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古題序 古筑城曲五解 其五
筑城安敢煩,
愿聽丁一言。
請筑鴻臚寺,
兼愁虜出關。
筑城安敢煩,
愿聽丁一言。
請筑鴻臚寺,
兼愁虜出關。
筑城之事怎敢煩勞他人,愿聽筑城丁夫一言相告。懇請建造鴻臚寺,更憂慮胡虜出關生變。
安敢:豈敢,怎敢。
丁:指筑城的民夫。
鴻臚寺:古代官署名,掌外交禮儀、少數民族事務及朝會、祭祀等禮儀。
虜:古代對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稱,此指邊境外的勢力。
兼愁:同時擔憂。
此詩為中唐樂府古題創作,當時邊患與外交事務頻繁(如與吐蕃、回鶻等族往來)。詩中'請筑鴻臚寺'或針對加強外交機構建設,'兼愁虜出關'則反映對邊境外患的擔憂,體現中晚唐詩人關注現實、借古題詠時事的創作傳統。
詩由筑城之事引申,通過丁夫建言,將民生工程與國家外交、邊防關聯,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現實,語言質樸而主題深刻,是樂府詩'干預現實'精神的典型體現。
一機蜀錦著紗籠,不放纖塵到水宮。但覺曉寒金掌重,仙人危立白云中。
輿圖新入藏,驛路錦官城。山想岷峨外,湖連星宿平。有僧分顯密,無肆卜陰晴。燈下觀遺事,唐蕃本舅甥。
貌得湘皋脩竹枝,贈君萬里赴滇池。霜臺白簡澄清暇,時對瑯玕念別離。
葛巾吾亦晉時陶,瑤席初開集俊髦。醉倚曲池浮晚照,涼從清樾起秋濤。蒼龍石上張鱗鬣,仙鶴云間下羽毛。知是扶摶應萬里,夜來風雨動亭皋。
啖盡楊花燕子肥,春風偏似惱人歸。雨聲驛路隨車落,鄉思長天共鳥飛。庾信江關何處是,少陵弟妹總相違。此行又被潮痕阻,薄暮停驂望夕暉。
覷著腳。想腰肢如削。歌罷遏云聲,怎得向、掌中托。醉眼不如歸去,強罷身心虛霍。幾回欲去待掀簾,猶恐主人惡。
佝僂形容古貌渾,旁連眾嶺似兒孫。荒山太古萬萬古,眼見游人來幾番。
紫禁朝回解佩珂,香街遇雨馬蹄多。一尊祖餞陽關酒,兩耳吳音子夜歌。道遠豈辭行邁苦,交深無奈別離何。功名記取□□□,□□□□□未皤。
王正初生七葉蓂,斗牛間氣出延平。次公恰恰九年最,叔度汪汪千頃清。濟北一編煩展究,劍西半壁賴生成。且傾江漢朝宗水,濟彼公堂薦壽觥。玉帳公弓應六蓬,瓣香遙遺賀南豐。捫參以手誰憐汝,居井之眉我倚公。壽域八荒隨氣轉,醉鄉五福與民同。老?不是青冥腳,也愿追隨龜鶴東。
泉飄百丈帶,曲折下流溪。車水村村急,春苗蒔未齊。
代郡高誰辟,恒山郁自盤。頂浮天地闊,傍掩日星殘。形勢并門扼,威靈冀宅安。省方玄帝始,分野紫垣端。錦繡虛無出,銀镠縹緲看。寶符傳七圣,玉檢奉千官。俎豆行冬殿,琴棋駐曉鑾。觀碑垂歲月,窟石鎮林巒。百里煙霞秀,三時雨雹寒。穴風生虎吼,巖瀑注龍蟠。橫塞襟長白,穿胡帶紇干。魏遼曾甸服,燕趙自泥丸。氣滌腥膻雜,烽消岫嶺攢。東銜滄海嶼,北控黑河湍。鐘乳猶懸穗,金芝即捧槃。薜蘿翻翠壁,松柏護瑤壇。云步名仙會,脂圖大隱歡。障開峰繞碧,社入灶還丹。拄杖思黃鵠,飛車問赤鸞。真源何窈窕,不獲掛纓冠。
西望幡經臺,蕭條欲非故。陶令呼不來,謝監推不去。遠公既以遠,茲意疇能悟。
南湖荇葉浮,復有佳期游。銀綸翡翠鉤,玉舳芙蓉舟。荷香亂衣麝,橈聲隨急流。
二月東風吹雪飄,紛紛飛舞綴青條。已知過臘元非瑞,卻喜當春也易消。北去絕憐鴻雁冷,南來無復虎狼驕。農夫水旱占天象,還道今年百谷饒。
為愛松隱名,去覓松隱跡。只在此松間,覿面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