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詠懷集陶二首 其一
窮居三十載,弊廬何必廣。
依依墟里煙,孟夏草木長。
園林無俗情,虛室絕塵想。
開徑望三益,奇文共以賞。
撫已有深懷,洙泗輟微響。
有酒不肯飲,零落同草莽。
窮居三十載,弊廬何必廣。
依依墟里煙,孟夏草木長。
園林無俗情,虛室絕塵想。
開徑望三益,奇文共以賞。
撫已有深懷,洙泗輟微響。
有酒不肯飲,零落同草莽。
清貧困苦地居住了三十年,破舊的房屋何必需要寬敞。村落里的炊煙輕柔飄升,初夏時節草木生長茂盛。園林中沒有世俗的紛擾,空寂的居室斷絕了塵俗的雜念。開辟小徑期待益友來訪,共同欣賞奇妙的文章。撫摸自身有深深的感慨,洙水泗水的禮樂之聲已經斷絕。有酒卻不肯暢飲,終將像雜草一樣凋零飄落。
窮居:清貧困苦地居住。
弊廬:破舊的房屋。
依依:輕柔、緩慢的樣子。墟里:村落。
孟夏:初夏,農歷四月。
虛室:空寂的居室,此處指內心澄明。
開徑:開辟小路。三益:指三種有益的朋友,出自《論語》“益者三友”。
奇文:奇妙的文章,多指佳作。
撫己:審視自己、反思自身。
洙泗:洙水和泗水,流經孔子故鄉,代指儒家禮樂文化。輟:停止、斷絕。
零落:凋零、飄落。草莽:雜草。
此詩為集陶淵明詩句而成,作者或在閑居時,借陶詩意境抒懷,反映隱居生活中的心境,或暗含對當時社會文化環境的感慨。
詩通過閑居場景的描繪,展現安貧樂道的情懷與高潔志趣,兼懷文化傳承之思。語言質樸清幽,繼承陶詩風格,情感深沉含蓄,是對田園詩精神的延續。
桃花落盡春風顛,兩翁并轡來翩然。
入門下馬看花發,仰攀綠葉窺青天。
倚檻謳吟發清唱,終夕擁鼻鳴寒蟬。
唐昌仙人識玉蕊,借月下看乘飛煙。
明朝地上拾落粉,草間點綴如遺妍。
狂思玉爪搔背癢,不可妄得麻姑鞭。
歸來歡欣應拍手,笑君騎馬似乘船。
醉后猶能作長句,半夜打門驚我眠。
妙齡高義動神京,獨出漢庭諸老生。
鳳閣縯綸朝視草,麟符分閫夜談兵。
猶聞豺虎縱橫在,已覺山河氣象清。
欲會風云扶帝業,先令草木識威名。
矍鑠猶能一據鞍,將軍雖老未甘閑。
謬攜魚目投龍頷,正類蒹葭倚玉山。
詞力倒傾江漢底,光芒今射斗牛間。
珠璣贈我應難久,卻恐風雷夜掣還。
髯吳少年日,輕車駕飛黃。授簡千人中,風流藹東梁。
根植苦不牢,一朝隕清商。誰者不歸盡,我獨哀此郎。
人物秀且美,叔夜慚龍章。眼看一抔土,瘞此白璧光。
空余百篇詩,老語驚摧藏。孤兒將誰賴,門戶如冰霜。
我非山巨源,感念徒悲傷。恨墨慰九泉,別語尚微茫。
門徑臨官路,耳根無市聲。
山從云外起,風入坐中清。
靜趣逸天半,孤吟待月生。
緬懷江海意,溪水遶庵鳴。
九日意蕭條,病臥如漳濱。紅萸起自插,黃菊茲及辰。
身落芹藻間,心與鴻鴈親。想見龍山游,嘲謔落帽人。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鄰。白髪俱許長,清愁浩無垠。
四年京華別,前事寧忍詢。國恥久未雪,憤切此逐臣。
革路何時還,今誰叫穹旻。駕言寫心憂,一涴衣上塵。
扁舟羨鴟夷,舉酒憶季真。目極樵徑風,便擬從采薪。
但恐嵌巖中,不著功名身。報國君尚強,我拙甘長貧。
垂旒畫袞云繡裳,天子擇日開明光。
臨軒策士必親覽,鴻文獨高翰墨場。
都人爭看狀元出,九衢車馬何煌煌。
貴名一日動天地,破卵插翼飛鸞凰。
螭頭獻納近日月,謂公遠器宜廟堂。
麟符虎節下霄漢,雙旗忽開南斗傍。
朝廷已知弱翁治,行且大用歸巖廊。
江邊野老病初起,始欲杖策窺門墻。
江南渡頭浣紗女,年年舟上織白苧。
織成還自漂江沙,女手纖纖白于布。
水邊時有釣漁人,何異淮陰漂輕絮。
一飯能識韓將軍,不負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結,太守憐渠心甚切。
為作??衣倒接籬,炎官火傘方張設。
恨無青絲白玉鞭,醉騎白馬踏江月。
誰知南國任公子,留待深冬御霜雪。
東坡異時談醉鄉,怒罵嬉笑成文章。
其中廣莫幾萬里,脫略禮法侔鴻荒。
初無愛憎與喜怒,豈有寒暑與炎涼。
后世乃與醉鄉隔,糟粕始變鵝兒黃。
三杯危坐亦拱手,儼如冠劍侍君王。
淵明不飲時節改,霜風九月籬菊芳。
舉頭忽見南山翠,便覺逸氣登羲皇。
揮毫落紙得佳句,流涎露頂庸何傷。
甕下被?烏足取,定無奚童攜錦囊。
安用船頭置百斛,又令口不離杯觴。
醉翁飲少輙已醉,胸中了了初不忘。
八仙脫醉尤可笑,騎馬落井何其強。
杯案惟菘韭,何因老骨強。
昨朝方住雪,今日又加霜。
寂歷僧廊暮,支離野步芳。
歲時渾不省,得酒是春陽。
野闊江寒一雁飛,碧蘆花老鱖魚肥。
遶欄綠水秋初凈,滿棹白蘋人未歸。
醉任狂風掲茅屋,臥聽殘雪打蓑衣。
他年欲訪沙頭路,會自攜竿扣竹扉。
天意豈難訴,云煙渺降真。
倚欄瞻日月,滿壁繪星辰。
夜梵光生戶,晨炊灶見神。
高門有陰德,當不誤儒身。
二紀風埃長作客,了知身世是蘧廬。
老來詩酒都無味,亂后交親未肯疏。
曾見雄風追楚賦,尚堪雌霓讀郊居。
愿公先卜嵌巖隱,秦利寧忘鄭國渠。
瑯玡崒嵂神仙居,云中縹緲飛雙鳧。
玉皇步虛求真儒,翱翔萬里朝皇都。
金門待詔登公車,彤墀耿耿攄良謨。
寵光已覽升榮途,握蘭華省歲云徂。
下憐民物來剖符,寬即不猛鞭用蒲。
薰陶一味清和敷,報政嘗聞帝曰俞。
要令仁風及海隅,光華玉節徯來蘇。
黃童白叟爭歡呼,不須挽粟更飛芻。
已見年豐樂有余,玉宇風清化日舒。
寶爐煙裊度垂弧,憑誰為我倩麻姑,滿泛金波倒玉壺。
愿君不老八千歲,何啻二十四考居中書。
帝胄恩榮久,夫人獨儉勤。
仁心見輿誦,孝行溢前聞。
疇昔牛眠地,而今鶴吊墳。
家聲應更好,少長總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