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和靖觀梅圖
處士娟娟白氅衣,松門石徑轉依微。不因月落西湖上,貪看梅花忘卻歸。
處士娟娟白氅衣,松門石徑轉依微。不因月落西湖上,貪看梅花忘卻歸。
五紀寥寥舊典章,一朝清蹕下膠庠。
旗常日月隨天轉,文武衣冠列宿行。
拜老徒煩嗟漢室,談經戒逸慕周王。
已叨法從陪臨幸,賡詠虞廷喜載飏。
海上山翁歸,童子言有客。
身披一鶴氅,足曳雙鳧舄。
控卻大鵬頭,踏著巨鰲脊。
面帶玉山氣,手畫龍泥壁。
諸仙爭進硯,一笑已投筆。
其夕刮兩眼,燒卻犀一尺。
西郊村落好,歲月甚優游。
野性每自適,倦心何所求。
鼓鐘催永晝,砧杵報新秋。
若遇延形術,猶能換白頭。
外府新讎校,問君來不來。
春隨流水遠,日被落花催。
煩子神仙御,盡予賢圣杯。
何時松徑下,同坐踏蒼苔。
三十年居官,而無一椽屋。隨身清風高,所至義行足。
今茲盡室來,何可久船宿。奴僮已暴露,勿使乏??粥。
也須謀外物,種取柳與菊。記取節節高,愛我茅簷竹。
其時花盡落,手把麥黃綠。公酌我須釂,公吟我須續。
慷慨見懷抱,靜介無所欲。最是謁祠堂,老淚潸可掬。
邇來六七歲,病叟頭已禿。萬事置浮云,壯氣自滿腹。
感激論忠義,猶愛唐衢哭。更思桓野王,把笛吹一曲。
關西不雨凡幾城,孜孜誰獨勞其情。
鎮潼太守真賢明,驅車遠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東風環珮鏘瑤瓊。
溪翁不釣童不耕,隆隆千里謳歌聲。
從容禱罷殘霞橫,蓮花頂上微云生。
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灑塵埃清。
病叟在所收,越已為高義。
就而飲食之,盛具煩親致。
讓榻行殊禮,朋酒代賄幣。
非徒追古風,兼使奉時祭。
魚有所歸,鳥有所棲。
孤墳累累,子將何依。
束子之裝,裹子之糧。
促登汝航,往歸汝鄉。
鴻雁最知時,未逃羅與網。
不能忘稻粱,千里安得往。
鳴蜩腹空虛,見喙因其響。
丹鳳穴九霄,虞人常夢想。
有客從京南,來尋淮上叟。
氣貌良肅雍,辭令亦溫厚。
如此已可喜,遺我故人書。
須臾四千里,恍惚游江湖。
向夕層云結,黎明漫漫飛。
山川都變色,松竹倍生輝。
共喜飄方密,翻憂落漸稀。
陰功施黑律,寒侯應璿璣。
右席延文客,先涂奉玉妃。
二儀清景混,四野遠光圍。
愛日因藏照,狂飚間作威。
三冬茲有得,一谷敢言饑。
渇望于時久,華心在物微。
霈然蒙大潤,化力少知歸。
煙波何處是汀洲,白鳥歸來且下樓。
木落更隨寒雨盡,山空仍帶夕陽愁。
詩筒去是蘭亭事,客棹來非剡水游。
我問兩人同榜彥,仕方行義若為羞。
有客從東來,迺是徐方秀。
言行過乎恭,篇章一何富。
顧我白髪叟,贈以青瑤枝。
我將投木桃,桃始開花時。
青松何嵒嵒,生在孤高處。
能鳴月下風,更入云閑路。
云漢何渺茫,遠過衡山陽。
松風上河漢,高韻落三湘。
我喉已吞霜,我口復吞月。吞霜吞月太麤豪,五臟心胸總清徹。
東家亦有人中清,一從年少名豪英。文章余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陣將橫行,太華屹立洪河傾。螭騰豹躣哮虎鳴,斗膽可落突眼睛。
沖車突騎出不意,鋒不可當聲動地。前軍已勝后兵繼,唱罷凱歌氈帳睡。
將軍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煩修武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