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乘鸞著色,癡蠅誤拂。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東陽,便看取、薰時清適。
清風去暑,閑題當日。宰相紗籠誰識。
封丘門外定何人,這一點、瞞他不得。
乘鸞著色,癡蠅誤拂。不及羲之醉墨。
偶然入手送東陽,便看取、薰時清適。
清風去暑,閑題當日。宰相紗籠誰識。
封丘門外定何人,這一點、瞞他不得。
像仙人乘鸞般著色,如癡蠅誤拂的筆觸,都比不上王羲之醉后的墨寶。偶然得到一幅便送給東陽,且看那熏染時的清幽閑適。清風驅走暑氣,當日隨意題字。宰相用紗籠罩保護的字跡誰能真正賞識。封丘門外到底是什么人,這一點,是瞞不過他的。
乘鸞著色:形容繪畫或書寫有仙人般的風采。
癡蠅誤拂:可能指書寫或繪畫時的一些瑕疵。
羲之醉墨:王羲之醉酒后書寫的作品,其書法被視為珍品。
東陽:地名,這里可能是接受贈物之人所在之地。
薰時:熏染的時候。
紗籠:宰相用紗籠罩保護珍貴的字跡。
封丘門:地名,具體所指需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
由于缺少更多信息,難以明確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欣賞書法作品時有感而發(fā),當時或許處于一個較為閑適的環(huán)境,看到書法珍品聯想到一些人與事,從而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對書法藝術的欣賞和對世事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和意象,增添文化底蘊和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藝術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感悟。
翠袖湘裾立曉風,絳紗窗外畫闌東。傷心玉笛聲初斷,回首瑤臺信未通。滿地淡煙芳草碧,一簾殘雨落花紅。年來但守芳心在,兩鬢從教似短蓬。
巳恨韶華劇,能孤爛熳游。鶯啼檐樹換,蝶戲檻花流。賓客朝開苑,笙歌晚入樓。但看今會者,孰與漢枚鄒。
不用歡場羯鼓催,徐徐流影映春醅。笑嚬藏露渾難定,偷揭輕綃看百回。
誰別夫人孝,惟天與病姑。每云吾婦在,底用別人扶。愉色春相似,彌年倦更無。蒼蒼不汝報,種黍定生菰。
谷日之雪一何大,一尺一半自昨夜。望中飛絮已迷天,安得猶窺鳳城瓦。橫街十丈滑如油,短驢難踏轉生愁。江邊總有梅花發(fā),詩客應無一個游。
石幢亭亭蒼玉立,數尋遙倚西山碧。宛如大筆架山曲,壯觀莆城聞自昔。吾家聚族幢之東,人豪迭出稱儒宗。咸謂斯幢作文筆,千年秀氣茲焉鐘。風景依然尚如此,孕秀鐘靈殊未已。云仍努力紹書香,罔俾前修得專美。
忽見清明在客邊,可堪形影自相憐。憶尋芳草江南好,謾惜馀花亂后妍。孤夢月明歸夜夜,多情春老恨年年。夕陽玉子岡頭路,知與誰人共醉眠。
生之記憶夢之光,傳說聲音漸渺茫。百萬年前星火色,游離今夜我身旁。
荊卿辭易水,徐匕入西秦。誤作登壇侶,慚他皮面人。
白首南屏坐不回,偶提佛法住天臺。幽禪有味風生磬,瘦影無塵月滿臺。羅漢山中飛錫過,鮫人海上獻珠來。不知萬壑煙霞底,何處尋師撥芋煨。
客舍無人更寂寥,聲傳爆竹隔林遙。幾多時節(jié)何堪恨,送卻流年是此宵。
掉頭東下苦匆匆,徑挾群仙入貝宮。眼底珊瑚高百尺,釣竿吹折一絲風。膠液中流事可嘆,海云飛雨失青天。陸郎地下驚相見,應訝來遲二十年。
五管惟潮地接閩,自唐牧守畀名臣。欲安瘴嶺瘡痍俗,暫輟天家肺腑親。新堞永為州壯觀,綵虹忽間海橫陳。皆言明主臨軒遣,不是諸公啟擬人。潮人無計駐軒車,來扇仁風僅歲馀。棘院從今添立鵠,金堤亙古免為魚。真堪香火陪韓廟,誰采風謠繼葉渠。曾忝史官牛馬走,不妨奮筆為公書。虞翻骨體素多屯,垂老遭逢白發(fā)新。豈有一辭裨袞斧,亦無三制報絲綸。孤臣命薄難諧世,明主恩深欠殺身。不道歸田無以報,暮年長作祝堯人。
綠楊風引白鷗波,波上遙峰掃黛蛾。莫道同心如白水,渭陽回首更情多。
老翁擲鞭忽掖女,張口無聲淚如雨。女欲有言意更悲,翻身轉就老翁撫。此翁此女家沈陽,世世耕田足稻粱。但問歲豐還歲歉,不知何物是他鄉(xiāng)。海鯨一夜掀波吼,十萬雄師竟棄守。從此白山黑水非,可憐翁女匆匆走。走南走北走東西,晝覓饑糧夜覓樓。翁女相依同賣技,向人歌笑背人啼。歌聲宛轉歌喉好,琴韻悠揚琴手老。妙舞輕盈乍欲仙,低昂天地亦傾倒。此時女倦不能支,萎地梨花春失姿。風暴雨狂鞭影疾,逢翁之怒遭翁笞。旁觀少年憤投袂,揮拳向翁聲色厲。汝胡不仁汝胡欺,汝不停鞭吾汝斃。倉皇女起急陳情,此身元是此翁生。世間父無不愛子,父自教子君毋驚。昨日今日未得食,我歌無氣舞無力。不舞不歌安得錢,無錢明日活不得。阿母當年避賊難,義不受辱懸梁間。阿弟慘作刀邊鬼,至今熱血不曾寒。只剩凄涼爹與我,天相保庇免罹禍。天相保庇天何心,不如一命同結果。少年聞語淚沾衣,翁女相持哽咽微。鑼聲忽啞鼓聲死,滿場屏息皆歔欷。歔欷屏息幕亦閉,適間所見豈夢寐。無復翁女無少年,恍然始悟戲中戲。戲中之戲何逼真,使人哭笑不由人。卻問演戲者誰某,女是王瑩翁趙洵。趙王才本向天借,馳騁藝壇早并駕。更有畫師司徒喬,畫筆亦堪參造化。畫成翁女泣抱頭,淚痕濕濕幾時收。室中疑在戲臺下,空氣為之凝不流。畫師畫師何畫此,我來讀畫惟切齒。會看黑水白山重插漢家旗,愿與畫師共送此翁此女歸鄉(xiāng)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