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請贊 其四
須發蓬松
眼孔定動
解拈死貨
手頭活弄
觸著梧桐老樹樁
等閑驚起丹山鳳
須發蓬松
眼孔定動
解拈死貨
手頭活弄
觸著梧桐老樹樁
等閑驚起丹山鳳
胡須頭發蓬亂松散,眼神專注卻又靈動。能把看似死板的事物,在手中靈活運用。觸及梧桐老樹根樁,輕易便驚起丹山鳳凰。
死貨:指看似刻板、無生機的事物,此處或喻禪宗中固定的教理或形式化的修行方式。
活弄:靈活運用、化用。
丹山鳳:傳說中丹山的鳳凰,象征祥瑞或超凡的禪悟境界。
此詩為‘禪人請贊’系列之一,當為宋代禪門為禪僧所作贊語。宋代禪林流行為高僧寫贊,通過外貌、行為的刻畫,彰顯其禪修境界。詩中或反映禪宗‘于日常處見道’‘打破執著’的修行理念。
全詩以簡筆勾勒禪者形象,通過‘死貨活弄’‘觸樁驚鳳’的細節,展現禪者超越形式、化平凡為神奇的悟境,體現禪宗‘平常心即道’的核心思想,是禪門贊語中‘以相顯道’的典型之作。
撫此心情暗未宣,已春還雨不成年。泥涂滿眼誰堪詣,破屋因風瓦豈全。繞室掃除聊遣日,倚樓舒嘯待回天。推尋物色終無謂,一任堅關似坐禪。春風起我古今情,袖手河山事屢更。斷簡陳編驅晝夜,夭桃紫燕送生平。試從一日親千歲,微覺前賢畏后生。國命正須天下共,李朱班蔡本無成。
仙居多異草,圣地絕凡蹤。秋風動鱗甲,生蛇化活龍。
銀漢碧潺潺。仙步來珊。金風玉露不勝寒。盼到一年逢此夕,歷盡悲歡。何處夜初闌。誓海盟山。笑他環妒療應難。莫信鴻都方士語,重到人間。
畫梁學語初巢燕,少婦繅絲已熟蠶。一枕病馀臨米帖,三竿日暖誦周南。
蟾宮兄弟滿清都,競向花前醉索扶。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須。鞭上蘆花柳色中,匆匆須放狀元紅。東君已播芳菲令,莫倚雕欄待晚風。
淳淳堯舜朝,翼翼皋夔佐。懷古慚吾才,綱紀曷宜播。剛毅近剽悍,寬柔或選愞。更弦懼瞀眩,因轍太委惰。譬彼鼎黃耳,覆餗誰能那。懋懋恭朝夕,庶以寡吾過。
天命靡有常,空視時運覆。珍重山間翁,抱道庸自玉。掀髯發清興,開軒恣遐矚。空谷闃無人,惟有云相逐。山翁為有知,戀戀情綣縟。綣縟林中薪,歌已禽聲續。勿謂有傾頹,維心常位育。顧我無依歸,猶然嗜幽獨。愿結金蘭交,共茲南山麓。
玲瓏金剎白云邊,踏閣攀林一徑穿。龍出洞門常作雨,鶴巢松樹不知年。僧來殿上鳴鐘飯,客到山中借榻眠。怪底夜來難得寐,秋風窗下繞流泉。綠蘿陰下到蒲團,茗葉松花進晚餐。近水云霞晴亦雨,傍巖樓閣晝常寒。旅懷寥落逢秋半,僧話淹留坐夜闌。惆悵塵蹤又南去,朝來鐘磬隔煙巒。
泛泛江都棹,河平水不流。閒情添客路,春色憶皇州。未訪瓊花勝,聊攜寶劍游。知君有高抱,期作濟川舟。
已回鄰面三年粉,又結寒絲幾許冰。
城中無處聽蟬鳴,短策輕鞋晚出城。行到柳陰松影下,恰才聞得兩三聲。
廉纖絲雨春陰重。嫩草平鋪,低把金鞍鞚。綠遍天涯無半縫。憐伊歲歲和愁種。飛絮落花都不動。斗帳微寒,自做池塘夢。明日踏青誰與共。芳郊怕損鞋頭鳳。
幾樹鶯啼酒未醺,聲聲喚起杜司勛。初三斜月今宵見,第一春雷昨夜聞。愁欲遣時偏聽雨,夢將回處尚疑云。沈郎腰細無多少,又被東風瘦幾分。
亙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千秋憑大禹,萬里下昆侖。入廟焄蒿接,臨流想像存。無人書壁問,倚馬日將昏。
老謝儒冠服草萊,殘經重抱到燕臺。只愁錯認文園病,特覬金莖賜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