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岳武穆祠
悵望秋風薦野蘋,
精忠祠宇又更新。
寒煙白日荒山暮,
枯木南枝萬古春。
志決幽燕終報漢,
眼中頗牧已無秦。
金符十二如兒戲,
豈料安危系若人。
悵望秋風薦野蘋,
精忠祠宇又更新。
寒煙白日荒山暮,
枯木南枝萬古春。
志決幽燕終報漢,
眼中頗牧已無秦。
金符十二如兒戲,
豈料安危系若人。
在秋風中惆悵遠望,用野蘋獻祭;精忠的祠廟又重新修繕一新。寒煙籠罩,白日西沉,荒山已近暮色;枯木的南枝卻似萬古長春。您立志收復幽燕,終將報效宋朝;眼中有您這樣的‘頗牧’,金人再難如強秦般肆虐。十二道金牌召回如同兒戲,誰能料到國家安危竟系于您一人。
薦野蘋:薦,祭祀時進獻;野蘋,野生浮萍,古代常用作祭祀供品。
幽燕:今河北、北京一帶,宋代被金國占領,此處代指被占中原。
頗牧:戰國趙國名將廉頗、李牧,此處借指岳飛的卓越軍事才能。
金符十二:指宋高宗連發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的史實。
若人:此人,指岳飛。
此詩為新修岳飛祠(武穆祠)而作。岳飛(謚武穆)是南宋抗金名將,被冤殺后,后人常修祠紀念。詩中通過祠廟新貌與歷史回望,反映時人對其忠魂的追慕。
全詩緊扣‘新修’主題,由祠廟景象入筆,借歷史典故凸顯岳飛‘精忠’與‘安危所系’的地位,既贊其功績,又嘆其悲劇,是一首融合景、史、情的懷古詩。
長驅到處積人頭,大旆連營壓上游。建業烏棲何足問,慨然歸去王中州。
天生杰異固難馴,應變摧枯若有神。夷甫自能疑倚嘯,忍將虛誕誤時人。
慷慨視別劍,凄清泛離琴。
前程楚塞斷,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廢,循良非所任。
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揚音。
湘南孤白芷,幽托在清潯。
豈有馨香發,空勞知處深。
摧賢路已隔,賑乏力不任。
慚我一言分,貞君千里心。
寸義薄聯組,片誠敵兼金。
方期踐冰雪,無使弱思侵。
匣有青萍筒有書,
何門不可曳長裾。
應須定取真知者,
遣對明君說子虛。
孤棹遲遲悵有違,
沿湘數日逗晴暉。
人生隨分為憂喜,
回雁峰南是北歸。
愁云重拂地,飛雪亂遙程。
莫慮前山暗,歸人正眼明。
夭桃紅燭正相鮮,
傲吏閑齋困獨眠。
應是夢中飛作蝶,
悠揚只在此花前。
零桂佳山水,滎陽舊自同。經途看不暇,遇境說難窮。
疊嶂青時合,澄湘漫處空。舟移明鏡里,路入畫屏中。
巖壑千家接,松蘿一徑通。漁煙生縹緲,犬吠隔籠蔥。
戲鳥留余翠,幽花吝晚紅。光翻沙瀨日,香散橘園風。
信美非吾土,分憂屬賤躬。守愚資地僻,恤隱望年豐。
且保心能靜,那求政必工。課終如免戾,歸養洛城東。
丈夫可殺不可羞,
如何送我海西頭。
更生更聚終須報,
二十年間死即休。
尋常縱恣倚青春,不契心期便不親。
今日煙波九疑去,相逢盡是眼中人。
虎旗龍艦順長風,坐引全吳入掌中。
孫皓小兒何足取,便令千載笑爭功。
三五窮荒月,還應照北堂。
回身向暗臥,不忍見圓光。
墻下長安道,囂塵咫尺間。
久牽身外役,暫得病中閑。
背喜朝陽滿,心憐暮鳥還。
吾廬在何處,南有白云山。
偶尋黃溪日欲沒,
早梅未盡山櫻發。
無事江城閉此身,
不得坐待花間月。
年過潘岳才三歲,
還見星星兩鬢中。
縱使他時能早達,
定知不作黑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