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虞相挽楊參政二首 其一
特起西南紀,
孤飛五十年。
名登千佛頂,
位亞六階躔。
文社尊韓伯,
經門事董先。
山川有冥會,
公在孝廉阡。
特起西南紀,
孤飛五十年。
名登千佛頂,
位亞六階躔。
文社尊韓伯,
經門事董先。
山川有冥會,
公在孝廉阡。
您從西南地區崛起被銘記,獨自奮進了五十年。聲名登上千佛之頂般高,職位僅次于六階星辰之位。文學社團尊您如韓愈,經學門庭以您為董仲舒先賢。山川與您有冥冥契合,您長眠于孝廉的墓地。
特起:崛起,特別興起。
西南紀:指西南地區的杰出人物,紀,通“記”,記錄。
孤飛:獨自高飛,喻指獨自奮斗。
千佛頂:比喻極高的聲譽或地位。
位亞六階躔(chán):亞,次;六階躔,指六星運行軌跡,代指高位。
文社:文學團體。
韓伯:借指唐代文學家韓愈,喻文壇領袖。
經門:經學門庭。
董先:借指漢代經學家董仲舒,喻經學先賢。
冥會:冥冥中的契合。
孝廉阡(qiān):孝廉的墓地,阡,墳墓。
此詩為代虞姓宰相所作的挽詩,用于悼念楊姓參政。創作背景與南宋時期士大夫間的交游及挽悼文化相關,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因史料未明暫不可考。
全詩緊扣“挽”字,從楊參政的地域崛起、仕途成就、文學經學貢獻等方面展開,既贊其才德功績,又表深切哀思,是南宋挽詩中典型的追懷之作,體現了時人對士大夫生平的重視與推崇。
仙壇久著鍊師名,鞭撻風雷宇內驚。勺水休將輕易看,曾為霖雨濟蒼生。
誰道長虹有美人,游魚爭識曉妝新。佳期豈待招靈鵲,微步偏憐賽洛神。濯濯金蓮初出水,盈盈羅襪不沾塵。采芳拾翠閑來往,珍重休過妒婦津。
天上犀枝玉蕊秋,何年桂子落巖幽。庭前忽生兩好樹,檐外突出雙青虬。九里香飄吹夢斷,十分圓影暮云收。他時合抱重來看,不是玄都觀里游。
一身為客寓神京,兩弟隨親在楚城。魚雁常時傳別字,塤篪何日奏和聲。愿勤燈火寒窗業,勿負箕裘先世名。歲晚歸來姜被煖,載歌棠棣話心情。
適晤安期叟,言從海上回。投書傳秘密,望氣郁崔嵬。黃葉窺人墮,青霞伴鳥來。莫言孤坐者,株守是樗材。
三度同窗友,人間有此無。詩筒南北遞,灰劫死生俱。細事慚多負,高情亮不渝。朋儕時有約,小立更誰須。十年成一別,百里即殊途。日與浮云遠,心猶倦鳥孤。音徽憑電視,消息向風吁。史記容非史,吾生亦自愚。
太學游歌久,慈親雪滿頭。寸心常愛日,千里趣歸舟。把酒烏衣巷,瞻云白鷺洲。上堂稱壽畢,還旆莫淹留。
茲晨忽不樂,撫膺多可傷。披書感前事,令我涕沾裳。鳳鸞止荊棘,?鸮據梧岡。騶虞不飽肉,豺狼厭肥羊。人龍困田野,人貓登廟堂。倒顛有如此,天下安所望。吁嗟漢唐宋,參會何紛攘。載讀虞書篇,千古心遑遑。
幾許閑愁似未知,秋邊枉自費凝思。萬花扶夢春如客,一水流云雨亦癡。紅果酒,綠荷衣,不須惆悵夜煙迷。長宵得伴晴窗月,好待天明細畫眉。
人海浮沉百不宜,飄零身世是殘棋。故妻地下應雙哭,嬌女人間留一絲。倚杖望歸猶有母,遺書能讀更無兒。昨宵哭斷三更夢,嗚咽挑燈起寫詩。
倚天巖洞有靈棲,四顧群峰孰與齊。咫尺瞻顏違禁極,蘊隆憂旱望云霓。江通煙樹晴偏闊,鳥逐風帆遠漸迷。忽憶美人天上路,欲憑雙翼寄新題。
山寒杏未花。滅燭閔蛾傷。梨花院落春宵短。片片飛紅已謝春,紅移榴蕊更精神。
幽事關心劇,兼旬出未能。春風修褉帖,秋夜短檠燈。戒茗常辭客,除葷卻似僧。登山舊時腳,留得骨棱棱。
柴門忽啟玉為關,疑是新移海上山。野寺僧居銀窟里,廣寒宮在月明間。老農擊鼓迎豐歲,紫極吹簫近帝寰。臘后東風將解凍,已看峰頂露孱顏。
接踵青云滿后塵,君於道義最情親。寧知握手邯鄲地,同是觀風郡國人。太華倚天秋氣爽,洞庭橫劍曉霜新。相思南北須珍重,早約回轅覲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