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聽雨
斷續寒聲落晚紅,
擁爐閑對逗香風。
醉迷客思醒依舊,
不在芭蕉點滴中。
斷續寒聲落晚紅,
擁爐閑對逗香風。
醉迷客思醒依舊,
不在芭蕉點滴中。
斷斷續續的寒雨聲中,傍晚的落花悄然飄落;圍爐閑坐,與香風輕柔互動。醉酒時迷離的客居愁思,清醒后依舊縈繞;這愁緒,原來并不在芭蕉葉上的點滴雨聲里。
寒聲:指秋夜的雨聲,因秋涼而覺寒意;
晚紅:代指傍晚飄落的花瓣;
逗香風:引動、戲弄飄來的香氣;
客思:客居他鄉的愁思;
芭蕉點滴:傳統詩詞中常以雨打芭蕉渲染愁緒,此處反用其意。
推測為作者秋夜客居時所作。秋夜雨聲斷續,詩人圍爐獨坐,本欲借閑適消解客愁,卻發現醉醒后愁思未減,故以‘不在芭蕉點滴中’點明愁緒源于內心孤寂。
詩以‘聽雨’為引,通過秋夜場景與心理變化的描寫,突破傳統雨打芭蕉的愁緒模式,更深刻地揭示客居愁思的內在性,語言平淡而情感深沉。
壘洲廿四水西東,十八紅船鐵索中。
世變屢新潮汐改,驛程依舊粵閩通。
五州魚菜行官帖,兩岸鶯花集妓篷。
莫怪橋名工附會,江山原已屬韓公。
賦繁臺雪云將暮,
歌后庭花月未殘。
客至苑皆瓊作樹,
賓來并用玉為欄。
黃橙紫蟹,映金壺瀲滟,新醅浮綠。共賞西樓今夜月,極目云無一粟。
揮麈高談,倚欄長嘯,下視鱗鱗屋。轟然何處,瑞龍聲噴蘄竹。
何況露白風清,銀河澈漢,仿佛如懸瀑。此景古今如有價,豈惜明珠千斛。
灝氣盈襟,冷風入袖,只欲騎鴻鵠。廣寒宮殿,看人顏似冰玉。
平生粥飯寄伽藍,
老日田園強自添。
豈自著靴踏泥客,
如何不許暫深潛。
黃云圍幕雪如拳,
敢望生還渡酒泉。
聞道九重憐將帥,
貂裘昨日賜軍前。
詩社橋西一水周,
枯荷石圮對危樓。
遺書禁毀雍乾際,
壞璧空尋孔宅秋。
白頭吳叟何龍鐘,先朝曾直華清宮。十年喪亂無人識,萬里羈孤泣路窮。
憶昨西京全盛日,子侯年少承殊澤。門下金鞍慣射生,樓中銀管頻留客。
油碧香輪陌上驕,佩刀日護紫宸朝。從獵別分都尉馬,奉車特賜侍中貂。
山河舉目須臾異,荊棘凄涼舊東第。仙人已嘆海生塵,侯家寧保山如礪。
幾度天涯怨負薪,蕭條絕塞詎逢春。夢里宮云雕輦路,愁中邊草玉關人。
玉關回首傷懷抱,短衣濁酒長潦倒。雀滿門前翟氏悲,羊歸隴上蘇卿老。
日暮哀笳四野聞,黃榆秋雪正紛紛。憑高欲縱鄉關目,腸斷南歸雁幾群。
鳴雨飄風草閣寒,秋生五月布衣單。
山精出壑亂啼嘯,海燕乘空翻羽翰。
階砌落花浮別院,坳溏泛梗倚長欄。
呼童南市買船去,臥聽灘頭急夜湍。
白日麗中天,氛翳浩縱橫。饑虎欲嚙人,何必避豪英。
夫子邦司直,焉能不持衡。抗疏排九閽,天聽時未恒。
徙公大司農,欲以平兩爭。伊余非良璧,委路任青蠅。
但令識者憐,甘為忌者憎。公其振霄路,余當返巖耕。
大道無町畦,萬類時并育。茍非日相嚙,焉在傷局促。
余豈工宦人,逝當返空谷。嗟此堯湯世,三歲谷不熟。
所患已剝膚,豈惟僅蒿目。矯矯耿壽昌,常平初見屬。
渙汗今大號,屯膏古明勖。竊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
老來萬事總蕭然,
猶憶西州暑雪邊。
為報岷峨山水道,
如今真個得歸田。
大國并吞江漢,
小家垂罄瓶罍。
賁育但叉手揖,
沮溺漫窮年推。
世事濛濛煙霧中,果誰指出路西東。
人皆品丑婁師德,我獨詩規陸放翁。
木匣劍光猶爍爍,湘簾云影太匆匆。
靜評行運初無是,補種庭前月月紅。
君今執法白門西,余亦將隨倦鳥棲。黃籜為冠芰為服,幾時停棹武夷溪。
武夷溪上水濺濺,東入滄溟天漢連。萬里裹糧從汝去,乘槎直到女牛邊。
花離不成國,黔首尚遺黎。
家蓄獠奴段,官尊鴨姓奚。
神差來卻要,天號改撐犁。
益地圖王母,諸蠻盡向西。
尋師在秋半,忽忽到馀冬。一別欖溪曲,相思荔水蹤。
荒村圍雜樹,凈室隱深松。猶憶過談處,微言咒缽龍。
秋雨沿溪路,新晴記此時。稻花香縹緲,磴草綠逶迤。
茗椀山光入,藜床石翠支。雷峰頻極目,幽夢久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