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八首 其七十六
趙州四門長開
不礙諸方往來
十字街頭人大叫
平鋪買賣沒相猜
趙州四門長開
不礙諸方往來
十字街頭人大叫
平鋪買賣沒相猜
趙州城的四座城門長久敞開,不妨礙各方人士的往來。十字街頭有人大聲呼喊,公平交易沒有互相猜忌。
趙州:指唐代禪宗高僧趙州從諗禪師(778-897),駐錫趙州柏林寺,以機鋒禪法聞名。
四門:原指城門,此處喻禪法的開放與包容,無固定門徑。
諸方:各地、各方,泛指求法者或往來行人。
十字街頭:比喻世俗生活的日常場景,禪宗常用以指當下修行的場所。
平鋪買賣:喻禪法的直截無偽、公平無欺,如買賣般實在。
沒相猜:無猜疑隔閡,指禪法的自然與無分別。
此偈為禪宗偈頌,可能作于趙州從諗禪師駐錫趙州柏林寺期間。趙州禪以‘親切自然’著稱,常借日常事物開示禪機。此偈通過城門、街頭等意象,破除學人參禪的執著,強調禪法的開放與無分別。
全詩以平實語言闡釋禪理,借‘四門長開’‘平鋪買賣’等生活化意象,傳達禪宗‘法無定法’‘當下即道’的核心思想,體現趙州禪‘親切自然’的風格,是禪宗語錄體詩歌的典型代表。
三元甲子歲朝春,
千歲猶難值此辰。
不合乾坤長板蕩,
卻留皮骨老風塵。
桃蟲世難操心苦,
芻狗科名拜賜新。
早達晚成都夢囈,
曾無毫末答君親。
藹藹春候至,天氣和且清。
端居撫流化,久愜靜者情。
浮陽起叢壑,流煙散孤城。
岸條發潛穎,園奔含初榮。
寫襟曠明霽,覽物紆游行。
目悅雙飛雉,耳感孤鳴鶯。
形運自相代,神理誰為名。
往規與時逝,來慮隨年并。
心存漢陰灌,躬敩南陽耕。
疏還念知止,莊論持達生。
自非秉昭曠,能不嬰世營。
蟲有織絹娘,
軋軋鳴窗紙。
山翁臥中聞,
謂是機上婢。
瓠花日蕭疏,
豆葉行披靡。
青燈照夜闌,
胡為苦如此。
毒龍所止處,水必渾以腥。
茲泉名白龍,水味何清泠。
澄澄鑒毛發,龍曷遁其形。
陰風時怒號,微吟或可聽。
川脈發神光,尤物藉其靈。
白龍化為人,魚服昔焉經。
何必家于水,后人贅以亭。
我來酌斯泉,醉荷不肯醒。
龍乎亦來不,視之如蝘蜓。
一陽來復二陽回,
更喜宮中臈日來。
莫漫藏閹論勝負,
祝君先進御前杯。
舊痕重認弓彎細,心心早隨相印。綺陌歸來,閑階過處,踏碎花茵紅襯。留將一寸。共軟意柔情,莫教銷盡。悄步追蹤,怪他偏引少年俊。
余香低嗅宛在,悵姍姍去也,還想風韻。響屧廊邊,尋芳徑畔,淺淺深深泥潤。莓苔貼穩。似落瓣秋蓮,茁芽春筍。底樣偷量,更猜應瘦損。
寒圃蕭蕭雨氣收,
斂房障葉似凝愁。
情知邊地霜風惡,
不肯將花剩占秋。
楊柳妝腰帶,
梅花絡臂韝。
黃鶯偷眼覷,
舞得最風流。
凈慈門下蘿卜頭。
離離四五百竿竹
落落二三千尺松
深結秋陰應憩鶴
高蟠云氣欲成龍
松老巢空日半矄,
碧山高絕鶴成群。
三分浮雪凝珠樹,
一片飛瓊隔彩云。
陰澗長鳴雙子和,
晴皋孤唳九天聞。
平生毛羽皆清白,
不帶蓬棲野雉紋。
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傳誇真欲嫌荼苦,自笑何時得瓠肥。
采采珍蔬不待畦,中原正味壓莼絲。挑根擇葉無虛日,直到開花如雪時。
小著鹽醯助滋味,微加姜桂發精神。風爐歙缽窮家活,妙訣何曾肯授人。
白州山,煙明雨媚,梁家秀出飛瓊。宅邊香井水,綠珠多飲,作弄笛仙靈。遠歸雙笛好,是茵于、傳得奇聲。向細犢車中、響飛散滿瑤京。
妝成。懶縫絲布,懊儂新曲,吹徹青冥。曲多馀十五,石家教弟子,宋韡知名。漢妃時妙舞,笑翾風、難斗身輕。喜不負、鮮葩一墜,千載芬馨。
樹底茅檐下,棲遲只一龕。
白沙迷塞北,紅雨夢江南。
殘局收應易,余杯興自酣。
只談風月好,藤杖一肩擔。
背郭高林開草堂,堂前潭水即滄浪。
鷗鳧泛泛澄波靜,云石泠泠白晝長。
試濯冠纓歌孺子,卻疑圖畫對瀟湘。
仙郎莫負澄清志,塵海煙沙正渺茫。
春盛寒猶重,風多晝易陰。
任天無早暮,同物自飛沈。
地氣鵑前覺,巢痕燕共尋。
爐灰渾未冷,相喻向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