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排悶二首
地潤礎流水
氣蒸人脫裘
前知暴雨至
孰解老農憂
三日斷行路
束薪無處求
床頭周易在
且復送悠悠
地潤礎流水
氣蒸人脫裘
前知暴雨至
孰解老農憂
三日斷行路
束薪無處求
床頭周易在
且復送悠悠
地面濕潤,柱石上滲出水流;空氣悶熱,人們紛紛脫去皮襖。早已知曉暴雨即將來臨,誰能理解老農心中的煩憂?連續三日暴雨阻斷道路,連捆柴草都無處去尋求。床頭還擺放著《周易》,暫且用它來排遣這悠長的愁緒。
礎:柱子的基石,古代有『礎潤而雨』的說法,指柱石濕潤預示天將下雨。
裘:皮制的御寒衣物,此處泛指厚重衣物。
孰:疑問代詞,誰。
束薪:捆扎的柴草,代指日常所需的燃料。
周易:即《易經》,儒家經典,此處指用來排遣心緒的書籍。
悠悠:形容愁緒綿長或時光緩慢。
此詩或創作于多雨時節,作者目睹暴雨持續引發道路阻斷、生活物資短缺等現實問題,尤其關注到農民的生存困境,故以『排悶』為題,通過記錄日常場景抒發內心感慨。
全詩圍繞暴雨前后的生活細節展開,既刻畫了自然環境的惡劣與民生的艱難,又以『床頭周易』含蓄表達排遣愁緒的心境,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的關切與從容的生活態度,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謝客經秋不下堂,徐行擇地亦安康。生來既乏逢迎骨,老去無心鬧熱腸。捷足有人爭逐鹿,覆車終是嘆亡羊。靜觀世上勞勞者,始覺蒲團意味長。
禍水沉煙灶產蛙,征舶何日免貧家?醫瘡剜肉猶堪惜,抱膝支床敢自嗟。未制籃輿尋白社,欲隨漁父宿蒼葭。郊園豈是安身處,已報江乾盜似麻。
賦句詩章妙入神,
未年三十即無身。
常嗟薄命形憔悴,
若比弘貞是幸人。
敢云吾道大,相顧此身微。
土室青鐙火,柴門白版扉。
垂綸收釣具,煉石補漁磯。
小艇西湖曲,延緣候汝歸。
君不見燕昭當時下士日,樂生慷慨獻奇術。一朝盡破七十城,昔日故鼎歸磨室。
君不見屠肆之兒人不識,高飛未得橫天翼。竊符一日矯王師,北卻邯鄲聲奕奕。
又不見荊軻市醉藐豪右,入燕亟載將軍首。徑至咸陽獻地圖,怒擊秦王環柱走。
古來豪俠此其儔,亭亭意氣薄王侯。危言一動北風起,拔劍欲斷黃河流。
丈夫四海同遼廓,談天雄論摧山岳。寧愿一死不脫纓,安能局蹐居丘壑。
君不見書生婆娑翰墨場,窮年力學攻文章。曉窺蕓閣明窗靜,日短暮續青藜光。
倚馬萬言猶不足,夜光之珠混魚目。不如三尺劍蒼芒,揮之旦夕易陵谷。
聞道四夷多未格,擁裘誰畫平原策。負弩愿請向前驅,直挽銀河洗兵甲。
遠山虎嘯悲林木,磨牙吮血啖人肉。并借重開雙寶刀,揮掃貪風驅殘酷。
絕筆忙題詩幾章,
為償詩債索枯腸。
仙鄉好到無何有,
尋個蘧蘧化蝶莊。
屏前私結今生愿。憶不了、當初歡怨。正生小俱癡,尋花遂蝶爭閑玩。只避得、人前眼。
到如今,全不管。恁心情、風兒吹斷。將抆淚冰綃,斷腸一紙交伊看。怎推得、無人見。
樓船指日下江皋,年少登壇擁節旄。
別酒醉看梁苑月,先聲秋壓廣陵濤。
陣開魚麗三山壯,部擁龍驤十隊豪。
斬盡鯨鯢清海浪,知君自有呂虔刀。
小樓禁受連宵雨,才過清明。似有流鶯。嚦嚦花間不住鳴。
適來行過曾游處,開遍繁櫻。香霧冥冥。氣暖知將轉快晴。
托根不近芙蓉苑,
移植猶依瘴癘鄉。
并蕊連心九相似,
看來還使九回腸。
破曉南風出廣陵,過江山色露微棱。西征詞賦悲潘岳,東漢衣冠愧李膺。魚美海鄉辭作客,花醲野館漫呼朋。劇憐骨肉山中夢,長路春寒思不勝。
新息從來憶少游,高平無那客荊州。田間已識羊牛好,江上仍為雁鶩謀。臣朔侏儒有饑飽,中郎都尉各兜鍪。吾儕三十年方壯,裸壤龍章儻可休。
舳鱸千里控堤防,三楚遺營跡未荒。屢見番船通海國,愁聞歲幣出云陽。將軍隴右方屯甲,都督江東漫舉觴。我欲絕裾悵風雨,起看太白正橫芒。
父老猶聞說沈公,桑麻遺愛滿吳中。桐鄉有廟酬朱邑,魯國何人薦孔融。白日神鯨窺駭浪,青天大鳥咽悲風。東南民力凋殘甚,繼政因循望小馮。
身世蒼茫泣五噫,同舟爾我況將離。大河落日重沽酒,席帽談兵更賭詩。墓訪屯田春寂莫,煙開棠邑樹參差。往來歲歲江干路,愁絕風云黑鬢絲。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
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
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松根欹倒系纜長,紞如打鼓夜未央。
兩三點雨集微霰,百八聲鐘鳴曉霜。
聯拳時見宿鷺靜,嘹唳況復哀鴻翔。
朝來沖霧下瀧去,煙昏不辨山蒼蒼。
西埏里接韭溪流,
一簣瓶山古木秋。
慣是爭枝烏未宿,
夜深啼上月波樓。
名家宦譜世傳清,琴鶴圖書伴去程。人望龍門秋水遠,舟移羊石錦帆輕。五年雨露攀轅淚,萬里關山戀闕情。自是君親恩并重,彩衣先入闔閭城。
珊珊蒼佩謁明光,待漏聽雞夜未央。圣主臨軒咨撫字,使君奏牘注循良。賜金更喜頒春宴,簪筆還期補袞裳。寄語桑間舊馴雉,共隨鳴鳳向朝陽。
把酒臨歧話別難,且攜雄劍對君彈。長城誰縱胡兒馬?短發仍沖壯士冠。池上夔龍徒拊髀,軍中韓范幾登壇。時危各展經綸手,早上金門策治安。
在昔歌詩義,嘗關治亂音。流傳縱今體,陶寫亦吾心。未答論交作,還賡送別吟。識君于此道,亦復用功深。
凜凜君中外,堂堂國盛明。曾聞百年契,豈待一朝盟。老矣我何事,勉哉君勿輕。科名雖世業,直道是家聲。
試問為黔郡,何如與質要。其行既穹絕,有思只飄蕭。但悔崄投足,未論官折腰。同舟故能送,折簡不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