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用前韻呈黃教授 其一
程子軻而下,
韓公漢以還。
彼非孤所上,
人莫奪其間。
死后虛名滿,
生前實效慳。
始吾謀向背,
其決不勝艱。
程子軻而下,
韓公漢以還。
彼非孤所上,
人莫奪其間。
死后虛名滿,
生前實效慳。
始吾謀向背,
其決不勝艱。
程子自孟子而下(傳承道統),韓公從漢代以來(倡導古文)。他們并非我獨自推崇,他人無法剝奪其地位。死后虛名遍布天下,生前實際功績卻少。我當初謀劃取舍,那決斷之難難以承受。
程子:指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二人繼承孟子道統。
軻:孟子,名軻,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韓公: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倡導古文運動,被尊為“文起八代之衰”。
漢以還:漢代以來。
孤:作者自稱,謙辭。
上:推崇、尊崇。
奪其間:剝奪其應有的地位或價值。
慳(qiān):缺少、不足。
向背:取舍、選擇。
決:決斷、決定。
此詩為作者與黃教授唱和之作(“復用前韻”指重復之前唱和的韻腳)。宋代文人多通過詩歌交流學術思想,推測作者或在探討道統傳承、名實關系等議題,結合自身對先賢的認知與人生抉擇的感悟而作。
詩中通過評說孟子至韓愈的道統脈絡,反思“名”與“實”的矛盾,最終落腳于自身取舍之難,既體現對文化傳承的關注,又暗含對現實抉擇的深刻思考,是宋代文人學術詩的典型代表。
幽閑外世緣,白日抱琴眠。
詩就多驚俗,樓居半是仙。
竹床斜倚杖,蘚壁倒垂鞭。
翻笑紅塵客,馬頭韁轡牽。
西溪景物似江鄉,無賴秋容到岸傍。
勝事可懷樽酒樂,凄風渾減路塵香。
半凋柳色猶垂帶,欲凍泉源祗濫觴。
會向明春重游覽,春暉依舊倍舒長。
元日江湖萬里身,四方南北等埃塵。
莫悲天地如行客,還喜瀟湘見故人。
淥酒桂盤催獻歳,小花羅勝寫宜春。
淵明秖向東風醉,應笑窮吟浪苦辛。
運際重熙講克禋,祖宗嚴配答慈仁。
典章備物該三代,殿寶殊名應五辰。
早歲侍祠曾受嘏,外方留鎮屢頒春。
皇恩更遠皆宣布,自此祥風起八垠。
策馬悠悠倦往還,竹邊林下舉吟鞭。
忙中對酒成閑客,老去逢春憶少年。
三島月來清入牖,十洲波浄碧涵天。
歸歟且共良朋賞,花未飄紅柳未眠。
嘗聞縣古槐根出,最愛官清馬骨髙。
前輩有詩談事實,今辰此景入風騷。
飛云幾處籠山頂,密雨連宵發土膏。
公事稀疏吏歸去,不妨歡侍對春醪。
錦繡堤邊曲徑通,登臨不覺俗愁空。
聲喧枕簟芭蕉雨,香撲罇罍菡萏風。
池景信皆塵外物,道家疑在畫圖中。
南樓有客頻回首,應認蓬萊第幾宮。
仙居殊不類樊籠,瀟灑清涼皆可封。
寒溜恰如揚子水,修筠應有稚川龍。
云深況是門無客,人去惟聞鶴在松。
向此卻疑推律法,應鐘何事代林鐘。
使君西州客,慣見海棠紅。
彯纓出故里,揚馬來漢宮。
醉當坐乖隔,年年夢春風。
荊州蜀門戶,脈脈風氣通。
此花何從來,根本移化工。
使君有新第,幽寓如山中。
小軒面城麓,交柯植雙叢。
年光錦官遠,顏色故園同。
想當春苞麗,無日樽酒空。
繁艷燒醉眼,顧眄增冶容。
地勝不在大,意適物易充。
雙輪粲兩朱,行將指炎封。
戊辰歲歷長,兩春一逢臘。上瑞兆豐年,同云彌六合。
初如天馬來,奔入銀河蹋。梁苑客后至,郢樓曲難答。
錦繡方還里,罇罍喜開閣。光照孫康書,寒恤袁安榻。
但愛川陸平,不問瑤珉雜。扁舟欲泛剡,凜氣若浮漯。
龍圖屢烹試,風腋頓爽颯。明月交清輝,絳籠不燃蠟。
鴈樓南畔報來期,遠俗駢闐望錦衣。
官府奉迎因直指,家庭喜樂是榮歸。
款憑罇酌延談議,密獻囊封中事機。
莫嘆宦游多闊別,九重深待弼予違。
??溜涓涓在目前,更開余地助賓筵。
方池可鑒無深淺,罇酒相逢有圣賢。
每為野情貪勝概,暫憑清味滌塵緣。
何時學得琴書趣,一寫林間石上泉。
目前塵坌最重重,乍見名山喜動容。
選勝道裝堪著屐,談禪麈柄亦揮松。
千尋急欲攀秋徑,十里猶聞擊午鐘。
下得巒林又牽俗,特書歸恨寄晴峰。
洪范八政一曰食,民非稼穡胡為生。江南風俗重圩垾,歲遇豐稔倉箱盈。
嘉祐六年宛陵郡,積月霖雨妨秋成。昔之郁郁若云秀,今也泛泛猶青萍。
豈惟百姓失所望,將恐祭祀無粢盛。集仙到郡為憫惻,齋心命駕祈昭亭。
昭亭山下欲回轍,太陽赫赫輝雙旌。老農乘時得刈獲,清風和氣謳歌聲。
我知夫子禱已久,由有盛德通神明。愿公移此福天下,陰陽調燮歸和羮。
山頭紅日照紅旌,祖席仍歌塞上行。
慷慨有心終破敵,燕閑無事暫專城。
朔風動色驊騮健,秋水澄光寶劍輕。
萬一羽書飛到郡,定煩方略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