頭阮步兵。
蠻月掛青樹,荒風吹綠林。
云經三楚濕,天入九嶷深。
古洞門常閉,陰崖路自尋。
雨過斑竹泣,紅淚落猿吟。
仙境阻。
洞口桃花風又雨。
可惜阮郎游處。
看花無伴侶。
幾日翠陰庭戶。
留春春不住。
零亂十三箏柱。
懶聽金雁語。
聚香國里香風起,靈槎御風而下。天女腰肢,維摩眉宇,聞是王孫自寫。欲何為也。有百八牟尼,一函般若。不著纖塵,屏除一切更嫻雅。
本來心在云水,現官身說法,恁般瀟灑。不染峰巒,不增泉石,一片青天光射。翠鬟嬌姹。豈謝傅東山,管弦游冶。載個人兒,散天花侍者。
多言喪道,多歧亡羊。
渾無顆粒,別甑炊香。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