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十五首 其二十
八月十八錢塘潮,浙翁聲價潑天高。
盡教四海弄潮手,徹底窮淵輥一遭。
重揀擇,不辭勞,
要透龍門繼鳳毛。
忽然收卷還源去,
萬古曹溪風怒號。
八月十八錢塘潮,浙翁聲價潑天高。
盡教四海弄潮手,徹底窮淵輥一遭。
重揀擇,不辭勞,
要透龍門繼鳳毛。
忽然收卷還源去,
萬古曹溪風怒號。
八月十八的錢塘大潮洶涌澎湃,浙翁的聲望如浪潮般直上云霄。就算讓四海之內的弄潮高手,都到那深不可測的淵底翻滾一趟。反復挑選抉擇,不辭辛勞,只為穿透龍門繼承圣賢風范。忽然間收卷回歸本源,萬古曹溪的風聲如怒號般震蕩。
錢塘潮:錢塘江大潮,八月十八為傳統觀潮盛日,以氣勢磅礴著稱。
浙翁:代指浙江地區的高僧,或特指某禪宗大德,此處借指宗門高德。
潑天高:形容聲望極高,如潑灑至天際。
弄潮手:駕馭浪潮的能手,喻指修行精進、敢于挑戰的禪門學人。
徹底窮淵:深入至深淵底部,比喻徹底參透佛法本源。
輥一遭:翻滾一趟,指深入體驗、實踐。
龍門:典出鯉魚躍龍門,喻指修行突破關鍵境界。
鳳毛:比喻圣賢遺留的卓越風范或宗門傳承的精髓。
收卷還源:回歸佛法本源,指悟得佛性本體。
曹溪:代指禪宗,因六祖慧能于曹溪寶林寺弘法,為禪宗祖庭象征。
此偈為禪宗偈頌組詩《偈頌二十五首》之一,多為禪僧于法會、示眾時所作,用于開示學人或總結宗風。創作背景與宋代禪宗興盛、宗門強調‘直指人心’的修行理念相關,作者借錢塘潮等自然現象,鼓勵學人深入參究,繼承宗門心法。
全詩以錢塘潮起興,以弄潮手喻修行者,強調深入參究、不辭辛勞的重要性,最終指向回歸本源的禪悟境界,體現禪宗‘見性成佛’的核心思想。語言生動,意象鮮明,自然現象與禪理融合無間,是禪宗偈頌的典型之作。
鳳皇鳴高岡,
曠世一見之。
翻身耀朝日,
自顧羽毛奇。
明朝驚破還鄉夢。銀箏夜久殷勤弄。怪客有春愁。嬌歌半欲羞。
繡衫金騕裊。何處深春好。淚粉玉闌珊。鴛衾不識寒。
廿四橋邊草徑荒,
新開小港透雷塘。
畫樓隱隱煙霞遠,
鐵板錚錚樹木涼。
文字豈能傳太守,
風流原不礙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
愿借東風作小狂。
湖濱住,蒿徑鮮羊求。一客叩門籠絮帽,半窗斜日對茶甌。天際月輪樓。
落葉詠,北國擁爐初。但使重巒銷翳蔽,何曾一樹計榮枯。歸興忽莼鱸。
沈陰不散地埋憂,
冷雨三旬苦未休。
幸不侵陵農事晚,
已難消受旅人愁。
蘆花濕處哀鴻泣,
蕉炬炎時凍雀投。
卻詫北風如虎怒,
盡吹清淚落南州。
面前山好無人識,
定是飛來小鷲峰。
出處滄桑外,
呼天虎豹高。
少年慚賈策,
曠志及原騷。
筆冢難酬脯,
車騶每對醪。
晴陰還造物,
攘攘爾何勞。
五年循政播弦聲,
淡水斯文仗主盟。
夏雨化人原大德,
春風坐我有馀情。
菊泉敬藉金樽獻,
蓬餌唯將雪盌盛。
僂指潞公庚甲會,
如先一歲是同生。
天無四壁,
大地為爐。
籬頭吹觱栗,
寒雁一聲孤。
老胡若不渡江去,
至今火種一星無。
化工何意,向天涯海嶠,有花清絕??c袂綠裳無俗韻,不畏炎荒煩熱。玉骨無塵,冰姿有艷,雅淡天然別。真香冶態,未饒紅紫春色。
底事□落江南,水仙兄弟,端自難優劣。瘴雨蠻煙魂夢遠,寧識溪橋霜雪。薝卜同芳,素馨為伴,百和清芬爇。凄然風露,夜涼香泛明月。
花朵朵如人淚。一盞酒來竟醉。拼醉不教醒,看好時光都廢。
無味。無味。滑是一團疑謎。
飄搖蓬搆拙于鳩,露葉霜花四壁秋。滿榻寒聲江影動,卻疑身地是虛舟。
宿水停煙綠近墻,繞門葭菼共蒼蒼。寒香欲薦無人采,月落空庭夜有霜。
風定莎晴寂不驚,水云流影日斜明。忘機正愛幽棲熟,莫放漁舟近岸行。
云衢千里路漫漫,水碧沙明夜滿灘。何事黃昏尚凝睇,伴人孤影隔江寒。
澄江練凈晃巖扉,霜樹蕭疏野鴿飛。滿地飄風人跡少,夕陽門掩一僧歸。
浦溆蒼茫水不流,回風斷處見蘭舟。壯懷岑寂哀情動,忽憶汾河九月秋。
曲水回塘不礙舟,涉江無便寄清秋。故園桃李今搖落,欲駐寒芳待遠游。
疏疏弱荇引春波,簇露牽風日漸多。消盡緣云秋水闊,夜船猶唱采菱歌。
佛日出梅關,
踰年佛日還。
有懷惟野老,
如愿即鄉山。
衣逐緇流破,
鞭垂白馬閒。
如何盧行者,
歸路發先斑。
捲簾人在,碧琉璃世界,素華千頃。深信嫦娥貪皎潔,夜夜霜清露冷。天漢非遙,廣寒何處,往事難重省。松梢棲鶴,疏鐘隔院敲醒。
重門深鎖無嘩,玉簫吹徹,寂寞良宵永。多少紅樓春夢好,幾個空階孤影。羅袖驚寒,煙鬟滴翠,陣陣西風緊。憑欄悵望,南飛烏鵲誰憫。
紅雨灑溪流,
下瀨仍小駐。
魚隊獵殘香,
故故作吞吐。
老子把一盞,
微風忽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