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送徐公子揮使東歸四首 其三
相門初見彩衣新,施擬提壺一問君。何事馬蹄行太速,不教談笑接殷勤。
相門初見彩衣新,施擬提壺一問君。何事馬蹄行太速,不教談笑接殷勤。
三疊猶傳嗚咽聲,淚看注海與潮平。
夢存大事將誰待,天鑒孤衷復此行。
群盜相乘詩可討,賤儒自喜謗非輕。
衰殘未預涓埃報,九逝魂依北斗明。
野仙臨玉笥,引袖拂天星。
侍立雙童小,看山只眼明。
洞云含雨潤,鶴夢帶煙醒。
自嘆羅浮客,春杯溢四溟。
日長珠箔漏聲疏,
案上蘇文恣卷舒。
時有佳篇符睿思,
便將團扇作行書。
甲馬營中紫氣消,
銅駝巷陌草蕭蕭。
何人共看天津月,
杜宇無聲夜寂寥。
春來多病懶尋山,
送客今朝漫出關。
楊柳江頭無限思,
欲攜樽酒煖衰顏。
漫入鐘聲里,和煙沒我形。
由心生萬象,適意繡重屏。
近出成清飲,遙橫帶翠聽。
何須辨行色,色色自空明。
寒透水邊沙際。暖在花心葉底。
掃雪樓臺,收燈庭院,向晚朱門閉。
絲額畫簾低拂地。舞袖弓鞋渾未試。
指冷金刀,香溫翠被,懶剪宜春字。
石徑秋風作勢驕,
舊經行處響蕭蕭。
千山落葉無人掃,
盡逐山泉過野橋。
霜趁殘秋肅,寒侵薄暮生。
帆開吳浪急,鴻挾楚云橫。
客里常加飯,人歸得寄聲。
為詢劉與薛,江漢幾長城。
潞公勛業古今騰,
自昔人情有愛憎。
千載故廬人敬仰,
不聞更說錦籠燈。
攜手上離亭,江山總是情。
雨馀花色重,風細柳煙輕。
出匣雙龍奮,橫空一鶴鳴。
獨憐今日酒,猶自為君傾。
獸炭成灰冷鐵猊,孤燈木佛各凄凄。
已聞嶺海傳烽火,翻怪邊城靜鼓鼙。
沙為雪鋪寒更遠,天因云幕曉尤低。
松枝歲歲皆東指,弟子于今卻望西。
好為君王去字人,乃翁知汝耐清貧。求民疾痛當如子,有道弦歌是悅親。
月解前期須趣辦,日生公事怕因循。掃除詩癖祗勤政,最急無如賦役均。
邑小雖貧亦自嘉,遙知深僻似山家。我思宮錦袍如夢,汝向黃綢被放衙。
守憶舊游須易事,吏存古意要無華。但令禾麥年年好,肯羨河陽一縣花。
此邑先曾有美傳,雨旸仰佛令多賢。復齋名比太丘長,清水仁如姑射仙。
廉白不慚居補處,精虔更為祝豐年。殷勤辦此身心去,莫怕溪灘穩放船。
新詞絕妙石開顏,欲點無方自笑頑。
濁世逢君何太晚,老天于我已非慳。
解將菊徑三分醉,消得松窗一味閑。
有筆不花言可拙,共留心眼看人間。
夢醒簟紋在臂,倦聞簾押丁東。借君短榻病惺忪。榴紅裙衩小,荷翠鬢云松。
回眄當年香壘,原來只恁匆匆。天涯是處有秋風。身如黃葉子,霜雪會憐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