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鄒都憲巡撫吳浙
皇仁遠布軫生民,巡撫東南簡重臣。天語諄溫頒鳳敕,云帆縹緲泛龍津。班行共識時名大,郡邑爭看憲節新。行見霜風回煖氣,三吳無處不陽春。
皇仁遠布軫生民,巡撫東南簡重臣。天語諄溫頒鳳敕,云帆縹緲泛龍津。班行共識時名大,郡邑爭看憲節新。行見霜風回煖氣,三吳無處不陽春。
秋浦一何好,
名因太白聞。
溪山圍市井,
鼓角下煙云。
蒿目望神州。滄海橫流。十年磨劍北山頭。欲斬樓蘭渾未遂,抱恨悠悠。
換酒脫貂裘。笑看吳鉤。等閑兒女不知愁。陌上垂楊如許綠,莫上妝樓。
入夏山中樂有馀,
梅風淡淡雨疏疏。
塵勞久欲雙溪去,
正類饑鷹待一呼。
任城諸武漢高閬,名績史家湮不彰。一時纓黻誰頡頏,選石寫德均旂常。更筑石室匠作良,攄騁技巧端表坊。
壽藏久塞趙邠卿,錦城又圮文翁堂。朱浮魯峻訖李剛,我思不見勞相羊。
武家林墓非遐荒,榮金吾丞斑敦煌。更有吳郡丞開明,不同石闕相扶將。
畫像自宋傳武梁,景伯精摹入纖芒。訪古直到別駕黃,高秋促驂賁嘉祥。
紫云山色郁蔥蒼,往來搜剔窮回翔。豁然崩動聲礌硠,屹立石室遙相望。
文字多逾數百強,見所未見夸鄱陽。謀垂久遠示億疆,遷畫植碑通力襄。
更購佳木裁桷杗,庋碑有榭畫有廊。龕以栗主繚以墻,椒酒一卮神升香。
氈臘萬錢工豐穰,從此翠墨布四方。書帕充饋聯車航,巋然古榻其可忘。
一十四翻標李唐,伏戲祝誦耕農皇。軒轅創始垂衣裳,顓頊專謹狷不狂。
帝俈有子圣德昌,有虞遞禪姒氏王。桀乃乘人日偕亡,曾閔大孝親偕臧。
老來弄雛倚匡床,丁蘭已抱鮮民愴。刑渠漏載我意傷,展對能無涕泗滂。
舊跡灰滅梁季珩,此本初弆襄文箱。押角提督兵馬章,竹垞作緣到古杭。
玲瓏山館百緡償,至寶繼歸汪雪礓。貫夫影摹見未嘗,秋盦彫木今盛行。
覃溪更為加考詳,細書銀燭神徬徨。自詡金粟須彌藏,我懷此本更十霜。
泲上俊游謝不侵,今乃不脛來神京。一再聞之眉飛揚,?齋宵鐙未渠央。
探籌角雋詞鏗鏘,我句未工浮巨觥。打門照眼虹月光,本朝名筆萃琳瑯。
四代古澤溢芬芳,葫蘆龍尾雙山房。載歷松鐵如滄桑,什襲完好無菑瘍。
疑有鬼神護縑緗,甄文更欲我友邛。考實請為挈其綱,今全古缺試刌量。
后百千祀何低昂,精椎融拓付嚴裝。沿隙證辨力無尪,枝岠未許嗤螳螂。
簾前細雨吟風篁,扶扶墨采沛流浪。我友詩成嘯鸞皇,我詩蹇歰啼寒螀。
平生鑒古具微長,愛玩不復羞空囊。
江邊黃竹子,
風雨夜悲鳴。
不堪截作笛,
亦有斷腸聲。
吳山長碧水長流,水轉山灣路更幽。
多謝龐公遠相訪,旋燒松火薦茶甌。
漸覺清和四月天,一聲清磬響山川。
心澄氣爽無拘束,留得高人伴夜禪。
掃葉門深,沖泥蒼淺,雪殘猶凝。清言佇久,依約夕陰吹暝。怪衙參、催歸太遲,忍寒負卻黃花等。對藤枝絡架,晚來還是,凍禽聲靜。
萍梗。終無定。正話到城南,者番鄰并。河橋舊約,又說玉虹腰冷。占新巢、誰家畫梁,笑人忙劇春燕影。問何年、三塔吟鶯,喚教鄉夢醒。
細雨江干悄自驚,旅途無限早秋情。
非關食盡饑元亮,只為多愁渴馬卿。
吟罷老松飛宿鶴,燈殘孤幕墜流螢。
微名久被陰符誤,且對青尊調酒兵。
留花翠幕,添香紅袖,常恨情長春淺。
南風吹酒玉虹翻,便忍聽、離弦聲斷。
乘鸞寶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涼館。
直饒書與荔枝來,問纖手、誰傳冰碗。
前年我入諸侯幕,今年才訪仙人鶴。地上人乘天上云,此身知到三層閣。
江漢無聲古水流,波瀾不動春山幽。遙嵐遠翠若爭渡,一一卷上朱簾鉤。
更衣不覺春寒小,憑欄但見春光好。梅花吹罷柳條生,玉笛一聲青未了。
楚客登高望故鄉,遙看一線明瀟湘。忽聞萬里叫鴻鵠,歸心頓欲過衡陽。
登樓也識非吾土,題詩何必忘吾語。崔郎自古我自今,捶碎空拳終不武。
少年五度泛晴川,曾吟七字追狂仙。山光水色只如此,興會大似非從前。
陳劉鄴下兩才士,員尚難中貴公子。倚樓相與對青波,翩?一鶴凌空起。
窮老苦畏事,雅意在丘壑。
結茆鏡湖上,卒歲安寂寞。
有門常懶開,壁間掛雙屩。
猶恨未遠人,靜夜聞城角。
何人玉尺敢量詩,樓上昭容字婉兒。
秋月剪眸書萬卷,春花著手筆雙枝。
捧來香氣含薇露,評出芳心費藕絲。
卻笑衛家風調別,祇將八法授羲之。
一自雙親逝,孤懷每自傷。恍疑聞謦欬,猶似見羹墻。厚祿嗟何及,遺言敢暫忘。番湖東去水,不似此情長。
人子思親意,悠悠鎮不窮。常時瞻畫像,每日想音容。幽顯雖云異,精誠或可通。哀悰真罔極,長系寸心中。
憶昔承歡日,沉思痛倍饒。夢魂勞夜夜,淚眼濕朝朝。兒鬢霜頻積,親塋樹幾凋。山夷河可塞,此恨未應銷。
紫花如盎映山椒,
結子垂垂像翠翹。
消渴夜深難禁制,
金莖流露進牙蕉。
鶴為車駕酒為糧,為戀長生不死鄉。
地脈尚能縮得短,人年豈不展教長。
星辰往往壺中見,日月時時衲里藏。
若欲時流親得見,朝朝不離水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