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祠
鄒國叢祠古道邊,
滿林松柏帶蒼煙。
遠同闕里千年祀,
近接宣尼百世傳。
獨引唐虞談善性,
力排楊墨絕狂言。
功成不讓湮洪水,
萬古人思命世賢。
鄒國叢祠古道邊,
滿林松柏帶蒼煙。
遠同闕里千年祀,
近接宣尼百世傳。
獨引唐虞談善性,
力排楊墨絕狂言。
功成不讓湮洪水,
萬古人思命世賢。
鄒國的孟子祠坐落在古老的道路旁,滿林的松柏籠罩著蒼茫的煙霧。它與孔子故里的孔廟一樣享受千年祭祀,又緊承孔子的學說進行百世傳揚。孟子獨自引述堯舜之道暢談性善理論,奮力批駁楊朱、墨子的‘異端’言論。其功績不遜于大禹治理洪水,千秋萬代人們都思念這位名世賢哲。
鄒國:孟子的故鄉(xiāng),今山東鄒城。
叢祠:指祭祀孟子的祠堂。
闕里:孔子故里,今山東曲阜。
宣尼: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代指孔子。
唐虞:指堯、舜時代,代指上古賢君之道。
楊墨:楊朱(主張‘為我’)與墨子(主張‘兼愛’),孟子曾激烈批判其學說。
湮洪水:指大禹治水,此處將孟子思想貢獻與大禹治洪之功并列。
命世賢:名世之賢,指孟子被尊為‘亞圣’。
此詩應(yīng)為詩人探訪孟子祠時所作。孟子作為儒家‘亞圣’,其祠廟承載著后世對其思想的尊崇。詩中‘遠同闕里’‘近接宣尼’點明孟子與孔子的傳承關(guān)系,反映了宋明以降孟子地位進一步提升的文化背景,詩人通過詠祠表達對孟子‘衛(wèi)道’功績的高度認可。
全詩以孟子祠為依托,從環(huán)境描寫到歷史定位,再到思想貢獻的具體闡釋,層層遞進地贊揚孟子在儒學發(fā)展中的關(guān)鍵作用。將其‘辟異端、立性善’的理論功績與大禹治洪相比,凸顯其對中華文化的‘救溺’意義,是一首典型的詠史頌賢之作。
青山無一塵,青天無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此時聞松聲,此時聞鐘聲。 此時聞澗聲,此時聞蟲聲。
遁庵主人植菊階下,秋雨既盛,草萊蕪沒,殆不可見。江空歲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發(fā)數(shù)花,生意凄然,似訴余以不遇,感而賦之。因李生湛然歸,寄菊軒弟。
雨后荒園,群卉盡、律殘無射。疏籬下,此花能保,英英鮮質(zhì)。盈把足娛陶令意,夕餐誰似三閭潔?到而今、狼藉委蒼苔,無人惜。 堂上客,須空白。都無語,懷疇昔。恨因循過了,重陽佳節(jié)。颯颯涼風吹汝急,汝身孤特應(yīng)難立。謾臨風、三嗅繞芳叢,歌還泣。
寒雁侵吟,籬花伴繡。蕭疏一派秋時候。曲欄倚遍望天涯,斜陽斷處青山瘦。
屏掩銀床,篆噴金獸。芭蕉影壓疏簾皺。那堪月上又黃昏,聲聲露滴梧桐漏。
闌干曲護閑庭小。猶恐春寒悄。隔墻影送一枝紅。卻是杏花消瘦、舊時風。 海棠睡去梨花褪。欲語渾難問。只知婀娜共爭妍。不道有人為你、惜流年。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適也。
階前流水玉鳴渠。愛吾廬,愜幽居。屋上青山,山鳥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許,今老矣,欲何如。 閑來活計未全疏。月邊漁,雨邊鋤。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誰喚九原摩詰起,憑畫作、倦游圖。
悠然。長天。澄淵。渺湖煙。無邊。清輝燦燦兮嬋娟。有美人兮飛仙。悄無言。攘袖促鳴弦。照垂楊、素蟾影偏。 羨君志在,流水高山。問君此際,心共山閑水閑。云自行而天寬,月自明而露漙。新聲和且圓,輕徽徐徐彈。法曲散人間。月明風靜秋夜寒。
人有最靈物,依稀在北辰。不知將謂氣,識后自然真。
心凈如冰雪,身輕似碧云。若無十萬歲,作甚世間人。
陰鼎陽爐至道根,五行和合土為尊。時人若要長生藥,祇向華池覓魄魂。
受得真仙訣,陰中鍊至陽。地雷潛動處,星斗共商量。
八卦看成母,三才始見昌。不愁生死系,但覺地天長。
一二三四五,南辰對北辰。虎龍含碧玉,金木孕珠珍。
云散家家月,花開處處春。幾多云外客,盡是世間人。
精氣元無本,神靈共一家。但能擒五賊,自可結(jié)三花。
甲乙無令失,庚辛不要差。一陽歸正令,七返轉(zhuǎn)河車。
廛市通人處,明明與往還。悟來惟一物,昧處隔千山。
神水丹田下,華池水火間。一元能造化,返老作童顏。
六百篇中仔細推,潛藏飛躍探幽微。親疏回互相諳悉,盜取七星南斗機。
三十輻兮同一轂,金木才逢二氣交。六十卦分朝與暮,一陽萌處發(fā)初爻。
自予歸江寧,愛其山川奇勝,間嘗與客登石頭,歷鐘阜,泛舟于后湖,南極芙蓉、天闕諸峰,而北攀燕子磯,以俯觀江流之猛壯。以為江寧奇勝,盡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覽者,輒厭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有掃葉樓,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壇王中子訪予于家,語及,因相攜以往。是樓起于岑山之巔,土石秀潔,而旁多大樹,山風西來,落木齊下,堆黃疊青,艷若綺繡。及其上登,則近接城市,遠挹江島,煙村云舍,沙鳥風帆,幽曠瑰奇,畢呈于幾席。雖向之所謂奇勝,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鶩遠而遺近。蓋遠則其至必難,視之先重,雖無得而不暇知矣;近則其至必易,視之先輕,雖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見,每自謂差遠流俗,顧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厭倦思欲遠游,則其生平行事之類乎是者,可勝計哉!雖然,得王君而予不終誤矣,此古人之所以貴益友與。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