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城歲日贈孟浩然
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
插桃銷瘴癘,移竹近階墀。
半是吳風俗,仍為楚歲時。
更逢習鑿齒,言在漢川湄。
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
插桃銷瘴癘,移竹近階墀。
半是吳風俗,仍為楚歲時。
更逢習鑿齒,言在漢川湄。
這里地處甌越的偏遠之地,新年伊始展現出一番風光。插上桃枝以消除瘴氣疫病,移來竹子靠近臺階。這里一半是吳地的風俗,仍是楚地的年節時令。又遇到像習鑿齒那樣的你,說居住在漢川岸邊。
甌越:古族名,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甌江、靈江流域。
肇建寅:指正月,古代以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來確定月份,斗柄指向寅位為正月。
瘴癘:指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階墀:臺階。
習鑿齒:東晉史學家,此處借指孟浩然。
湄:岸邊。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在甌越地區過年,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引發其創作靈感。當時孟浩然可能也在當地,詩人與之相遇,便寫下此詩相贈。
此詩主旨是描繪甌越之地的新年風俗并表達與孟浩然相遇的喜悅。其突出特點是對地域風俗的生動展現。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為研究當時的地域文化和人際交往提供了資料。
夾道松杉半老蒼,前賢馀澤未應忘。君看直干連云起,豈但當年蔽芾棠。
山色湖光過雨清,江邊歸騎凈無塵。先生有酒快吾取,相逢少見如斯人。
幽篁不見天,況乃見月色。晴來春尚佳,豈不有馀日。離離花氣上,稍稍簾陰直。啼鴂夜不眠,聲欲碎巖石。聞聲思逾寂,悟賞在茲夕。
觀之不見聽無聲,隱顯幽微常盡誠。應用神機人莫測,堂堂天意自昭明。
澤國漁無定,秋霜柳不凋。幽人意晼晚,此日畫蕭條。
公庭過午無馀事,退食歸來默坐時。晴日半窗香一縷,陽來消息只心知。
蕪城惹賦,金谷迷香,夢里舊游暗引。飆輪掣電,逝水回瀾,猶寫落花馀韻。記衰音、撩亂縈弦,琴心因誰絕軫。半摺吟箋,篋底塵封重認。還又仙都小寄,波膩風柔,瑣窗人靜。云鬢蕩影,縞袂兜春,沾遍杏煙櫻粉。最無端、艷冶年光,付與愁圍病枕。問怎把、永晝懨懨,艱難消盡。
曲曲蘭房密密扃,紅燈依黯月朧明。覺來一枕年時影,啼入荒鴉三兩聲。
一溪清水浸馀霞,風里歸鴻字腳斜。今夜不知何處宿,路回山崦兩三家。
朅來幽韻與時分,雅稱深沉揚子云。記取人間多惡草,一蕕能敗十年薰。
春泥未成沙,曳屣柔且平。春風不鳴條,振衣涼且輕。我意本靜愜,中林便獨行。松蓋無曲影,水樂皆全聲。踽踽迫前岡,悠悠度斜坑。老樵眼如貓,見我不問名。直贈金光草,疑是古先生。
寫經母血盡,長素母容枯。燒蜜煉頂臂,孰非母肌膚。豈不痛至骨,為母忍斯須。南北萬馀里,來往如趁虛。天高孝可感,報應非浮屠。出門訪東家,遇否不可虞。茫然求我天,再見得所圖。昔者別兒時,那有此頭顱。明明陳左驗,大慟絕復蘇。向來相妒人,泣下成欷歔。收淚相勞苦,何異得乳雛。不即遂其志,彼張非丈夫。冠巾有婦子,諒亦母所娛。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但期百年內,奉母與佛俱。雖非圣賢事,區區守其愚。為君賦高誼,感我真窮孤。棄我十二年,人母我獨無。天涯尚可尋,地下不可呼。
一物自有一太極,機緘造化體坤乾。窮通一貫全天理,抱本還元合自然。
世情易變如云葉,官事無窮類海潮。退食北窗涼意滿,臥聽急雨打芭蕉。
舞衣葉葉馀香在,歡場了卻繁華債。往事夢鈞天,夢回情惘然。疏枝霜后柳,病骨如人瘦。來歲柳飛綿,樓空誰捲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