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 長吉多神語,戲效其意
楚云低,瀟瀟暮雨,女貞細瑣黃花。縭褷尋夢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荒祠熏圣畫,數弦音小圣琵琶。道著履梅姑,是耶還更非耶。
金華。北規明寸鏡,青衣綷?,常在誰家。鏡妝回半面,殘脂零粉去,猶恁夭斜。丁丁雙啄木,趁朝陽禹步枝丫。催畫里,仙人挾彈,打了昏鴉。
楚云低,瀟瀟暮雨,女貞細瑣黃花。縭褷尋夢路,群群白蝶,杳杳青霞。荒祠熏圣畫,數弦音小圣琵琶。道著履梅姑,是耶還更非耶。
金華。北規明寸鏡,青衣綷?,常在誰家。鏡妝回半面,殘脂零粉去,猶恁夭斜。丁丁雙啄木,趁朝陽禹步枝丫。催畫里,仙人挾彈,打了昏鴉。
楚地陰云低垂,傍晚細雨瀟瀟,女貞樹上點綴著細碎的黃色小花。沿著紛亂的路徑追尋夢境,只見群群白蝶飛舞,青空云霞邈遠。荒廢的祠堂里熏著圣人畫像,幾縷弦音像是小圣彈奏的琵琶。有人說那是穿著木屐的梅姑,是她嗎?又好像不是。金華之地,北斗如明鏡般明亮,青衣女子身著鮮艷絲衣,不知常居誰家。鏡中妝容半掩,殘脂零粉褪去,仍顯得那樣嬌美。雙啄木鳥丁丁啄木,趁著朝陽邁著禹步在枝椏間跳躍。催促畫中仙人持彈弓,打落那昏沉的烏鴉。
縭褷(lí shī):形容羽毛或衣物紛亂的樣子。
杳杳:深遠、幽遠的樣子。
荒祠:荒廢的祠堂。
禹步:古代方士模仿大禹行走的一種步法,傳說為大禹治水時所創。
綷?(cuì cùi):形容絲織品顏色鮮艷、花紋繁復。
此詞為作者效仿唐代詩人李賀(字長吉)‘多神語’的奇詭詩風而作。李賀詩歌善用神話、夢境等超現實意象,此詞刻意模仿其神異風格,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當為作者有意學習李賀詩風時的戲擬之作。
全詞以神異意象構建奇幻場景,效仿李賀‘神語’風格,語言奇崛瑰麗,通過虛實交織的描寫,展現了對神仙世界的浪漫想象,體現了作者對李賀詩歌藝術的借鑒與個人創作特色。
才到松陵即是家,故園喜聽雀喳喳。 上人只為貪風月,蠻觸交爭笑爾蝸。
才到松陵即是家,民間何處不桑麻。 欣欣老稚迎門笑,斗酒相歡亦孔嘉。
才到松陵即是家,茅堂萬竹綠交加。 午窗睡起無他想,坐看圍棋到日斜。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須洗盞泛流霞。 軟紅塵里風波惡,不似江艫與海槎。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一葉落,數聲角,斷羈魂,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
才到松陵即是家,滿堂佳客滿園花。 看花揖客須清賞,休向人間俗子夸。
才到松陵即是家,樓高不管綠楊遮。 有書萬卷時翻弄,千古興亡幾嘆嗟。
才到松陵即是家,三清閣下寂無嘩。 小臣愧乏絲毫報,深炷爐香靜點茶。
河橋數株柳,偏受東風多。 柔條慎扔折,生意全天和。
春秋思報本,忠孝原有祠。 儀物修孔時,擊鼓吹豳詩。
晨昏禮法供,擊鼓齊七眾。 堪笑木蘭僧,飯了空聲送。
夜深展書讀,伊吾聲比屋。 掩映杖頭光,穿破西園竹。
潮漲復朝退,盈縮痕常存。 渡口孤舟橫,濟川應有人。
春雨鳴布谷,士膏三月足。 舉趾事興耕,竟畝水云綠。
秋山草木落,樵夫日相尋。 幽歌出容谷,金石有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