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二○四
一物長靈,十方普應。騎聲跨色,超眺越聽。浩浩也能縱能橫,如如也能動能靜。參飽叢林個樣人,取飯不問誰家甑。佛云常乞是清規,一切食中斯正命。
一物長靈,十方普應。騎聲跨色,超眺越聽。浩浩也能縱能橫,如如也能動能靜。參飽叢林個樣人,取飯不問誰家甑。佛云常乞是清規,一切食中斯正命。
離城才一舍,已得近樵漁。
秀石云松路,荒籬水竹居。
陽坡收早粟,燒地長新蔬。
便好為茲隱,吾生不愿馀。
睢盱海東國,其俗與人殊。暴殄待人物,行與疫鬼俱。
檢疫入人家,橫將老幼驅。刀圭及針藥,刲剖死人膚。
云欲免傳染,須焚死者軀。到處人惶惶,有病應受俘。
不許在家養,病院非虛拘。或有諱病人,一死如偷窬。
亦有無病人,羸黃以病誣。封守死者家,禁錮七日踰。
彼謂行善政,防患無不孚。將彼作癘看,自是愚人愚。
愚人死猶可,檢疫呼殺我!疫死柔于水,檢死暴于火。
水火兩無情,萬物為么么。
橫流無地可安居,身愧王尼尚有車。
殘月啼鵑家國淚,斷云歸雁友朋書。
論交四海心猶熱,獨立三邊愿已虛。
為語修齡益愁索,故人仁祖近何如?
澗谷泠泠溜石音,
濠梁披豁越層陰。
祇馀曬發閒無奈,
更挹山瓢一洗心。
蜀洛當年黨議多,分曹日日競風波。
顧廚品藻矜名字,牛李升沉密網羅。
私忿漫勞登白簡,濁流真欲棄黃河。
堪嗟此輩爭門戶,國是調停奈若何!
板橋步步接平堤,掩映朱闌草尚萋。苦憶前春湖上路,朝煙無際柳絲迷。
荻花楓葉意中秋,一眺平蕪露未收。行處微茫辨帆影,西風日日滿滄洲。
溝塍處處稻花香,水外柴門竹外莊。侵曉桔槔聲聒耳,秋田端不廢農忙。
潮來曲渚上魚蝦,早趁磯頭理釣車。自笑洞庭漁父伴,為誰閒卻舊生涯。
津亭黃葉正紛紛,不斷秋聲馬上聞。客子衣裝鴻雁隊,元戎旗幟鸛鵝軍。攜歸海嶠猶春雪,望入河梁幾暮云。萬里孤舟三剎畔,不堪重泊過宵分。
何限飛霜易水頭,木蘭舟楫暫夷猶。四愁是處羈平子,八詠當年擅隱侯。羽扇論兵朝北塞,胡床攜客夜南樓。誰言片月關山遠,夜夜雙龍合斗牛。
酈生方橫死,蒯徹亦陽狂。
設不逢劉季,同趨一鼎湯。
松肪釀酒石根醉,
槲葉作衣云外行。
指點人間一長嘆,
秋風又到洛陽城。
巉巖形勢好躋攀,粉堞高樓一望間。
自有天威臨絕塞,不因地險恃雄關。
沖云澗雪懸千丈,撲馬塵沙失萬山。
哀角悲笳聽漸近,何堪落日照征顏。
當陽失守,烽火急、圍城迫切。鼙鼓喧、倉皇百姓,棄家聲咽。
如此胡奴終鍛羽,忍教國土遭淪劫。問人間、安得張將軍,矢忠節。
盼援兵,戰云赤。飛白刃,烽火逼。
看宜昌江上,波流敵血。漢水重飄青白幟,河山無復金甌缺。
祝征人、一戰當扶桑,國仇雪。
神僧曾西征,
目覽江山異。
深林植杖藜,
他日成州治。
茫茫苦海信無邊,一墮塵中便可憐。
人世原無安樂地,古今只此奈何天。
縛船送鬼徒多事,辟谷求仙亦幻緣。
只合吾行吾素位,饑來吃飯飽來眠。
□向湖南去,衡湘剩□□。
淚凝斑竹恨,骨冷葬魚悲。
學□循常式,師生整舊規。
□軒何故道,無所為而為。
嵩山有瑤草,白玉如膏流。何日攀緱嶺,相攜臥石樓。吐云騰斗極,飛翠滿神州。笙鶴飄飖去,青天子晉游。
五岳視侯秩,無如東岱尊。六龍開御道,三觀插天門。舉手蓬萊近,蕩胸齊魯吞。安期煉玉處,唯見五云屯。
每憶仙人掌,兼聞玉女峰。兩崖夾日月,西海出芙蓉。窈窕黃河曲,蒼茫白帝封。手中九節杖,恐或化為龍。
衡峰七十二,削出祝融孤。秀色浴江海,神光照楚吳。石開金菡萏,芝長赤珊瑚。何日登真箓,腰懸朱雀符。
玄岳倚北極,翠屏千嶂回。山寒太始雪,地闊單于臺。石室金膏閟,玉華仙掌開。儻遇通微子,騎二青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