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 寄張蔭廬,即用其志歸贈內韻并原調,時張在白香湖
笛尾攜涼,篷腰束暝,半江離色平分。桃葉歸來,嫩紅銷盡湘裙。蠻山剩對孤花在,瘦東風、吹不成春。黯消魂。十載清愁,細與鶯論。白湖煙水都梁月,寫詞仙別后,無恙唫身。話雨年華,依然酒冷鐙昏。珠簾休問揚州夢,怕妝臺、有個人嗔。渺停云。尋到天涯,一角樓存。
笛尾攜涼,篷腰束暝,半江離色平分。桃葉歸來,嫩紅銷盡湘裙。蠻山剩對孤花在,瘦東風、吹不成春。黯消魂。十載清愁,細與鶯論。白湖煙水都梁月,寫詞仙別后,無恙唫身。話雨年華,依然酒冷鐙昏。珠簾休問揚州夢,怕妝臺、有個人嗔。渺停云。尋到天涯,一角樓存。
都護樓頭陣勢連,
依稀猶似出師年。
旌旗晝閃三城地,
景物情看九月天。
萸菊香浮憑檻外,
雁鴻聲斷把杯前。
啟芳亭畔重回首,
片片飛花落舞筵。
蜀郡盧夫子,
沉冥不偶時。
幽深病梨賦,
奇怪磔蟆詩。
古有嚴并李,
今無曠與夔。
何當短檠下,
歷歷叩群疑。
坐嘯月華青嶂外,
徐吟帆起白云邊。
突兀倚蒼穹,
誰云巧妙工。
滴□巖已竭,
神運□常空。
人入嵌□里,
春歸秋□中。
□翁何處在,
孤塔凜高風。
荊州聞望久名馳,
海外循聲更可師。
一路歡呼慈父母,
十年撫字當孫兒。
叨陪笑語春風里,
許把芳樽夜月時。
他日追隨期莫定,
者番歸棹倍牽思。
秋何許。
看河影、環將秋住。
奈夜靜、庭空天路近,對蟾魄、孤飛無侶。
汝自天邊飄泊慣,底偏向、愁人延佇。
又照個、多情蟋蟀,整夜窗前私語。
酸楚。
都來攪亂,枕邊羈緒。
且起視、西窗開遍否,放月姊、隨風歸去。
待我眉間愁散后,再打點、閒情玩汝。
莫浪把清光,擲向宵來,無人憐處。
前山云接后山煙,可道公歸是偶然。霖雨出山知有日,入山親紀甲申年。
北窗閒臥讀南華,出處吾生信有涯。五色曉云天子宅,一籬秋菊野人家。
黑發勛名鏡里看,紫宸章疏早辭官。閒心自愛商山曲,懶聽人歌蜀道難。
落落朝廷醉眼中,苦緣憂國愿年豐。老臣心事如工部,只有升沈跡未同。
留公無計奈公何,外國中朝屬望多。此日同為太行賦,幾時重和慶云歌。
翠眉低拂效宮顰,
近水亭臺剩得春。
千古淵明扶不起,
一枝贈與折腰人。
淮東學士求新范,海角仙人棄舊居。不用更攜揚子醞,但來同啖庾郎蔬。赤墀待把文章獻,黃綬難親議論馀。泮水宮中方就講,何煩留下橐中書。
西城塔下逢君后,南郭庠中借館居。正共孤甥棲暖席,未如老圃灌寒蔬。直生豈敢嗟年暮,餓死猶慚乞祭馀。六十衰翁如可教,更忙須遺所藏書。
僧房幾載如禪定,州序今來以義居。直道褐衣猶勝錦,枉身牢鼎不如蔬。何心敢冀漿先饋,無善兼令歲有馀。最是學文方自訟,只堪把筆教兒書。
南州本是諸儒秀,上國宜從大隱居。別我好留仙竹杖,送君欲獻野芹蔬。所慚下士文章陋,未報諸公禮義馀。若見汝陰前太守,為言迂闊正談書。誰家門外柳雙株,滿屋清風是我居。霜后正逢籬下菊,雪前已貯甕中蔬。沫流口角耽吟睡,毛墜頭心久病馀。努力正如初學輩,老瞳昏澀夜看書。
蠕息皆吾侶,鯤鵬固不交。
有時冰串釋,歘爾淚珠澆。
酬物唯三徑,從天付一瓢。
空林桂花發,何有小山招。
有人亦自芳,
豈必戀空谷。
棄置乃偶然,
天命期無辱。
寒花有晚節,
猶傷天地秋。
雖各一時秀,
論心恥與儔。
江外重山接五湖
十年何幸住潛夫
詩翁但戀金門直
曾見漁洋樹色無
溪轉忽無際,水與遙天合。平蕪綠斷處,落日紅相接。危亭碧石闌,高低眾峰集。巖下秋果落,坐看猿爭拾。
憶昔此夜行,林凋無留葉。白沙湖上路,紅鐙嶺頭塔。舉杖叩院門,幽響空山答。
醉上籃輿醒著鞭,似因行路謝塵緣。
秋心遠水清于夢,野興孤云澹欲仙。
客里逢迎隨耳目,城中氣味異山川。
解龜應有為農日,愿受無人處一廛。
一上闉阇眺晚晴,登臨懷古重含情。
水軍不見當年寨,里巷猶存上古名。
炎海風煙開五嶺,越王臺榭控三城。
可憐橋下滔滔逝,斷送韶華只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