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戒壇潭柘二寺得詩六首示嘿園宰平因寄堇腴 其四
曉尋觀音洞,乃登極樂峰。洞深未窮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謂與渾河通。當年避兵人,千百來求容。眾人一不見,從此丸泥封。我讀壁上題,盡然聲淚同。上述亂離狀,下勘富貴空。誰將此時心,散作千聲鐘?回向懺我佛,冷冷西來風。
曉尋觀音洞,乃登極樂峰。洞深未窮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謂與渾河通。當年避兵人,千百來求容。眾人一不見,從此丸泥封。我讀壁上題,盡然聲淚同。上述亂離狀,下勘富貴空。誰將此時心,散作千聲鐘?回向懺我佛,冷冷西來風。
太安來自壽陽東,薇省清高入望中。十月玄冥先送雪,萬山冰玉直連空。休祥遠勝隨車雨,快意真乘破浪風。四海有年應可卜,此心憂樂與民同。
平滑石之俗,其俗資磨礱。磊丑石之秀,其秀在丑中。正如古丈夫,貌寢氣質雄。又如圣人心,孔竅虛明通。大都一拳許,含蓄華與嵩。大巧本若拙,足見造化功。好處元更多,摹寫不易工。君其善調護,抵擊防兒童。
老里何堪病再來,愁邊不復酒相開。一生也作千年調,兩腳猶須萬里回。
白頭依膝下,人羨六旬人。谷口何如鄭,商顏不是秦。收嫌香稻晚,采愛紫芝春。日夕弄雛鳥,嬰兒戲錦茵。
玳瑁琵琶綴玉環,為囊盛裹繡雙鸞。自從學得朝元曲,不對君王不敢彈。
二年憔悴擁州旂,尺詔初容覲帝暉。何幸復燃灰不死,未應為失馬重歸。蛟螭對舞瞻層閣,翁仲雙扶識故扉。病骨多憂黧黑甚,豫慚臺史與薰衣。塵晦荷囊裂舊縫,驚聞臺召計匆匆。忽從楚水楓林下,還入甘泉豹尾中。即日遂收西望涕,方春便趁北歸鴻。休誇四入高涼地,已是人間素領翁。
化洽鳀海君,恩變龍庭長。西北騖環裘,東南盡龜象。
披蓬探隱,到青草溪頭,碧陰山曲。竹韻松姿,爭媚吟眸詩腹。是處翠峰成簇,更秋雨、新涼如沐。深林宛轉鳴禽,幽澗琤琮漱玉。孤獨,簡編娛目。有紉佩芳蘭,供餐茂菊。藤床閑憩,夢入華胥仙國。又早月明簾軸,恰一枕、清酣睡足。小小花童低報,瓦鼎烹茶剛熟。
因緣大事莫逡巡,今日君身即佛身。切莫自誇獨尊我,云門一棒最驚人。
才到松陵即是家,民間何處不桑麻。欣欣老稚迎門笑,斗酒相歡亦孔嘉。
鴉歸短樹啁啾。夕陽收。門外稻場兒女笑聲柔。隔岸喚。識聲慣。禮情周。借得釣船柳下渡耕牛。
公門何事更相牽,獨上高樓思渺然。養拙久判藏姓字,僻居惟愛近林泉。前江后嶺通云氣,萬壑千巖鎖翠煙。自笑無成今老大,日高窗下枕書眠。
指麾紅紫思無濱,抵當丹青筆有神。百樹花閒一編易,主人意韻鎮長新。
三仙一相有遺風,清淑誰言到此窮。寄與郴陽忠信士,得名端合謝韓公。
榮歸詔許老山坰,火棗交梨養性靈。秘府圖書翻閱盡,卻從方士借丹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