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和張溫仲韻二首
琴里忘憂盡日彈,百憂俱息夜初闌。青燈把卷逢真味,綠酒傾尊破薄寒。月色半留梧影上,露華應到菊花團。在家須信貧猶好,夢想人間行路難。
照水疏林萬木蒼,迎軒爽氣一襟涼。有時獨聽溪舂坐,無事方驚晝景長。云薄西山聊隱見,煙橫白鳥去微茫。可憐騎省多秋思,拘士安能識大方。
琴里忘憂盡日彈,百憂俱息夜初闌。青燈把卷逢真味,綠酒傾尊破薄寒。月色半留梧影上,露華應到菊花團。在家須信貧猶好,夢想人間行路難。
照水疏林萬木蒼,迎軒爽氣一襟涼。有時獨聽溪舂坐,無事方驚晝景長。云薄西山聊隱見,煙橫白鳥去微茫。可憐騎省多秋思,拘士安能識大方。
第一首:整日彈奏琴曲忘卻煩憂,到夜將盡時各種愁緒都已平息。青燈下展卷閱讀領悟真諦,倒上綠酒飲下驅散微寒。月光半留在梧桐葉影上,露水該已沾濕了菊花團。須相信居家即使清貧也很好,夢中還在感慨人間行路艱難。第二首:映照水面的稀疏樹林中萬木蒼蒼,迎向軒窗的清爽之氣滿襟生涼。有時獨坐靜聽溪畔舂米聲,無事時才驚覺白日如此漫長。西山云層淡薄時隱時現,煙靄中白鳥飛去漸入蒼茫。可嘆那騎省官多有秋來愁思,拘泥之人怎會懂得天地大道。
初闌:將盡,指夜將深。
真味:指書中蘊含的真實意趣或人生真諦。
綠酒:新釀的酒,因未過濾時泛綠色,此處指清酒。
露華:露水,因月光映照而有光華。
騎省:指官署名,或用潘岳《秋興賦》典故(潘岳曾任虎賁中郎將,后稱其為“潘騎省”),此處代指秋日愁思。
拘士:拘泥于世俗小節的人。大方:指天地大道或豁達的境界。
此詩為秋日與友人張溫仲唱和之作。詩人或于秋日閑居時,觸景生情,通過和韻形式表達對秋日生活的感悟。創作時心境平和,安于清貧,借詩傳遞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
兩首詩以秋日為背景,第一首側重夜居之樂,第二首描繪晝日閑適,共同展現詩人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心境。語言清新自然,意象疏朗,于日常場景中見人生真味,是秋日唱和詩中的質樸佳作。
君家江發源,我生瀛之壖。相望萬里外,中間幾山川。
近聞今子敬,文價驚鸞鹓。何由夢見之,失喜瞻在前。
幅巾聳英標,銜袖出文編。倒屣平生歡,劇談河漢懸。
老我三入朝,廣識兩蜀賢。相與論諸公,與君最周旋。
自言隠太城,讀書三十年。城中竹谿居,肥遯遠市廛。
清谿擁屋后,綠樹環前軒。一舟號橫雪,可溯復可沿。
拂衣下三峽,非為名利牽。滟滪追古作,海潮賦新篇。
舊依槹閑公,來乘甬東船。顧我何所取,有懷俱盡言。
老親苦多病,嘗藥冀少痊。佳客不容留,欲著歸驂鞭。
間為惡草具,愿君少留連。報無錦繡段,贈有朱絲弦。
一別無復會,摻袪意茫然。蜀山渺何許,同聲惟杜鵑。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行人一升鹿頭關,下瞰平川如畫幅。幅員二百四十里,里出萬緡民日蹙。
向來陜西五路兵,退守諸關疆地促。計臣權宜重增賦,民力尚寬隨所欲。
爾來因仍七十年,鬼不輸錢無雨粟。民生哀哉不堪命,外若富饒中不足。
益梓尚有繁盛風,夔峽窮民幾比屋。側耕危獲供稅租,飯多稊稗無嘉谷。
朝廷謀帥弄印久,宣諭尚書剖符竹。尚書當今第一流,翁婿相望冰映玉。
貽書挽君為此行,古人義槩非流俗。君亦慨然挈家去,摻袪未免再三祝。
君行豈為溫飽計,一舉高飛快鴻鵠。丈夫生有四方志,登覽山川非碌碌。
頃為假吏到燕山,未行先取山經讀。所至訪尋多得力,中原至今在吾目。
北征西征昔有賦,何肯徒行空逐逐。子西嘗因過峴首,遐想羊公欲相沃。
關右放賈眼拔鏃,表留卒使癰潰肉。試推此意向前去,到處前人有遺躅。
五丁開山果何在,贊皇籌邊言可覆。劍門石角皆北向,雪嶺界天望身毒。
高皇將壇在漢中,武侯八陣留魚復。棧閣繩橋世稱崄,威茂渡笮來夷族。
李冰離堆如底柱,大寧鹽泉若飛瀑。四路尤多未見書,買歸何止三萬軸。
黃松次功蜀梼杌,石湖居士吳船錄。君宜預考經行地,卻隨所見書之牘。
幕中便可資籌策,遠業因茲增蘊蓄。又聞渡瀘不在瀘南在沉黎,卭崍九折是君家世尤當知。
藝祖按圖揮玉斧,大度河外等棄之。本朝獨無南詔患,一語決定無敢違。
成都郡庠千白袍,后來之秀日益奇。周公禮殿巋然在,畫像盤古繼宓犧。
春秋奠謁用舊樂,想見節奏并威儀。談經約史各專門,學問可以相發揮。
康節遺書有傳者,不惜師問窮精微。先天僅得十二三,聲音律呂無由窺。
更有異聞多細事,試因余暇質所疑。青城大面訪僊跡,普賢靈變窮峨眉。
街名棋盤路九逵,江號濯錦如污池。古柏參天二千尺,水滸鼎立三石犀。
藥有珂貝說尤詭,字書不見栮與榿。金堂鸚鵡掃孤塔,蒼溪橘柚五出椑。
嘉陵梵像為最巨,閬州城南天下稀。少陵入蜀往來久,須行萬里方知詩。
我慙寡聞言又拙,君其更為加詢咨。老我無復為世用,但當杜門待君歸。
歸期未知果何時,時寄尺楮寬吾思。
不見適齋老,于今三四秋。
弟兄登宦路,親黨駐行舟。
老病無詩思,衰懷重別愁。
外家門戶盛,勉力紹箕裘。
舊矣唐安郡,龍潛府號新。
當年一絳帳,今日兩朱輪。
民意來何暮,仁聲煖似春。
劍南毋戀卻,鼇禁要詞人。
重交寧問田安在,急義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棲宜與竹林期。
床頭周易吾將老,案上楞嚴晚得師。
此意自應天予后,嶧陽未琢長孫枝。
皇天生人物,千載非偶然。沖和兼萬人,始得一英賢。夫君乃其人,人一己百千。飛黃欲追風,況復勤著鞭。
文陣蚤奔放,氣欲摩青天。短褐東海瀕,名貫牛斗躔。聞道更獨早,自言若隊淵。出登龍虎榜,徑上鹓鷺聯。
中閑幾流落,清湘窮溯沿。白首始為郎,一見意已傳。登瀛上麟臺,授簡游兔園。擢為柱下史,遂居紫微垣。
去天真尺五,朝綱頼扶顛。龍樓缺問寢,萬口爭進言。惟君最勇決,螭頭屢直前。危言破人膽,三進加勤拳。
天高聽亦高,歸袂何翩翩。高風激頹波,同列空慙顏。君雖未必去,一去勝九遷。我欲留孔戣,有懷不得專。
況我自欲去,何心挽歸船。嗟我生何為,與君幸齊年。先后才九日,相與同氣然。幾年苦契闊,班心忽差肩。
判花同代庖,君思如涌泉。上房草數制,下房時一篇。一篇輒高妙,隗始媿余先。春秋隠公傳,國史建隆編。
周官授大旨,所得俱未全。聚散不可料,餞別滄江邊。君將處于陵,我耕綿上田。君行毋疾驅,中途恐傳宣。
不然遂成別,孤帆渺風煙。夢魂不可制,隨君墮中川。
云深宿雨未忺晴,短艇還來叩曉扃。
山溜擁谿侵石磴,天風吹霧暗空庭。
茵鋪野草滋新綠,玉立修篁洗舊青。
老我時時假僧榻,夢魂直向醉中醒。
久接江山境,曾論子姓文。
于焉觀內則,可以繼前聞。
榛栗嚴賓豆,蘋蘩潔祀芬。
有人言不朽,片石合摩云。
早奉天香禱白衣,遲明宿霧故凄迷。
忽驚紅日穿林薄,無數碧山明澗溪。
上竺寺連中竺寺,蘇公堤映白公堤。
湖光一碧幾千頃,賸卷荷香送馬蹄。
齊年兄弟又齊名,商略行藏共此生。
自昔從君瞻馬首,如今輸我與鷗盟。
讀書松竹交千載,曳履星辰聽五更。
借問塞翁誰得失,諸無一語到留行。
甘盤夢不入高宗,四皓莫知其所終。
傅野有人能論學,漢庭無事可言功。
行藏于此嘗成趣,談笑從今得退公。
分付諸兒理民社,宜休堂上聽松風。
江頭潮生江月小,暝煙綠暗垂楊道。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來一別三換歲,正喜情親得傾倒。吏民引頸望旌麾,空有離愁滿懷抱。
史君讀殘萬卷書,古事今事俱了了。便應珥筆侍天陛,不然代言登鳳沼。
瀛堧山水久寂寥,為屈朱轓來坐嘯。帢幘峰高舊題詠,赤城所在經行飽。
永嘉名郡太守尊,靈運后來詩絕少。天作鴈蕩地為藏,蠟屐穿山未曾到。
改轅卻向個中去,更得江山助詩好。齋鈴靜處定得句,不待池塘夢春草。
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風駕浪從天杪。蒼生濈濈生魚頭,聚落隨波跡如掃。
今年二麥連野秀,田家扶犁事秔稻。史君憂國眉不開,叱馭徑行仍及早。
哀哉千里方更生,縣官租錢須戶曉。縱民自恐上不足,誅取仍憐下無告。
邦儲邦本孰輕重,肯使疲民困征擾。君不見巖巖千古陽道州,政拙催科自書考。
襟帶長淮地望崇,勛名當繼古英雄。
吳人止解依濡塢,晉將才能過八公。
可但綏懷邊境靜,直須經略朔庭空。
折沖不必居遐徼,頗牧尤當在禁中。
君向瀟湘忽語離,江城離思亂云飛。
傳聞楚俗尤凋瘵,勿以秦人視瘠肥。
宰縣要尋行志處,監州空有負丞譏。
此行得句須頻寄,直到衡陽有雁歸。
但得桑麻徧楚間,此心不在大夫環。
落花流水深春好,畫戟清香永日閑。
英簜偶來成勝賞,萱庭孰與奉慈顏。
正應得句尤奇杰,可繼淮南大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