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石歌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
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牢邪石邪,五鹿客邪。
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牢梁啊石顯啊,還有五鹿充宗啊。他們的官印為何如此繁多,印綬為何這般綿長啊?
牢:指牢梁,漢元帝時宦官,任中書仆射。
石:指石顯,漢元帝時宦官,任中書令,權傾朝野。
五鹿客:指五鹿充宗,復姓五鹿,元帝時官至少府,因依附石顯得勢。
累累(léi léi):眾多的樣子。
若若:長而下垂的樣子。
邪(yé):通“耶”,疑問語氣詞。
此為漢元帝時期民間創作的諷刺民謠。元帝昏弱,宦官石顯、牢梁與外戚五鹿充宗相互勾結,把持朝政,壟斷官爵,時人憤而作歌,揭露其權勢煊赫、官印累累的腐敗現象。
《牢石歌》是漢代民謠的代表作之一,通過質問句式直指權奸,以“印”“綬”為具象,揭露了宦官外戚專權下官爵泛濫的亂象,語言犀利質樸,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是研究漢代政治生態的重要文學資料。
夐矣斯人,浩然氣、參天罔歇。更不論、何時何地,同悲遭烈。阿袞甘隨五里霧,女榮追侍重泉月。甚富平、滿口說中興,偏譏切。兩朝史,終昭雪。公道論,時明滅。比韓彭褒鄂,各殊圓缺。隱憾未空胡馬跡,表忠須瀝天狼血。倩畫師、一一補哀榮,旌雙闕。
高似終南一柱雄,氤氳蒼狗鎖芙蓉。蓋陰槧日淩清漢,陣影無心出遠峰。化作樓臺曾翼鳳,變為霖雨又從龍。更憐竹院頻來往,薄暮鐘聲隔幾重。
人境苦塵俗,高居山水區。軒楹出岑蔚,窗戶凌清虛。左挹群木華,右眄云煙舒。日夕有佳趣,蕭爽真吾廬。
疇昔從君處,玄都太古壇。月高幡影直,霜重佩聲寒。鶴駕三山近,壺天萬里寬。相逢初未省,但認切云冠。力量超終古,光明破積昏。獨行寧有待,妙用本忘言。神定嬰兒戲,丹靈豎子奔。緒馀應不靳,小出濟元元。
江上看云踏雪歸,滿墻竹色凈柴扉。十年京國春風夢,猶憶承恩出紫薇。
眉目巖巖,身心靜恬。萬機自息,一默誰參。虛空兮霽云卷谷,清白兮夜月濯潭。春入叢林兮謾道化工百億,神游浩劫兮底意真超二三。
辛亶去。吏部明。開賢路。遇太平。今年定知不可得。后歲仍期更入京。
東風吹出歲華新,書到天涯數比鄰。偶托鄉閭常似客,可談衷曲不多人。論才已讓秦韜玉,小隱當如梅子真。亂后久悲王跡熄,漫從宮府問絲綸。
遺恨行舟阻太行,難堪此日又瀟湘。安東未遂憐溫嶠,《黨錮》無名恥范滂。萬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為郎。蕭騷短鬢經秋日,雁杳江城憶故鄉。
郁郁蒼梧山,高高呂仙臺。山川故無恙,仙人去不回。空馀千歲松,根深茯苓埋。當時鶴不見,白云晝成堆。故人拉我游,一笑萬里來。茲辰屬歲暮,瞻望徒徘徊。宇宙難可窮,人生亦勞哉。謝君斗酒意,臨風渺予懷。
慘澹蕪城暮,蕭疏野樹寒。登山不憚遠,反恐下山難。
附渚依汀者,絲綸掌握中。共悲名利客,故醉武陵中。
百輩都推食品工,剪蔬饒復有鄉風。銅盤炙得花豬好,端正仍如路侍中。
一百箔,二百箔,千百箔,遍村落。官絹不厭厚,私絹不厭薄。婆看蠶,婆看蠶,蒲桶荷包共作田,晚豅秋秋風搖稻髯。
群盜連淮海,傳聞逼近郊。空村愁欲陷,歸燕恐難巢。敵愾誰能壯,訛言眾易撓。鄰家小兒女,荷擔念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