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二十一首 其二十二
智門真得祖家風,放出云門廣長舌。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盡工夫參不徹。
莫于平地上增堆,休向虛空里釘橛。
智門真得祖家風,放出云門廣長舌。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盡工夫參不徹。
莫于平地上增堆,休向虛空里釘橛。
智門禪師真正繼承了祖師的家風,展現出云門宗如佛陀廣長舌般的辯才。大智之人看似愚鈍,大巧之人看似笨拙,即便用盡功夫也難以參透其中深意。不要在平地上額外堆砌土堆,不要向虛空里釘入木橛。
智門:指宋代云門宗高僧智門光祚禪師。
祖家風:祖師的門風,指禪宗傳承的精神與風格。
云門:云門宗,禪宗五家之一,以機鋒峻烈著稱。
廣長舌:佛教術語,佛的舌頭廣長,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比喻說法巧妙、辯才無礙。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出自《老子》,指真正智慧、靈巧的人不顯露鋒芒。
參不徹:參不透,無法徹底領悟。
增堆:增添土堆,比喻多余的執著。
釘橛:釘木橛,比喻強行執著于空無的事物。
此詩為宋代禪宗頌古之作,頌古是禪林對古代禪師公案的闡釋與贊頌。宋代禪宗興盛,此類作品通過詩歌形式輔助學人理解禪機,反映了當時以詩說禪的文化現象。
詩頌贊智門禪師傳承祖風,以云門宗辯才說法;借'大智如愚'等哲理,強調修行需自然,避免多余執著。語言質樸,善用比喻,融合禪宗機鋒與傳統智慧,是禪理詩的典型。
無情潮水聲嗚咽。夜夜鵑啼血。幾番芳訊問天涯。不道明朝、已是隔墻花。
夕陽送客咸陽道。休訝歸期早。銅溝新漲出宮墻。海便成田、容易莫栽桑。
詩成小見英雄手,
筆落能令風雨驚。
萬古言言有馀烈,
從今詞翰豈虛名。
沙路緣江曲,斜陽塞轎明。
晚花酣暈淺,平水笑窩輕。
喜蔭時休駕,疑昏屢問程。
誰家剛齊餅,味過八珍烹。
玉輦春云夢斷。翠幕紅酥香暖。莫更弄琵琶。有胡笳。
薄鬢紫貂斜亸。眉染冰綃愁鎖。何物似宮中。一聲鴻。
逢君傾蓋好,言別大江流。
意氣憐杯酒,山川換驛樓。
裁詩舊國夢,讀史白聞秋。
獨有閩南客,頻看雨后舟。
羊裘老子釣魚處,
開卷令人雙眼明。
未可匆匆便持去,
夜窗吾欲聽灘聲。
金風吹老鬢邊絲,如此良宵醉豈辭。莫說七襄天上事,早空杼柚有誰知?
漫道星橋徹夕行,漢津波浪恐難平。銀潢只見填烏鵲,壯士何年得洗兵?
針樓高處傍天墀,七孔穿成巧不移。但恐機絲虛夜月,昆明秋冷漢家池。
無心亦無法,
非法亦非心。
大勛不豎賞,
柴扉草自深。
岷峨毓秀,數青蓮而后,英豪輩出。怎似宏開新世界,頓使乾坤變色。坦蕩襟懷,詼諧風趣,儒將真無敵。崎嶇險阻,贛南長憶游擊。
一戰欣下江南,輿圖奠定,海宇安磐石。尊俎折沖欽識度,待看全銷烽鏑。保障和平,謳歌建設,揮動如椽筆。汾陽舊賞,大哉涵負誰匹。
翩翩南陌又東鄰,芳樹叢中若有神。正值韶光三月節,平分富貴萬家春。
飛空不倩青蚨翼,鋪埒輕沾駿馬塵。買得清風與明月,十千沽酒莫嫌頻。
淡煙籠日轉花陰,高繞秋千度上林。試向名園拚一擲,酬他春夜值千金。
斜穿嫩柳絲長短,細點新荷水淺深。莫怨東風漂蕩盡,石家池館亦消沉。
軒辟因松倒,軒深為竹成。山靈回俗駕,鳥語助詩鳴。客子息肩地,諸公攜酒行。白頭哀我獨,青眼為渠橫。
道上行人暍,林間釋子幽。去無相趣迫,聊得小夷猶。竹樹擁檐立,溪山隨檻流。自非能賦者,常是欲眠休。
遙夜不能寐,攬衣起憑欄。
皓月流中閨,明河亙天端。
悵然憶遠人,川原浩漫漫。
君去行役勞,妾處多苦艱。
契闊慰何時,俯首為泛瀾。
到地春風不肯閒。
南枝吹盡北枝殘。
吳宮多少傷心色,
占得墻東幾尺山!
一村臨水,乍迎風含笑、野桃春媚。秾艷波光相映發,惆悵無情有思。
燕子不來,東風容易,目斷芳塵委。高鬟愁極,更煩箏響料理。
休說前度劉郎,重來不見,鎖赤城霞氣。路轉峰前征騎影,咫尺便迷千里。
芳草連云,巖花拂袖,驛館空庭閉。夢來無寐,廋詞聊托麻紙。
二曜走堂堂,群動趨擾擾。萌卵迄歸根,紛紜角智巧。
瑤池葬王母,仙姿亦枯槁。蟪蛄哭喬松,徒自傷懷抱。
荒丘聚腐骨,誰為問壽夭。志士重修能,抽心似春草。
何以垂不朽,立身貴及早。光陰無處買,泉刀曷足寶。
銅龍逐金雞,錯迭催昏曉。海島遇彭聃,須眉霎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