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周侍郎五首 其二
人便適性事,
醫乃逢其癡。
有藥不投疾,
但欲甘于飴。
安知萬全方,
非取頰舌宜。
誰能味此苦,
恐厭功效遲。
人便適性事,
醫乃逢其癡。
有藥不投疾,
但欲甘于飴。
安知萬全方,
非取頰舌宜。
誰能味此苦,
恐厭功效遲。
人們習慣順應本性行事,醫者卻遇到固執的患者。有良藥不針對病癥使用,只追求口感如糖漿般甘甜。怎知真正周全有效的藥方,并非為了滿足口腹之快。誰能忍受這苦澀之味?恐怕是嫌藥效來得太慢。
便:習慣,適應。
適性:順應本性。
癡:固執,不通達。
投疾:針對病癥用藥。
飴(yí):糖漿,代指甜味。
萬全方:周全有效的藥方。
頰舌宜:指口感舒適,符合味覺喜好。
味:此處指忍受、接受。
此詩為送別周侍郎時所作。詩人通過醫藥之事隱喻為人處世之道,或針對當時社會中重表面迎合、輕實際成效的風氣,借離別之機勸勉友人注重實效。
全詩以醫者用藥為喻,批判只圖口感甘甜而忽視對癥治療的短視行為,勸誡世人應重實效而非表面迎合,語言通俗而哲理深刻,體現詩人對務實精神的推崇。
牙落始驚身已老。形衰不役心猶矯。欲治黃河赍志早。空負抱。掣鰲有策知音渺。王景千年擅工巧。長才自古能伸少。細考其謀何所造。行洼道。分流回注淤沙皎。
日日長沙岸,看云只念家。如何永州夢,偏夢在長沙。
客自朝那戍,東過古鄭原。衰年會兇運,奇禍發流言。白骨將為土,青蠅且在樊。仰呼天外恨,沉思地中冤。母喪半途鬼,兒孤千里?。此心終不滅,有路訴天閽。天下無雙士,軍中有一韓。才名兩相累,世道一何艱。旅次窮冬暮,囚孤永夜寒。身亡家亦破,巢覆卵寧完。矍鑠鞍仍在,驚呼鋏屢彈。丈夫忠義耳,無惜感歌還。
閏后陽和臘里回,濛濛小雨暗樓臺。柳條榆莢弄顏色,便恐入簾雙燕來。
數篇曾見使君詩,前后登臨各一時。妙舞新聲難得繼,清風明月卻相宜。朱闌行遍花間路,看盡當年題壁處。更有何人問使君,青春欲盡花飛去。
病起尋游強杖藜,琳宮寂寂枕回溪。繁花向日俱宜笑,幽鳥逢春各異啼。云滿客衣庭樹合,氣薰山酌芷蘭齊。郊行亦有桃源在,明日重來路不迷。
吳楚煙波共溯洄,三年免上望夫臺。市門不獨居梅福,堂下依然戲老萊。荔子復承丹口笑,扶桑重為玉顏開。三雛嬌小隨行役,解作吳音勸酒杯。
整駕辭金門,命旅惟詰朝。懷居顧歸云,指途溯行飆。屬值清明節,榮華感和韶。陵隰繁綠杞,墟囿粲紅桃。鷕鷕翚方雊,纖纖麥垂苗。隱軫邑里密,緬邈江海遼。滿目皆古事,心賞貴所高。魯連謝千金,延州權去朝。行路既經見,愿言寄吟謠。
莫道征西舊司馬,平生山水愜幽尋。白頭匡濟成何事,回首東山感慨深。
六十年來又一秋,此翁矍鑠尚堪侯。北堂喜見斑衣舞,南國還看鐵筆投。未信門前空雀網,曾聞車后載魚鉤。丈夫莫恨功名晚,劍氣時高射斗牛。
小揚南浦水,作雨炎蒸歇。小抉西山云,碧天見瑤月。再揚南浦水,作澤潤朽骨。再抉西山云,瑞靄浮金闕。
城北城南雨滿途,鶯花無主月明孤。目中盡是山河恨,不獨黃公舊酒壚。
風煙聊顧指,府檄下多時。蚊蚋攻三伏,鷦鷯借一枝。經嚴工土役,法恕魯侯僖。著述非程子,龍門敢索基。
煙霞堆里訪仙家,樓觀崔嵬歷歲華。芝草綠荒壇下路,碧桃香老洞中花。天連緱嶺從騎鶴,水接銀河好泛槎。客況晚涼成久坐,鐘聲幾杵散棲鴉。
一自燕支屬漢家,上林花草倍繁華。卻愁顏色隨春盡,剪取枝頭一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