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進士觀銅雀硯歌
君不見鄴中魏帝無宮殿,千秋遺瓦磨為硯。
墨客騷人空嘆嗟,朱薨綺構誰曾見。
李君好古精鑒別,冬天拂拭開煙雪。
虛堂叩之哀玉昔,泥沙洗出黃金屑。
廣州紫石鴝鵒眼,歙山龍尾何希罕。
濡藻光回星漢垂,蟠花背刻龜螭斷。
共憶高臺羅綺春,翠眉艷骨飛黃塵。
提攜故物悲年代,感慨新章泣鬼神。
君不見臨漳此物難復睹,河沉岸坼求者苦。
縣人相傳為贗古,嗚呼日掘西陵土。
君不見鄴中魏帝無宮殿,千秋遺瓦磨為硯。
墨客騷人空嘆嗟,朱薨綺構誰曾見。
李君好古精鑒別,冬天拂拭開煙雪。
虛堂叩之哀玉昔,泥沙洗出黃金屑。
廣州紫石鴝鵒眼,歙山龍尾何希罕。
濡藻光回星漢垂,蟠花背刻龜螭斷。
共憶高臺羅綺春,翠眉艷骨飛黃塵。
提攜故物悲年代,感慨新章泣鬼神。
君不見臨漳此物難復睹,河沉岸坼求者苦。
縣人相傳為贗古,嗚呼日掘西陵土。
你沒看見鄴城中魏武帝的宮殿已蕩然無存,千年遺留的瓦片被磨制成了硯臺。文人墨客徒然嘆息,那紅色的屋脊、華美的建筑誰曾見過?李君喜好古物精于鑒別,冬日里拂去塵埃,硯臺如冰雪初開。在空堂中輕叩,聲響如古玉般清越;洗去泥沙,可見點點金屑閃爍。廣州紫石的鴝鵒眼硯,歙山龍尾硯又有何稀罕?蘸墨時光澤如星漢垂落,背面雕刻的蟠花與斷缺的龜螭紋路猶存。共同追憶銅雀高臺上羅綺遍春的盛景,當年的美人艷骨如今已化為黃土。手持這舊物悲嘆歲月流逝,新題的詩章令人感慨泣鬼神。你沒看見臨漳這等古物已難再見,河水淹沒、岸石崩裂,尋找者苦不堪言。當地人相傳這是偽造的古物,可嘆如今每日都在挖掘曹操西陵的泥土。
鄴中魏帝:指魏武帝曹操,鄴中為曹魏故都,今河北臨漳西。
朱薨(hōng)綺構:紅色的屋脊,華美的建筑。薨,屋脊。
鴝鵒(qú yù)眼:端硯石上的圓形斑點,形似鴝鵒(八哥)的眼睛,是優質硯材特征。
歙(shè)山龍尾:歙州(今安徽歙縣)龍尾山所產名硯,與端硯齊名。
龜螭(chī):龜與龍的圖案,螭為傳說中無角的龍。
臨漳:今河北臨漳,古鄴城所在地。
贗(yàn)古:偽造的古物。
西陵:曹操陵墓,在鄴城西。
此詩或作于詩人與李姓進士共賞銅雀臺遺瓦所制古硯時。銅雀臺為曹操所建,是曹魏鼎盛的象征,至詩人所處年代已湮滅,僅存殘瓦。詩人借觀硯之機,結合歷史遺跡的消亡與古物的流傳,感慨時光流逝與世事變遷。
全詩以“觀銅雀硯”為線索,由古硯起興,回溯曹魏盛景,落腳于古物難存的現實,將個人感慨與歷史興衰相勾連,體現對文化傳承的關注,是一首融敘事、詠史、抒情于一體的詠物詩。
萬里天南信,經年未易聞。清宵頻夢草,白日幾看云。朔雪迷鳧影,春山掩雁群。忽來逢粵使,欣讀八行文。
深冬雷未蟄,雨雹半空飛。久立怪生眼,回看日變暉。萬松聲不出,尺蜃鬣猶威。僧說分流闊,長年無旱饑。
新栽竹數竿,竿竿挺蒼玉。我歌竹和之,步轉闌干曲。
雕胡分雁膳,臨水勸加餐。一路篙舟去,愁君日上灘。肉芝含雪長,花瘴入秋殘。處處仙靈窟,長謠拂羽翰。
騎馬尋春春尚遲,東風空自向人吹。燕王城里千株柳,寒食來看未有絲。
麇跡緣厓見,泉流繞砌聞。澗花寒背日,山鼠夜啼云。千嶺從西折,諸峰競北分。木冰呈曉玩,四繞白紛紛。
晴窗出寸碧,倒影媚中川。云氣一吞吐,湖江心渺然。一水渺空闊,群山中接連。寒陰白霧涌,飛度碧峰前。隱幾對寒碧,忘言心自閑。豈知宜寂士,滅跡青峰間。吟馀忽自笑,老矣方好弄。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陰重。
一朝臥病藥相扶,才倚晴窗閱地圖。莫說江南風景好,王孫頭白怨蘼蕪。
下車誰問百年人,定過桃源一問津。無侮老成存古訓,揚清激濁道之神。
鮫宮蜃市不須疑,杖底偏教怪石支。地僻總忘天近遠,云深寧辨路嵚崎。參差玉燕驚人跡,斷續金膏浣舊碑。為報洞靈莫扃閟,更馀藜火待相窺。
無花無酒過重陽,轉覺閑居興味長。明月豈隨人薄厚,黃花不逐世炎涼。閏年節晚初過雁,老境衾寒知有霜。清境喚回蝴蝶夢,起尋竹影據胡床。
洞門流水碧泠泠,經過人間不暫停。溪舌廣長當下見,雷聲浩大靜中聽。逶迤入海成波瀾,迢遞看山隔杳冥。獨有庵西泉一線,夜來涵月浸空庭。
繡斧遙持出未央,上方云日駐清涼。水晶禪室堪懸榻,薝卜花林細認香。猿鶴故山今好在,烽煙閩海遠相望。功成早綰黃金印,歸向東籬續舊觴。
□□鑾車。?□真□。□弓孔碩。彤矢□□。四馬其寫。六叀驁□。徒?孔庶。□□宣搏。眚車??。□徒如章。原濕陰陽。趍趍□馬。射之□□。?□如虎。獸鹿如□。□□多賢。陳禽□□。?蒦允異。
三年來冀北,星聚愧元方。松菊應還在,田園豈盡荒。旅愁春又半,鄉思日偏長。秋好看鵬翼,凌風或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