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試供事次屠都憲朝宗韻二首 其二
群公同挹廟堂春,
多士均沾雨露新。
明日藍袍承帝命,
一時丹悃答皇仁。
騰歡早見傳衢路,
稱賀還期擁佩紳。
華蓋天高瞻淡墨,
遙聽宮漏候嚴宸。
群公同挹廟堂春,
多士均沾雨露新。
明日藍袍承帝命,
一時丹悃答皇仁。
騰歡早見傳衢路,
稱賀還期擁佩紳。
華蓋天高瞻淡墨,
遙聽宮漏候嚴宸。
各位公卿共同感受著朝廷的春日氣象,眾多士子都沾潤了新的皇恩雨露。明日身著藍袍的新科進士將承受皇帝的任命,一時間以赤誠之心報答君主的仁德。歡騰的喜訊早已在街道上傳開,期待著官員們佩戴玉佩前來道賀。仰望高闊的宮廷,天空中似有淡淡的墨跡(詔書),遠遠聽到宮中漏刻聲,靜候皇帝的召見。
挹(yì):舀取,引申為感受、汲取。
廟堂:指朝廷。
多士:指參加殿試的眾多士子。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
藍袍:古代新科進士或低級官員的服飾。
丹悃(kǔn):赤誠的心意。
衢(qú)路:街道。
佩紳:佩戴玉佩的官員,代指士大夫。
華蓋:帝王車駕的車蓋,代指宮廷。
宮漏:宮中計時的漏壺。
嚴宸(chén):莊嚴的帝王居所,指皇宮。
此詩為作者參與殿試(廷試)事務時,和屠朝宗(都憲)原韻而作。殿試是科舉最高級別考試,由皇帝親策,詩中描繪了殿試后士子承恩、君臣同慶的場景,反映了明代科舉制度下文人對皇恩的感戴。
全詩圍繞殿試盛事展開,通過描繪群臣士子共沐皇恩、新科進士受命的場景,贊頌皇帝仁德,展現(xiàn)科舉取士的莊重與喜慶,是典型的應制詩,語言典雅,情感真摯。
列壁風鳴漢幟搖,居庸天迥鎖云標。雨余新爽澄金氣,夜半殘河插斗杓。嘉饌土人烹碩鼠,薄寒胡帽制豐貂。妖姬不解愁砧杵,馬上琵琶手自調。南山沖道厄?砑,井邑蕭疏樹影遮。橋斷渾河爭倚石,地留故苑失飛花。高排虎落凌云險,強挽烏號卻月斜。誰謂從軍無苦樂,翻令征士不思家。煙火依微帶近郛,雞鳴驛路入平蕪。挽飛百道征軍餼,市榷千緡算賈胡。天壽蟠龍山競拱,桑乾飲馬水堪枯。秋來節(jié)鉞提封內,除卻椎牛一事無。關頭明月古今情,樹引涼飆夜有聲。土木未忘巡正統(tǒng),封疆無復問開平。霜迎狼纛秋臨祭,風偃龍祠歲守盟。此日廟謨爭畫一,空談莫遣誤書生。
南州高士到湘州,山鬼湘娥暮暮愁。行世頭顱渾欲老,駕天胸次未經酬。搜殘風月三千界,吟破江湖九十洲。誰報玉皇香案道,早將關放石渠休。
霜威撲面欲生棱,枯坐篷窗喚不應。笑指彩云辭白帝,貪看紅樹下黃陵。冷猿哀雁聲何楚,暮雨朝云畫未能。知有精靈鎮(zhèn)來往,碧虛想像最高層。
幽棲何幸傍喬枝,未睹光儀辱賜詩。錦句傳來驚爛縵,春風拂處感披離。學慚東壁窺流細,名仰西山切計思。豈敢端居愛高臥,顧求化雨啟新知。
金縷春縈樹,鶯啼曉破煙。泮池觀海近,云砥淬鋒先。萬卷書橫架,三秋榜麗天。燕臺杯送劍,不是蕩離筵。
西來天地坼,無恙太行城。二子狂歌發(fā),千山秋思生。世人殊黯淡,何物與縱橫。不獨文章在,兼齊拙宦名。春花杜陵陌,慷慨各沾襟。不謂人間地,重扶海內心。題詩揮白日,把酒笑黃金。欲緩征車路,關門斗氣沈。
才聞太昊行新令,更祝元君望景輿。白玉龜臺資壽歷,千春鴻福此春初。
淳厚之人少秀慧,秀慧之人少審諦。安得淳厚又秀慧,與之共話人間事。
鹿散荊榛雉翳煙,官家猶算水衡錢。帝恩浩蕩春如海,何但陪京雨露邊。閭里蒼生苦丈田,盡更新法荷皇天。云邊尺一歡呼日,四海謳歌億萬年。
薄宦當親老,胡為萬里行。山川添壯色,煙瘴損風情。日落滄波渺,舟移海宇清。將何宏遠略,國計費經營。
七里陂塘幾轉灣,畫橈光影蕩釵環(huán)。寺門彌勒嫣然笑,竟占風流第一山。不波艇子額高樓,唐祝才人此舊游。是否生公說法好,隔塘獅子特回頭。
政恐登高枉斷腸,今年恰值雨重陽。晨興中酒情懷懶,滿眼黃花滿屋香。
聞道參軍,今日垂弧,勝如去年。正新頒藍綬,天香芬馥,初開黃牒,御墨新鮮。鼻祖登科,已逾百載,衣缽于今喜再傳。圖南事,看摶風九萬,擊水三千。官曹小試民編。有奕世甘棠在道邊。向樽前有興,細斟清醥,琴中得趣,緩拂朱弦。東觀酬書,西垣草制,此去掀騰好著鞭。應難老,信君家眉壽,自有篯山。
去國三千里,風波豈不賒?;厮级赐ルU,無限勝長沙。
投暝人家欲睡時,雨聲不斷水平池?;仡^已過三江渡,醉看車中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