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別離
轔轔雙車輪,
一日千萬轉。
同心不同車,
別離時屢變。
車輪尚有跡,
相思獨不見。
轔轔雙車輪,
一日千萬轉。
同心不同車,
別離時屢變。
車輪尚有跡,
相思獨不見。
車輪發出轔轔的聲響,一對車輪一天轉動千萬次。兩人心意相通卻不能同乘一車,離別的時刻總是反復變更。車輪滾動尚且留下痕跡,相思之情卻偏偏無處可尋。
轔轔(lín lín):形容車輪滾動的聲音。
同心:指心意相通、感情深厚的兩人。
屢變:多次變化,反復無常。
獨不見:偏偏看不見,此處指相思之情無形無跡,難以捕捉。
《古別離》為樂府舊題,多寫男女離別之情。此詩或作于唐代,當時交通以車馬為主,車輪既是出行工具,亦常被詩人借喻聚散。詩中通過車輪意象,反映了古代因交通限制導致的離別頻繁,以及人們對相思無著的普遍感慨。
詩以‘雙車輪’起興,由車輪之動、車輪之跡,引出‘同心不同車’的離別之痛,最終以‘相思獨不見’收束,將抽象的相思之情具象化對比,短小精悍卻情感濃烈,是古別離題材中‘以物喻情’的典型之作。
拜垅忽生寒食心,應緣春入感啼禽。
淚霑宿草根仍凍,馬立荒沙跡已深。
野老輟耕風料峭,山房開晝日陰森。
歸鞍卻望原頭路,羃歷輕煙物景沉。
縲囚往慮問,勤恤意不息。猛虎在陷穽,挑尾尚求食。
常憂有詿誤,非罪罹暴迫。藹藹萬乘都,憧憧四方客。
一遭纖微釁,鑒垢莫磨拭。是以大君心,惟恐橫抵摘。
前法著以律,后法編以冊。每當炎蒸時,獄器用刷滌。
應無古冤血,地下化為碧。我今因牽吟,聊以肝膽瀝。
刑人皆得辜,不似尤地脈。間歸即解鞍,浣手嫌控靮。
昔言善烹魚,必先溉釜鬲。愿言保兢慎,切勿厭此役。
夜月可留翫,清樽可獨適。一榻寬且平,群動都已寂。
可用休其勞,不休庶終夕。
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
魯叟欲浮海,楚人休問天。
野云將拂幔,水鳥不驚船。
歷覽誰能賦,今聞太守賢。
迷蹤在塵土,衣褐戀蓬蒿。
有狡誰窮穴,中書惜拔毫。
獵從原上脫,靈向月邊逃。
死作功勛戒,良弓合自弢。
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
予傳澄心古紙樣,君使制之精意余。
自茲重詠南堂紙,將今世人知首尾。
又得水底碧玉腴,溪匠畏持如抱虺。
拜貺雙珍不可辭,年衰只怕歔歈鬼。
東都車馬苦飛霾,南國桅帆喜過淮。
船背插旗風自展,沙頭迎浪雪相排。
白魚已薦糟增味,紅稻新炊粟厭懷。
定似謝公吟遠岫,錢塘應合有高齋。
北客多懷北,庖羊舉玉巵。
吾鄉雖處遠,佳味頗相宜。
沙水馬蹄鼈,雪天牛尾貍。
寄言京國下,能有幾人知。
時世重古不重新,破圖誰畫四胡人。
臂鷹捧盤犀利水,鐵鎖師子同麒麟。
翹翹雉尾插頭上,深目巨鼻青搭巾。
涂朱點綠筆畫大,筋骨怒露蠻祠神。
茜袍白馬韓公子,從何得此來秘珍。
定應海客遠為贈,中國未睹難擬倫。
公子自言吳生筆,吳筆精勁瘦且勻。
我恐非是不敢贊,退歸書此任從嗔。
獸烹羊豬,鳥烹鴨雞。
唯鶉不殺,置奴而攜。
公坐堂上,見而悲凄。
急令開笯還故棲,其間無力飛不齊。
公只知魚之洋洋,鵝之鶂鶂。
噫兮噫兮。
蕓香閑秘秩,蘇合著新裘。
公子言歸日,天王賜問優。
治分周太宰,禮重漢諸侯。
拜慶無如樂,黃金作酒舟。
人言廚傳繁,乃是郡久例。
一日茍不修,未免眾吠睨。
飽尚謗所興,饑必慍不細。
損之禮漸隳,存之禮未替。
心莫忽賤微,意莫徇貴勢。
我將取是然,敢以為君計。
明明云間月,皎皎莫可指。
雄烏與牡兔,萬歲不生子。
三旬后乃合,徒用成甲癸。
焉見下土物,長養各私己。
蛇蝎滿窟隙,嗣毒自未已。
天地豈有意,盛德名不死。
去年龍母沐,今年龍婦浴。民何競相傳,訛言初愿戮。沐水不濕纓,浴波吞目睛。連歲果為患,準度非人情。島夷尚弗爾,況乃此京城。
天公亦鑒詳,天子大圣明。堯時不昏墊,安見堯憂煢。今但微禹力,上心常屏營。祠官駿奔走,請禱必竭誠。廟堂列土偶,椒酒空湛盈。靈氣自莫主,非以堯言輕。
霹靂夜復作,蝦蟆尚聽鳴。輦道有白水,都人無陸行。浮萍何處來,青青繞我楹。連墻已壞破,屋頼搘撐牢。
緬懷所親友,親友皆占高。獨知歐陽公,直南望滔滔。遺奴揭厲往,答言頗力勞。正取舊戽斗,自課僮仆操。明日茍不已,挈家仍避逃。
賢者尚若是,焉用數我曹。免為不吊鬼,世上一鴻毛。
茫茫九土中,天網該時秀。有鳳不收羅,有麟不獲狩。賢豪為咨嗟,都邑誦瓊琇。而我當是時,欲見恨未遘。
忽過廣平居,遇子乃邂逅。懷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一美韓公子,一語南方寇。鏗然青瑯玕,交戛風雨驟。
輒用告眾多,亦未甚便售。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貿。
昨朝驚扉鳴,始悟子來扣。巨編高貯襟,細卷仍函袖。麻衣踏犀靴,再拜謹以授。
因之重感愴,世德實有舊。文體古為徒,家聲喜能又。其間贊愚辭,愧累將恐詬。
摩拂李杜光,誠與日月鬭。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豈能造春榮,豈解易星宿。
一身猶寒饑,生未飽蔾豆。高高河漢流,肯下借湔漱。蟲魚儻無施,捉撮不乖繆。
聊此慰窮愁,文章終莫就。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晝。逍遙獨詠歌,寄翼與報酬。
何時別遼海,俛啄雜庭鹍。
去作仙人駕,來乘衛國軒。
云中晴引唳,松上舊能言。
但說長千歲,予非學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