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雜言集陶三十首并序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
坐止高蔭下
時賴好事人
信宿酬清話
少年罕人事
坐止高蔭下
時賴好事人
信宿酬清話
少年時很少參與世俗應酬,常常靜坐于高大的樹蔭之下。有時依賴喜好雅事的友人,連續兩夜酬答清雅的交談。
罕:很少。
人事:指世俗應酬、人際交往之事。
坐止:靜坐。止,停留、靜止。
高蔭:高大樹木的樹蔭。
時賴:有時依賴、借助。
好事人:此處指喜好雅事、性情相投的友人。
信宿:連宿兩夜,指較長時間。
酬:酬答、回應。
清話:清雅、高潔的交談。
此詩為作者'集陶'(選取陶淵明詩句組合而成)之作,當創作于作者閑居期間。通過化用陶詩,借少年閑居場景,映射自身對陶淵明式閑適生活的向往與共鳴。
詩中以簡筆勾勒少年閑居生活,通過'罕人事''坐高蔭''酬清話'等細節,展現遠離世俗、雅趣自適的狀態,語言質樸自然,體現對陶淵明隱逸精神的繼承。
青袍白馬日紛紛,何處秋光忽送君。天地百年同逆旅,風塵此地獨離群。時平宰相精求士,朝暇將軍總好文。去去江湖莫淹久,有人虛席仰多聞。
初日照我樹,我樹日華滋。檀欒綠陰合,四顧無曲枝。盛暑熾煩歊,其中有涼飔。成林蔭千畝,棲息任所宜。初日照我書,我書在東牖。赫矣先圣言,天地相永久。秦火雖燎原,其灰為世壽。人文待茲成,老死學敢后。
歲寒有貞姿,孤竹勁而直。虛心足以容,堅節不撓物。可比君子人,窮年交不易。曄曄桃李花,旦暮改顏色。
憑將錦襜褕,絕意游南浦。感君明珠贈,不忍遇交甫。
釣蓑常恨此盟寒,兩歲珍庖屢入盤。細雨春江從此逝,不應猶棄季鷹官。
苦節三十載,一鄉人共尊。薦書辭達上,恩典未旌門。筍采名不死,共姜詩尚存。相將荷褒贈,云路有賢孫。
縣僻仍牢落,游人到便回。路當邊地去,村入郭門來。酒戶愁偏長,詩情病不開。可曾衙小吏,恐謂踏青苔。
枯坐蓬齋里,暮雨落不止。吾期可人來,唯有冬寒至。
花神送喜碧云籃,華發蕭蕭莫浪簪。一曲山香垂舞袖,雙頭國色駐飛驂。珊瑚網出春波艷,錦繡囊傾午席酣。過眼未須夸富貴,故園有夢過江南。
九華山前江水長,平生故人黃綬郎。百里猶將勞撫字,欲行不行心未忙。與君已在杖者列,豈憶他時能醉狂。恨無長云數百尺,一吐憤思三千行。草間雉子毛羽短,不擬霄漢參翱翔。題詩采石吊李白,或者一駕西飛航。
也學歐風不喜專,偏憐象管與蠻箋。漫言此是新風格,嘗試成功自古難。
翛翛葉打窗,瑟瑟珠跳瓦。長夜未眠人,起聽孤燈下。
絕愛西湖疏影詩,要知猶是未開時。如今開盡渾無縫,只見花頭不見枝。
自是先生標致高,誦詩恍見萬人豪。清如金掌雙莖露,壯似錢塘八月濤。胸次無塵春拍拍,道腴有味樂陶陶。輶軒刻棗傳衡岳,留得芬芳伴楚騷。白首憂時意更長,明言六籍法皆良。先生不竟身前用,有子親傳肘后方。時論無人傳藥石,上醫著眼識膏肓。歸歟活國工夫辦,要續雙巖百世香。
四歷雄藩秉憲旄,薦更三府肅銓曹。文章舊是南金重,風節遙淩北斗高。輿論只今推宋璟,空群他日想方皋。兩京均逸天心在,莫向霜臺夢午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