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遣興
漁淵水深,
采芝云迷。
寄懷云水,
抗志高棲。
嚴霜隕木,
歸鴻背飛。
天寒日短,
途長行遲。
歲云暮矣,
我心則悲。
神游八極,
身囿兩儀。
宇宙為旅,
萬物為徒。
漁淵水深,
采芝云迷。
寄懷云水,
抗志高棲。
嚴霜隕木,
歸鴻背飛。
天寒日短,
途長行遲。
歲云暮矣,
我心則悲。
神游八極,
身囿兩儀。
宇宙為旅,
萬物為徒。
捕魚的深淵水勢幽深,采摘靈芝時云霧迷漫。將情懷寄托于云與水,堅守高潔之志隱居山間。寒霜降臨摧折樹木,歸雁成群背向而飛。天氣寒冷白晝漸短,路途漫長行走遲緩。一年將盡歲月已晚,我的心中滿是悲嘆。精神遨游八方極遠,身體困在天地之間。把宇宙當作旅行客舍,將萬物視為同行伙伴。
漁淵:捕魚的深潭。
采芝:采摘靈芝,古代常以采芝代指隱士生活。
抗志:堅守高尚的志向。
隕木:使樹木凋落。
歸鴻:南歸的大雁。
八極:指八方極遠之地。
兩儀:指天地。
徒:伴侶,同伴。
詩題‘平南遣興’點明創作于平南(今廣西平南縣),‘遣興’指排遣興致、抒懷。結合‘歲云暮矣’‘天寒日短’等句,推測作于秋冬之際。作者或因歲暮觸景生情,借自然之景與哲思表達對人生際遇的感慨。
此詩以秋冬蕭瑟之景起興,由‘我心則悲’的現實感慨,轉向‘神游八極’的精神超越,體現了作者在困厄中尋求心靈自由的生命態度。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是一首融合景、情、理的遣興佳作。
西登罐石口,鳥道不盈尺。連山樹如繡,云中日將夕。不聞樵采音,但見虎行跡。
誰道秋容消瘦,霜林煞自紅肥。折得一枝楓葉子,正待思量寄與誰。滿林葉亂飛。著甚新愁新恨,管他閒是閒非。但使今朝能飽看,霜露沾衣不忍歸。西風盡浪吹。
本心全德今古稀,顏子三月能不違。唐虞堯舜猶有病,博施濟眾其庶幾。君家搆堂最高爽,杏花深處通來往。不求名利只探醫,孜孜方寸為仁廣。世傳□藥如宋清,參芩附術收來精。囊中積券焚已欠,爐內養砂功已成。刀圭入內沉疴釋,百年慶澤由君積。誰云盧扁獨超群,會看青史書奇績。
誰借毛錐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未能晦跡終難保,樗櫟林間是散人。
屠蘇酒暖破朝寒,舊寫桃符忍再看。太史未頒周正朔,遺民思睹漢衣冠。天邊星斗孤槎遠,雪后江山萬木殘。再拜中庭賓旭日,共瞻霽色散云端。
得君詩一卷,自命曰深居。苦愛驚人句,多慚寄我書。絕知吟可老,更問法何如。叟已忘言久,離鉤正待魚。
重樓煙雨峭寒深,浣醒空庭數點金。泥屐可堪留一顧,應知易老是春心。
何處清聲破曉嵐,霜衣縞帶兩毿毿。非關日暖春將晝,知為風柔土向南。逸翮起來初伏枕,閒情會得早抽簪。仙蹤若便還山去,秦望峰頭好結庵。
祖道將何言說,正宗著甚談論。搖唇調吻早差分。背了諸仙心印。似此難為舉向,不辭略與開陳。頭頭物物露全身。言下要君承認。
使節新持第一番,金貂光彩動襄樊。名傳夙將家聲遠,恩重親王禮意繁。驛路曉星瞻北斗,江城秋色繞南轅。昔年羊杜風流在,約取歸來得晤言。
睥睨接崇嶺,白處生浮嵐。上有百尺厓,下有千尺潭。爾非豢龍子,那敢窮幽探。
西山今雨叩門時,似與浮丘有夙期。良會可無佳客在,長吟忽動故人思。未能參道同餐玉,遠想清齋只茹芝。千歲蟠桃忘早熟,一瓢春醞寄來遲。道院閒眠客思清,泥途數里倦趨程。春寒未退花全少,暖靄微銷鸛又鳴。城邑交流污濁跡,丘園總待發生情。詩囊擬共連床語,猶愧衰年宿疾嬰。摩挲老眼倦編蒲,雨過山窗兀坐孤。松帶浮云張翠蓋,草承殘照綴明珠。鳥鳴轉覺林塘靜,花發方知節候殊。張籍題詩工古淡,愛來同賦輞川圖。城南竹院似丹丘,風雨遙知客獨留。花映洞門春寂寂,茶分石鼎夜悠悠。蘇耽井近觀遺跡,徐孺亭空悵舊游。不待山靈嘲俗駕,題詩翠壑共賡酬。欲游方外老何堪,惆悵西山舊石龕。竹徑無塵深幾許,松花有會近重三。涼生夜枕煙霞潤,饑憶晨廚筍蕨甘。偶讀君詩如在眼,夢魂飛繞白云庵。
伏日殊無興可秉,欲談儒墨重尋僧。茶瓜不解留佳客,笑殺成都杜少陵。
斜日亭亭石徑歸,秋風颯颯捲征衣。林聲度晚醒殘酒,山氣生寒下翠微。黃菊暫留烏帽去,落霞遙逐斷鴻飛。蒼茫猶自馀清興,新月依人弄夕暉。
晴梢初放葉可數,新粉才消露未乾。太似美人無俗韻,清風徐灑碧瑯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