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顧二刺史游柳山祠
昔慕柳侯跡,今逢顧守游。山形盤野壑,樹色動江流。城郭登臺暮,風煙倚閣秋。不須松下酌,深坐己忘憂。
昔慕柳侯跡,今逢顧守游。山形盤野壑,樹色動江流。城郭登臺暮,風煙倚閣秋。不須松下酌,深坐己忘憂。
老來心事樂幽棲,看竹憐君遠見攜。初輟班行來入社,舊栽花木已成蹊。東籬誰送陶潛酒,半夜還分太乙藜。從此過逢知不倦,帝鄉今已隔云泥。
圣朝褒禮重元臣,南省衣冠慶此辰。農野氣和初得雨,帝城花滿剩留春。玉堂黃閣勛庸盛,翠釜銀罌賜澤新。歷考中書誰似者,直從郭令到公身。
旌旂翻,疑有無。日慘變,神在涂。飛赤篆,訴閶闔。走陰符,行羽檄,萬靈集兮。
天上日沒月又出,山中葉落花還開。黃泉只見有人去,不見一人曾得回。
呿口眼尾垂,欲噴將未發。竟以紙用事,快等船出閘。
羨君天下士,猶戀碧山游。盛世須英物,明珠肯暗投。秋風桑柘里,晴日鳳凰樓。語及箕裘事,生兒已食牛。
歷遍清溪九曲深,麻衣隨意住云林。陰符一卷蛟龍護,秋笛數聲猿鶴吟。玉洞煙霞通地肺,金山臺殿影波心。空懷五岳平生志,未得從君學向禽。
一人好頭肚,六藝盡皆通。南見驅歸北,西風趁向東。長漂如泛萍,不息似飛蓬。問是何等色,姓貧名曰窮。
今秋湖濼兩相通,差遣雖頻力易攻。度險卻防連夜發,溯流還怕打頭風。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
水邊沙草合,林外石橋橫。云漫三秋色,河流萬古聲。野花欺老鬢,林酒勝浮名。我愛桐江叟,漁竿不世情。
君許身比稷,視饑真己如。免吾學顏帖,乞米李大夫。
龍虎山頭送子歸,三年不見重相思。更無書到金溪縣,空有人傳節婦詩。白鳥滄波春渺渺,寒云落日樹離離。相期錦水江頭醉,為報輕車已載脂。
歸來猶未買良田,誰似淩江二守賢。心已忘機猶愛國,身無侈累卻求仙。聽殘曙鳥眠初覺,吟對秋英句倍妍。明發阿郎歸省地,豈無庭鶴共蹁躚。
風為幄,云為蓋。滿堂爛,神既至。紛醉飽,錫以雨。百川溢,施溝渠,歌且舞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