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十首 其十三
水邊林下道人行,念念無非是道情。盡去西方尋凈土,青蓮華在淤泥生。
水邊林下道人行,念念無非是道情。盡去西方尋凈土,青蓮華在淤泥生。
青苔生滿路,
人跡至應稀。
小寺鳴鐘晚,
深林透日微。
野花春后發,
山鳥澗中飛。
或有相逢者,
多因采藥歸。
斯人鮮常在,奄忽便一生。茲辰俄重九,令節誰所名。把菊見南山,吟詩憶淵明。素琴不具弦,大雅留遺聲。伯始真糞土,飲水空遐齡。異時東坡下,尚有酒可傾。才難信遇否,物變更枯榮。此翁獨醒者,貧賤胡為情。悵焉服九華,覓醉何由成。
竹籠盛書去,遙知官事閑。
水程春有雨,海岸曉無山。
奧理漸摩后,清名護養間。
坐曹觀剡木,意與易相關。
亭上經秋宴
同鄉見亦難
鬢從前度白
楓是此回丹
句法流傳否
交情寤寐間
重來興不盡
誰棹小舟還
空齋兀兀難消日,
況入中年睡亦疎。
洗釜煮蔬留客飯,
卷簾移菊看人鋤。
秋衣因病全更衲,
曉鬢迎寒半脫梳。
多謝貴交蕓閣里,
許令隨意借官書。
寺外山皆石,門因鑿石開。
野花黃類菊,寒筍綠黏苔。
官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
一雙簷際鴿,空覷出生臺。
餐余行數步,稍覺一身和。
蠶月人家閉,春山瀑布多。
鶑啼聲出樹,花落片隨波。
前路東林近,慚因捧檄過。
宵長非一夢,
欲記已迷茫。
照鏡枯于臘,
梳頭落似霜。
病疴如退愈,
貧屢又商量。
所嗜惟崖栗,
今年不敢嘗。
翠蘋風起落殘紅
秋月正圓秋氣中
但怪肩吾輪桂長
未容文舉酒樽空
帆歸南浦潮回北
人散西橋斗轉東
烏鵲高飛驚遠目
誤疑天際有來鴻
荊州若個伴,
錦水暮云深。
萬里元無事,
一生長苦心。
秋林猿吊影,
春殿鳥遺音。
尚喜身強健,
幽期或重尋。
我生天地不如意,甚欲飄然去人世。卻思一死胡足悲,死而不樂胡死為。
又思天地之間固有足樂者,安得莊周之鵬穆王馬。有時騎氣或御風,天上天中更天下。息駕玄冥圃,駐節蓬萊宮。攀星太極南,訪日扶桑東。東西南北何局促,自可直造混沌趨洪蒙。
又思去有歸,安得來無從。當時六鼇負亦重,豈有身常不轉動。會須四六二十四足一欠伸,我居其高視爾眾。不知化為大海水,為復茫茫而已矣。不知鼇在復鼇亡,為復人生或人死。此時逍遙游,不見爭奪場,想見四維上下俱茫茫。巨鼇爾靈便如此,公欲欠伸不難耳。
且如皇宋三百六十州,出門所在多山丘。其間平地少,但見蘿蔦藤蔓上下磽確森相樛。青鞋有底踏須破,人壽幾何行不休。更令生世人,偪仄生戈矛。迂回隔絕千里成萬里,親戚朋舊相見朝夕無緣由。
爾鼇若未動,為我背略傾。飐翻山與丘,平地與人行。也知上天本來廣,也知下地本來平。只因山丘多,頓使天地輕。我當作章問帝借北斗,酌滄溟。盡殲偪仄人,更殺馬與鵬。百拜稽首,祭鼇之靈。
蜀道如天遠,
攜家難計程。
不從三峽過,
免聽幾猿聲。
戍密野花少,
棧虛山雨鳴。
同年同寂寞,
此去子成名。
人物推前輩,
聲名重泰山。
斯文無毀譽,
吾道有間關。
袖短方妍舞,
弓強愧力彎。
風舟雖屢引,
中路忍追還。
東山兮云浮,
東磵兮雨流。
失今不勤兮,
曷其有秋。
水淫兮石嚙,
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予勞兮何辭,
牛奚罪兮從予以羸。
眇良疇兮彌野,
獨功倍兮刈寡。
雖然不愈于無田而游兮,
歲晏凄其桑落之下。
帝里逢春雨不干,才晴數日又春還。
桐華半落官河水,榆葉全遮客舍山。
未悔闊疎令事去,最憐乏絕壞身閑。
菖蒲九節今堪采,思爾逍遙澗谷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