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寒鴉為錫山王敏行
空山古木煙霧迷
高枝直與浮云齊
垂蘿落落綰晴黛
寒竹蕭蕭含晚凄
好鳥飛來喜相托
爭向夕陽深處棲
風霜不厭老幽谷
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憐返哺起深思
正爾月明聞夜啼
空山古木煙霧迷
高枝直與浮云齊
垂蘿落落綰晴黛
寒竹蕭蕭含晚凄
好鳥飛來喜相托
爭向夕陽深處棲
風霜不厭老幽谷
羽翼自可凌秋蜺
空憐返哺起深思
正爾月明聞夜啼
空寂的山谷中古木籠罩在迷濛的煙霧里,高大的枝丫直接與漂浮的云朵平齊。下垂的藤蘿疏落有致地系著晴朗的青黛山色,寒竹在晚風里發出蕭蕭聲,蘊含著傍晚的凄清。美麗的鳥兒飛來歡喜地相互依托,爭搶著在夕陽深處的枝椏棲息。風霜不嫌棄這古老的幽深山谷,鳥兒振翅足以凌駕于秋日的霓虹之上。徒然憐惜烏鴉反哺的行為引發深深思考,正當明月朗照時又聽到它們夜間的啼鳴。
綰(wǎn)晴黛:綰,系、結;晴黛,指晴朗天氣中山巒的青黑色。
蕭蕭:形容竹子被風吹動時發出的稀疏聲響。
返哺:傳說烏鴉長大后會反過來喂養母親,后以“返哺”代指子女奉養父母的孝心。
凌秋蜺(ní):凌,凌駕;秋蜺,秋日的虹。
詩題“為錫山王敏行”表明此詩或為贈友之作,錫山即今江蘇無錫境內。結合“寒竹”“秋蜺”等意象,推測創作于秋日。詩人通過描繪古木寒鴉的山林景象,或借以表達對友人的寄懷,或借自然之景抒發個人情思。
全詩以古木寒鴉為核心,由山景到鳥態,由自然到人情,層次分明。既展現了秋日山林的清幽之美,又通過“返哺”等細節暗含對親情倫理的思考,是一首景中含情、意趣交融的題贈之作。
一峰邊地角,四望杳冥冥。漲海將山色,空濛一氣青。玉塵輸橘叟,石髓問仙靈。長嘯無人和,山猿吟翠屏。
好酒無深巷,急足無善跡。一偽喪百誠,中和為士則。澤中一寸鏡,解引萬里色。往時王廣道,山東化遺德。
寂寞蒹葭外,微茫見佛燈。數株紅樹下,一個白頭僧。露冷先藏鶴,林虛靜愛鷹。西風動幡影,無語問南能。
需次家鄉五載遲,便便腹笥愈添圍。才如子建豈論斗,性類西門能佩韋。車馬戒涂君欲去,田園迷徑我初歸。男兒所尚惟名節,莫墮人間富貴機。
九葉當陽日,同時表震良。剪圭元紹誦,歸妹肇稱商。乾象瞻雙麗,天機儼七襄。鳳輪停月馭,龍戟導霞妝。羔雁咸遵古,芝蘭始毓芳。金枝相隱映,銀榜迭輝光。率舞康莊溢,傾心盛典揚。卿云歌八百,千載贊隆昌。
激烈箜篌引,千秋怨渡河。秦城崩欲盡,齊國旱應多。比翼沉青鳥,同心折玉荷。馮夷如見念,當為斬黿鼉。
白楊風蕭蕭,胡笳樓上發。壯士不知還,羞對關山月。去年天山歸,皎皎照白骨。今年交河戍,明明凋華發。交河水東流,征戰無時歇。斗酒皆楚歌,歌罷淚成血。
寄語看花江上人,清明時節好來頻。清明節后多風雨,風雨顛狂惱殺人。
城西路。清秋寂寂殘紅暮。殘紅暮。幾聲蜩咽,暗隨人步。情深自恨難憑措。凄涼淚剩相思句。相思句。香魂何許,一湖煙霧。
括蒼黃石屏,樹如濃墨寫。根深稱條葉,生意絕蕭灑。或聞造物手,立異先真假。指是龜溲摹,能同自然者。天下莫復言,物亦逢知寡。
午風清愛葛為袍,銷盡爐薰政寂寥。愁里得詩如客到,夢中觀物笑僧驕。三年病合投閒計,十里游辭避暑招。有曲和君還自已,古琴疏越未堪調。
唯有高枝高莫攀,不堪攀處只堪看。怪得樓頭畫眉婦,春朝長自憑闌干。
堂堂竹溪翁,如天有五星。篆籀深漢魏,文章仿六經。后生玩華藻,骫骳媲白青。善哉劉與李,斯文見典刑。
予行江水北,君行江水西。兩鄉千里隔,一夢幾回迷。雨雪連天遠,梅花落月低。所思何處在,殘夜聽鳴雞。
舊日堪為將,今來復授經。主人盛供帳,醉尉止都亭。終歲只在野,因予一入城。相悲十年事,淚落酒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