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邵太守文敬
天王重民生,專城肯輕授。
一郡茍非人,民日就疲疚。
是以宵旰憂,孜孜簡賢守。
邵君沐殊渥,良吏稱領袖。
君學古董賈,胸羅廿八宿。
君政古龔黃,身先化民陋。
千里息夜析,甘棠蔭清晝。
無論五褲歌,豈但兩麥秀。
他時赴明詔,民乃更借寇。
愿言保終始,德音流宇宙。
遺愛擬峴山,山石為君鏤。
天王重民生,專城肯輕授。
一郡茍非人,民日就疲疚。
是以宵旰憂,孜孜簡賢守。
邵君沐殊渥,良吏稱領袖。
君學古董賈,胸羅廿八宿。
君政古龔黃,身先化民陋。
千里息夜析,甘棠蔭清晝。
無論五褲歌,豈但兩麥秀。
他時赴明詔,民乃更借寇。
愿言保終始,德音流宇宙。
遺愛擬峴山,山石為君鏤。
皇帝重視民生,怎會輕易授予一郡長官之職?若一郡長官不稱職,百姓便會日益困苦。因此皇帝日夜憂慮,勤勉選拔賢能的太守。邵君蒙受特殊恩遇,堪稱良吏中的領袖。您的才學可比古代的董仲舒、賈誼,胸中有如二十八宿般的廣博學識。您的政績堪比漢代龔遂、黃霸,以身作則教化百姓去除鄙陋。轄境千里,夜間不再有打更之聲(太平無事);德政如甘棠樹般蔭庇百姓,白晝下一片清和。百姓的贊頌何止是‘五褲歌’(感恩之詞),豐收景象更不止于雙穗之麥。將來您若應詔入朝,百姓定會像當年挽留寇恂一樣苦苦相留。愿您始終保持德操,讓美好的聲名流傳天下。您留下的仁愛德政可與峴山(羊祜遺愛之地)相比,山石將為您鐫刻功績。
專城:指州郡長官,因古代太守為一城之長,故稱。
宵旰(gàn):即“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天黑了才吃飯,形容帝王勤于政務。
殊渥(wò):特殊的恩寵。
董賈:指漢代大儒董仲舒與政論家賈誼,代指學識淵博之人。
廿八宿(xiù):即二十八星宿,此處形容才學廣博如星辰羅列。
龔黃:漢代良吏龔遂、黃霸,以勤政愛民著稱,代指賢能的地方官。
夜析(tuò):夜間打更的木梆,此處指因太平而無需夜間警戒。
甘棠:典出《詩經·甘棠》,代指良吏德政惠及百姓。
五褲歌:《后漢書·廉范傳》載,百姓因廉范德政作“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绔”之歌,此處代指百姓對良吏的贊頌。
兩麥秀:麥生雙穗,古人視為祥瑞,象征豐收。
借寇:典出《后漢書·寇恂傳》,百姓因寇恂治政有方,曾聯名請求朝廷留任,此處指百姓挽留邵太守。
峴山:湖北襄陽名山,西晉羊祜任荊州都督時德政惠民,死后百姓建碑紀念,見者流涕,稱“墮淚碑”,此處喻邵太守遺愛深遠。
此詩應為邵太守(文敬)在任期間政績顯著時,作者為表贊譽而作。詩中提及“邵君沐殊渥,良吏稱領袖”“千里息夜析”等,反映當時邵太守因治政有方受朝廷重視、百姓愛戴的背景。
全詩圍繞“贈賢守”主題,從帝王選賢的背景切入,繼而盛贊邵太守才學(“胸羅廿八宿”)、政績(“政古龔黃”)及民望(“民乃更借寇”),最后以“遺愛擬峴山”收束,突出其德政流芳的意義,是一首典型的頌德贈別詩,展現了明代士大夫對賢能官吏的推崇。
何處西風鸛鵲樓,
煙沙蕭瑟滿汀洲。
人間俯仰成千古,
到海黃河日夜流。
燈前屏角,算迷藏未遠。欺負卿卿有誰敢。
只深顰淺笑,半晌偎儂,都寫入、那夕琴心簫眼。
一雙金臂釧,特地除伊,逗響鴛幃怕人管。
加放一重簾,莫誤鸚哥,又窺見、被池紅滿。
且不礙、雙星渡銀河,更后夜明朝,枕邊同算。
羽扇輕衫,層臺小立,興趣悠然。愛江流滾滾,征帆一片,棋聲落落,玉子盈盤。手戰何人,輸贏一著,便作千秋勝負看。消塵累,想招來佳客,合是神仙。
數峰江上青山。正拂面、清風出樹間。笑爭心紙上,誰甘退后,旁觀局外,我轉偷閑。放眼高瞻,開懷遠寄,萬頃蒼茫映碧天。披圖畫,知宦情如水,總付云煙。
千年檜出寒巖罅,
掘得根來比金價。
髣髴山陰見此株,
尋思卻是關仝畫。
禹王疏鑿萬年功,一闕能收百派洪。多事兵家此攻守,驅人無數化沙蟲。
東都歷歷幾興亡,形勝山川總戰場。巨闕枉多貔虎集,今馀沙草過牛羊。
潛溪斜帶壑林幽,細吐清光襯石樓。獨怪在山清片刻,便投伊洛入黃流。
不覺春光老,沈冥任索居。
詩情微雨后,酒病落花初。
避地愁聞鶴,貪眠偶枕書。
抗心千載上,古處定何如。
獨坐危樓怒氣沖,墻陰唧唧聽鳴蟲。
天高月小寬青眼,木落山空靜素衷。
盡日盤桓無別事,一年容易又秋風。
滿腔鄉思知誰是,半屬莼鱸況味中。
喚提壺,催布谷。新筍初抽香簌簌。
支午倦,向回廊,靜里一聲風啄玉。
戲投竿,閑濯足。一對鴛鴦無事浴。
斜日暮,起漁歌,晚云收盡天如沐。
長安逐隊又三年,此日秋光亦可憐。
詩酒有情禁白發,風塵無恙剩青氈。
浮云過眼千峰矗,良夜當杯片月懸。
莫道鄉心驚旅夢,興衰曾見海為田。
玉壺雖已缺,一片為君存。欲別千重意,人前不敢言。
楊柳條條弱,離人夜夜情。妾心絲不斷,羞眼一燈明。
竹粉翻新籜,荷花拭靚妝。斷云侵晚度橫塘。小扇斜釵依約、傍牙床。
蘸蜜分紅荔,傾筒瀉碧香。醉時風雨醒時涼。明月多情依舊、過西廂。
翠黛隨妝淺,銖衣稱體香。好風偏與十分涼。卻扇含情獨自、繞池塘。
碧藕絲絲嫩,紅榴葉葉雙。牽絲摘葉為誰忙。情到厭厭拼醉、又何妨。
云收海山橫,月印江天曉。
擾擾紅塵中,青春有多少。
鐵壁銀山一拶開,落花流水空徘徊。
一塢深復深,
見花不見樹。
人間可避秦,
何必桃源路。
經年彈一調,道是遠如期。
未審邀歡地,都為佇立時。
加衣防玉體,對鏡寫山眉。
萬事歸專一,何當慰所思。
更有佳人在空谷,
能唱春風天上曲。
何時得上金玉堂,
一聲飛度龍吟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