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四月十五深宵玩月
云靜長空碧。照中天、山河弄影,樓臺增色。午夜漏沉庭院靜,萬籟無聲寂寂。獨許伴、騷人詞客。澹到襟懷心共朗,抽吟箋、光燦生花筆。宵景好,詩囊闊。
月圓難補人間缺。反牽他、閨情旅夢,傷離惜別。一樣清輝同賞玩,各有悲歡胸臆。問幾見、當頭皓魄。且把閑愁收拾起,快安排、小飲壺觴列。斟舊釀,醉今夕。
云靜長空碧。照中天、山河弄影,樓臺增色。午夜漏沉庭院靜,萬籟無聲寂寂。獨許伴、騷人詞客。澹到襟懷心共朗,抽吟箋、光燦生花筆。宵景好,詩囊闊。
月圓難補人間缺。反牽他、閨情旅夢,傷離惜別。一樣清輝同賞玩,各有悲歡胸臆。問幾見、當頭皓魄。且把閑愁收拾起,快安排、小飲壺觴列。斟舊釀,醉今夕。
云層靜斂,長空一片碧藍。月光灑向中天,山河仿佛在玩賞自己的影子,樓臺也因之增添了光彩。午夜更漏將盡,庭院一片寂靜,萬物無聲。只有詩人詞客相伴。心境淡泊如月光般清朗,取出詩箋,生花妙筆在月光下更顯光彩。這良宵美景,詩囊定能收獲頗豐。月圓難以彌補人間的缺憾。反而牽動了深閨中的情思、旅人的夢境,讓人傷離惜別。同樣沐浴著清輝共賞明月,各人心中卻有不同的悲歡。試問能有幾回見到當頭明月?暫且收起閑愁,趕快安排小酌,擺好酒具。斟滿陳釀,一醉今宵。
漏沉:漏壺的水即將滴盡,指深夜。漏,古代計時工具漏壺。
騷人詞客:指詩人、詞人。騷人,原指《離騷》作者屈原,后泛指詩人。
澹(dàn):淡泊、恬靜。
皓魄:指明月。魄,月的光氣。
壺觴(shāng):酒器,代指酒。
此詞或作于春日四月十五深夜,作者獨自賞月時,見月圓而思及人間離別,觸景生情,寫下對自然之景的贊美與對人生缺憾的感慨,最終以飲酒自適收束,反映了當時文人賞月抒懷的常見心境。
全詞以賞月為線索,上片寫月景之美與創作之樂,下片轉寫月圓難補人缺的悵惘,末以飲酒醉今夕的灑脫作結,情感起伏自然。語言流暢通俗,情感真摯,展現了詞人對生活細膩的感知與豁達的人生態度。
重城獨隱居,世人寡相識。 回塘路寂寥,深徑花狼籍。 西風思忽生,南泉語還憶。 遙山去意長,大江歸夢直。 日暮立荒原,迢迢望空碧。
雅操端如金同,歲度凌霜傲雪。 風前略露煙梢,示許人窺全節。
蟄鱗伺新春,望極融融歸。 驚禽別舊巢,念遠遲遲飛。 吁君腹至業,歲故志獨違。 心弦世寡聽,意鑒古亦稀。 出關自荷篋,入秦扣誰扉。 埃目若忽失,風雨遠漸微。 將看吐虹章,冷射仙掌輝。
獨留正氣動乾坤,雖死猶生節義存。漫說彈冠非貢禹,青衿一領亦君恩。
共和創自楚江邊,殉節沙洲有隱賢。殷士裸將孤竹死,傷心絕食首陽巔。
拂水搖煙積翠深,闔閭城外晝陰陰。 花飛便作浮萍草,恰似儂家蕩子心。
百尺臺磯瞰碧流,紫陽仙子幾經秋。 游魚何事偏深逝,不道人間有直鉤。
山青云白斗爭高,石路縈紆接野橋。 幾個長松高出屋,門前楊柳未成條。
脫布褲,陰雨漫漫雨將暮。 千聲萬聲喚歸婦,婦歸忽生怒。 婦去有歸處。 明日雨聲干,匆匆還逐去。
池南夜觀天,斗柄長籬離。 其間第四星,此點光猶癡。 流空萬螢火。照我雙鬢絲。 相待滄海月,坐到三更時。 須臾眾色盡,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發揮。 風翻頭上巾,舞過池影西。 惟有雞冠兩樹花,一笑如受纏頭歸。
玉宇風清,金莖露爽,五日新秋。正好小軒,相逢初度,七十邊頭。 滿前白發悠悠。有抱得曾孫弄否。從此長看,星明南極,人醉西樓。
溪橋三日雨輕過,歸影蒼涼雨奈何。 詩落邙山松柏后,相看有愧少陵多。
孔子生東魯,斯文實在茲。 六經垂訓法,萬世共宗師。
奉水微微灑,恭提帚與箕。 室堂須凈掃,幾案亦輕麾。
紫陌金車。綠浦蘭槎。共追尋、大地芳華。三分春色,分與誰家。有一分山,一分水,一分花。 雨打檐牙。月落窗紗。恨韶光、轉盼天涯。小庭寂寞,底事爭嘩。是一聲鶯,一聲燕,一聲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