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搖紅
青旆搖風,朱簾漏月黃昏早。蓬山萬疊忽蜚來,上有千燈照。和氣祥煙繚繞。映瓊樓、五云縹緲。青裙縞袂,亂吹繁弦,九衢歡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領春光到。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來仙島。信道邦人見少。彷佛似、皇都春好。明年只恐,鰲山扈從,隨班清曉。
青旆搖風,朱簾漏月黃昏早。蓬山萬疊忽蜚來,上有千燈照。和氣祥煙繚繞。映瓊樓、五云縹緲。青裙縞袂,亂吹繁弦,九衢歡笑。
元是琴堂,十分管領春光到。手移星宿下人寰,招客來仙島。信道邦人見少。彷佛似、皇都春好。明年只恐,鰲山扈從,隨班清曉。
青色酒旗在風中搖曳,紅色簾子透漏月光,黃昏早早來臨。如蓬萊仙山般的燈山忽然飛來,上面有千萬盞燈照耀。祥和的氣息與祥瑞的煙霧繚繞。映照在華美的樓閣上,五彩祥云縹緲。身著青裙白衣的女子,彈奏著繁復的琴弦,城中街道上人們歡聲笑語。原來是知州衙門,完全掌控了這美好春光。像把星宿移到人間,把客人招到這如仙島之地。想必當地人很少見到這般景象。仿佛如同京城的春日美好。只怕明年,要隨皇帝去看鰲山燈景,清晨就隨班侍從。
青旆:青色的酒旗。
蓬山:蓬萊仙山,這里指燈山。蜚:同“飛”。
和氣祥煙:祥和的氣息與煙霧。
五云:五彩祥云。
青裙縞袂:指女子。縞袂,白色衣袖。
九衢:城中大道。
琴堂:指知州衙門。
管領:掌管、控制。
星宿:星的通稱。
邦人:當地人。
鰲山:宋代元宵燈景,扎成巨鰲形的燈山。扈從:侍從皇帝出行。
此詞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中描繪的節日熱鬧場景看,應是在元宵等節日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階段,知州舉辦活動,作者參與其中,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節日熱鬧景象,贊頌知州治下的繁榮。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與節日習俗。
駟馬鮮能容白發,萬釘終不潤黃壚。烏靴席帽紅塵里,幻出睢陽五老圖。
聯德成偕老,和鳴六十春。休聲傳孝婦,馀慶產名臣。人去虛韋幔,哀深泣孟鄰。千年憑直筆,圖史播芳塵。
知余轉般若,見余轉金剛。合掌恭敬了,不動見空王。亦勝身命施,亦勝坐天堂。亦勝五臺供,亦勝求西方。于住而無住,其福不可量。有為如夢幻,無相契真常。
定勝端相屬,飛騫已后時。閱人盤谷老,具眼石麟兒。連茹才非匹,彈冠想自癡。讀書頭半白,萬一故人知。
來踏三湘雪,歸迎八桂秋。未過盤石寺,先憩訾家洲。
霜徑都荒,訝捲簾重見,舊日宮裳。別經小劫,拈還一笑,原來寶相,不是秋妝。金環飄斷三生影,乍添續、一線斜陽。冱暗香,紺梅數點,商略昏黃。相看漫惜瑤觴,算紫赪掃盡,獨殿遺芳。別成嘉瑞,帶圍腰瘦,天然入道,冠壓眉長。凄風捲地蟲關閉,遠情付、蝶夢飛飏。夢未央,雪中露掌輝煌。
引舟西上正隆冬,千里隋堤雪翳空。恰似常年三月尾,柳花凌亂逐東風。
無成真負遠離別,得見初憐有語言。倦世殘年仍此會,彌天一老重相存。雨風故近重陽節,尊酒難回九逝魂。不學早衰虛志事,沉灰猶藉瓣香溫。
貞白誰同調,山礬與水仙。托根同草木,清濁自天然。
四山削玉水無波,冷坐孤吟意趣多。未必朱門知此味,紅爐畫閣正笙歌。
泉者水之原,其初果何適。泓澄末沄沄,取辟人畜德。畜德唯其深,行道亦在茲。以彼周流意,于焉文命之。噫古所謂文,即禮樂法制。從世將奈何,而非此之謂。華身習口語,逢時貴詞章。油油青山云,不到白玉堂。文者理而已,循理屬君子。謂予言不信,法看逝川水。
欲寄意、渾無所有。折盡市橋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將,放船楚江口。后會不知何日又。是男兒、休要鎮長相守。茍富貴、無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不見片云頭上黑,頓添一夜鬢邊霜。
疏星殘月漾中流,黃鶴樓前鸚鵡洲。
如來大慈悲,廣演波羅蜜。了知三界苦,殷勤勸君出。得之不肯修,寔是頑皮物。他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當成自不成,是誰之過失?已后累劫苦,莫尤過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