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雜感集醴泉銘字二首 其一
書契未之紀,
波靡卿士同。
人文沉亂氣,
寰海幾明公。
北極天心變,
南離圣道窮。
何年撫憶兆,
重與睹神功。
書契未之紀,
波靡卿士同。
人文沉亂氣,
寰海幾明公。
北極天心變,
南離圣道窮。
何年撫憶兆,
重與睹神功。
文字尚未記載這亂象,公卿士大夫同陷動蕩。禮樂文化淹沒于亂氣,天下難尋幾個賢明公。北極星移顯天命改變,南方圣道已走向窮途。何年能安撫億萬百姓,重見那偉大功績彰顯。
書契:文字記載,《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波靡:如波浪傾伏,形容動蕩蔓延;卿士:周代高級官員,此泛指朝廷重臣。
人文:禮樂教化等文化現象;亂氣:混亂的社會氣息。
寰海:天下;明公:對賢能者的尊稱。
北極:北極星,代指帝王或朝廷;天心:天命。
南離:《易經》中離卦居南方,象征光明,此指圣道所在;圣道:圣人的治世之道。
億兆:極言百姓之多;神功:宏大的功績。
當為亂世中所作,詩人目睹戰亂導致文化崩解、朝綱紊亂,官員失序而賢才難覓,故借集字詩體抒發對時局的憂思。
全詩以'亂'為核心,從文化、朝綱、圣道多維度刻畫亂世之衰,尾聯以問句寄寓對治世的渴望,語言古雅,情感深沉,體現詩人強烈的家國情懷。
今朝鴛帳酒醒初。……還憂酒,解酲無。
深霧縈羌牧,曲關接漢邊。悠然見禹穴,歌舞滿山川。尋藥入林壑,凈心聽石泉。荒城劫灰冷,幾度泣啼鵑。
耆舊襄陽傳,風流月旦評。此翁尤間出,當代總銷聲。遇事皆迎刃,游談可伐兵。孰知死諸葛,英氣凜如生。
疏影只橫斜,羈臣真耄耋。觀渠小開落,得此大夢覺。
摩訶池上兩鴛鴦,和鳴交頸共翱翔。一朝雌去不相待,卻使雄棲欲斷腸。不學秦家蕭史妃,翻成漢代買臣妻。去似妖娼歸北里,留如戍客滯遼西。生計凄涼枉癡待,主人恩重心難改。顧影猶疑怨耦從,聞呼自愧空名在。碧荇芳萍夢已虛,紅顏繡羽漸凋疏。枝頭恨殺連理樹,水底生憎比目魚。吳天獨雁聲相亞,臆中清淚如波寫。已令明月不成機,復遣寒霜摧半瓦。總為情深有別離,他生未是此生非。孤魂倘傍韓馮墓,依舊雙雙一處飛。
夜漏初添數刻長,毛塵何足較牛羊。道人一念三祗劫,春草秋花自在香。
看花小步傍汀洲,風送清涼氣似秋。一縷歌聲何處起,垂髫人放采蓮舟。
莫倚青天長在,四禪始免風輪。不生自然不滅,無患須解無身。
尚有?狂箕子奴,憂心何獨楚三閭。扁舟鼓枻長歌者,不是從前荷蕢徒。
物善渥深慈,監撫宣王事。英邁八解心,高超七花意。
渺渺波環紫貝,蕭蕭風起青蘋。花市寧非海市,美人疑是鮫人。眉嫵春山學翠,臉凝秋水為神。銀漢雙星漫渡,石城兩槳無津。
散步逢招提,借榻共盤礴。祇園峙雙樹,玉署來孤鶴。藻鏡湛清淵,貫城明碧落。三人坐未行,六籍文可博。孔壁開心傳,漢庭重經學。活水浚源頭,禪流嘲注腳。度世創虹橋,談空抗鰲閣。鳴磬誦涅槃,傳燈恣談謔。掃除忘自身,解脫問誰縛。削發逃君親,布金入囊橐。姚師遺影堂,靖難建榮國。往事如浮云,彼髡竟冥漠。攜尊且盡歡,列俎紛參錯。浩浩襟期同,亹亹指趣各。花朝藥始齊,鳥弄歌仍作。蘭煙裊篆猊,松露驚棲鵲。聊成石鼎聯,匪赴旃檀約。老夢在滄洲,藎懷效葵藿。披衣起翱翔,振纓望寥廓。淺霞綺尚明,返照丹猶爍。塵勞倏已消,興喻殊可托。初月出碧山,詠歸得真樂。
世事多留難,山心誰與期。行當衰老日,況值亂離時。定水呈空色,閑云寄所思。故交應有念,前路莫遲遲。
聞說蓬萊水已枯,懶從海上拾珊瑚。山前石爛云生母,天際禽飛雪作姑。三尺清冰雷煥劍,一杯元氣長房壺。此中盡是瓊林侶,何事年來不寄書。
粵山千疊水千尋,桑梓長懸別后心。珍重丹青三昧手,為人滿意寫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