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里以詩送邰侄銓試用其韻
明堂一柱已扶顛,下詔猶求梠與椽。
言并玉卮宜閣筆,鑒同金鏡正持銓。
驪珠魚目難齊價,嫫母西施孰是妍。
勉矣一鳴驚眾彥,莫將梔蠟誤長鞭。
明堂一柱已扶顛,下詔猶求梠與椽。
言并玉卮宜閣筆,鑒同金鏡正持銓。
驪珠魚目難齊價,嫫母西施孰是妍。
勉矣一鳴驚眾彥,莫將梔蠟誤長鞭。
明堂有一根柱子已能支撐危局,但朝廷仍下詔尋求屋檐和椽子等輔助材料。若言辭能與玉卮媲美,此刻應停筆不必多言;選拔人才如同用金鏡鑒別,如今正是公正考核之時。驪珠與魚目難以等價,嫫母和西施誰更美麗一目了然。努力吧,希望你一鳴驚人驚動眾才,不要用梔蠟般的虛飾耽誤了長鞭般的真才。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場所,代指朝廷。
扶顛:支撐危局。
梠(lǚ):屋檐。
椽(chuán):支撐屋頂的木條,此處喻輔助人才。
玉卮(zhī):玉制酒器,喻華美的言辭。
閣筆:停筆,此處指不必多言。
金鏡:喻明察如鏡。
持銓:主持選拔官員。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喻珍貴之才。
魚目:喻偽劣之物。
嫫母:古代傳說中的丑婦;西施:古代美女,二者對比喻優劣。
妍:美麗。
一鳴驚眾彥:典出“一鳴驚人”,指突然展現驚人才能。
梔蠟:梔子與蜂蠟,喻華而不實的虛飾。
長鞭:喻實際才能或遠大目標。
此詩為和張千里贈邰侄銓試(科舉或官員選拔)之詩而作。創作于銓試之際,作者借詩表達對選拔公正的肯定,并勉勵晚輩在考核中以真才取勝,勿被虛華所惑。
全詩以建筑選材、寶物鑒別、美丑對比等為喻,強調人才選拔中真才實學的重要性,既肯定選拔機制的公正,又殷切鼓勵邰侄展現才能,是一首兼具勸誡與激勵的贈別詩。
湖南采蓮花,湖北采蓮葉。 回頭見郎來,低頭理雙楫。
不凋不榮,惟彼貞松。 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葉張翠蓋,枝盤赤龍。 下有蔓草,幽陰蒙茸。 如何得生,勢近云峰。 仰其擢干,偃舉千重。 巍巍溪中,翠暈煙籠。 奇枝倒掛,徘徊變通。 下接凡木,和而不同。 以貴詩賦,君子之風。 風清匪歇,幽音凝空。
回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曠然馀萬里,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閑。問鄉無處所,目送白云關。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帖花黃。 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壺催夜盡,羅袖拂寒輕。 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煙竹霧溪橋夜。斜倚小峰巒。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恰似野橋看。飄零只等閑。
山立翠屏開幾面。畫舸經行,蒲葺□□岸。想過溪門帆影轉。湖光忽作浮天遠。詩卷來時春晼晚。愁把釣游,佳處尋思遍。不許冷官人所賤。拘纏自嘆冰蠶繭。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I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流。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我腳驢腳,放過一著。 龐公笊籬,清平木杓。
南北聳層巒,錢塘夕照寒。故家原在此,今友起為官。
回首追談笑,從茲振羽翰。他年歸故里,我藉問臨安。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回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曠然萬里馀,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閑。問鄉何處所,目送白云還。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關險扼東溟。沙嶼布棋,飚輪測線,龍驤萬斛難經。笳鼓正連營。聽回潮夜半,添助軍聲。尚有樓船,鱟帆影里矗危旌。 追思燕頷勛名,問誰投健筆,更請長纓?警鶴唳空,狂魚舞月,邊愁暗入春城。玉帳坐談兵。有獞花壓酒,引劍風生。甚日炎洲洗甲,滄海濁波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