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宴集括閣序送張憲長小圃年丈北轉
繡闥雕甍幾度秋,江湖襟帶自悠悠。
逢迎千里仙人館,賓主一樽帝子洲。
聲斷衡陽驚雁陣,響窮彭蠡唱漁舟。
驂騑上路扶搖接,捧袂今辰且共游。
萬里晨昏奉百齡,迷津舸艦亦趨庭。
淇園綠竹今青筍,鄴水朱華舊紫荊。
臨別贈言慚短引,遙吟逸興盻長亭。
襜帷暫駐龍光射,日下長安馳彩星。
繡闥雕甍幾度秋,江湖襟帶自悠悠。
逢迎千里仙人館,賓主一樽帝子洲。
聲斷衡陽驚雁陣,響窮彭蠡唱漁舟。
驂騑上路扶搖接,捧袂今辰且共游。
萬里晨昏奉百齡,迷津舸艦亦趨庭。
淇園綠竹今青筍,鄴水朱華舊紫荊。
臨別贈言慚短引,遙吟逸興盻長亭。
襜帷暫駐龍光射,日下長安馳彩星。
裝飾華美的門與屋脊歷經多少春秋,長江湖泊如襟帶相連自在悠長。迎來送往這千里之外的仙人高閣,賓主共飲于帝子所在的沙洲之上。衡陽雁鳴漸斷驚起飛行的雁陣,彭蠡湖漁歌響徹飄向遠方的漁舟。車馬上路接取高遠的風勢,今日舉杯暫且同游共敘。萬里之外早晚奉養高堂,迷津中船只也駛向庭前。淇園的綠竹如今抽出青筍,鄴水的荷花曾與紫荊同放。臨別贈言慚愧文辭簡短,遙望長亭吟哦逸興悠長。車駕暫駐如龍光閃耀,京城方向似有彩星飛馳。
繡闥(tà)雕甍(méng):裝飾華美的門窗與屋脊。闥,門;甍,屋脊。
帝子洲:指滕王閣所在的贛江沙洲,因滕王(帝子)而得名。
衡陽:衡山之南,傳說雁至衡陽不再南飛,故有“衡陽雁斷”之說。
彭蠡(lǐ):鄱陽湖古稱。
驂騑(cān fēi):駕車的邊馬,代指車馬。
淇園:古代衛國竹園(今河南淇縣),《詩經》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代指高雅之地。
鄴水朱華:化用曹植《公宴詩》“朱華冒綠池”,鄴下為曹魏文化中心,喻文才薈萃。
襜帷(chān wéi):車駕的帷幔,代指張憲長的行轅。
日下長安:指京城,因帝王所居稱“日下”(如《世說新語》“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此詩為作者于滕王閣宴集時所作,集取《滕王閣序》意,專為送別張憲長(小圃年丈)調任北方而作。背景為友人北轉,故于滕王閣設宴,借古跡抒離情,兼表惜別與期許。
詩以滕王閣為背景,緊扣宴集與送別主題,通過描繪樓閣勝景、宴飲雅趣及典故渲染,既展現文采,又傳遞深摯情誼,是典型的文人雅集送別之作。
鬣鬣霜毫抺綠煙,等閑畫破碧云箋。半真不草長空外,欲斷仍連落照邊。體妙自殊沙上跡,勢高寧似酒中顛。恨無楮素如天闊,寫出黃庭與世傳。
漳川螺浦共家鄉,醉墨題詩尚掛墻。天末異時懷李白,風流誰復數真長。那知此日長江簿,即是昔時江夏黃。鵬背知橫幾千里,棘間何地可回翔。
十年京國夢中心,到此春光滿上林。莫為鶯花漫留戀,麥黃蠶老候歸音。
菖蒲節序芰荷時,翠羽衣裳白玉肌。暗折花房須日暮,遙將香氣報人知。半開微吐長懷寶,欲說還休竟俛眉。樹脆枝柔惟葉健,不消更畫只消詩。
有天斯有地,有君斯有臣。君臣亦天合,誰云屬之人。君者臣之親,臣則君之鄰。微蟲有蜂蟻,而人豈無倫。不見唐虞世,五人作同寅。不見文武時,二公為經綸。如何衰季世,頹風竟難淳。全軀保妻子,臨危誰致身。
宿昔原多露,深哀恐未須。獨憐秋稍稍,誰伴影疏疏。暝色佳能遠,高情解已殊。故人眼明處,休更日逃虛。海國森森氣,誰家楚楚春。還移波浪色,曾倚去來人。奠玉芻成束,刳心節自分。如何天不見,蟠屈十年身。
少華山前柳脫綿,柳陰深處著飛鞭。綠林豪杰如相問,馬上行人是魯連。
可笑是林泉,數里少人煙。云從巖嶂起,瀑布水潺潺。猿啼唱道曲,虎嘯出人間。松風清颯颯,鳥語聲關關。獨步繞石澗,孤陟上峰巒。時坐盤陀石,偃仰攀蘿沿。遙望城隍處,惟聞鬧喧喧。
飛殿虛無倚戟峰,夢回曲澗忽鳴鐘。窗呼六面幽光入,云界中流翠影重。急電雙螭翻石壁,素秋一劍削芙蓉。興來頓覺探奇好,舉眼能令萬事慵。
六旬馀父身長健,九十重親發不華。高堂無人供滫瀡,如何游子不思家。淮陰母家田未買,汾曲先廬屋已斜。人生墓宅頗關念,如何游子不思家。婦挼草汁浴蠶子,婢炙松明治枲麻。東阡西陌要耕麥,如何游子不思家。兒多廢學自澆花,女近事人今抱牙。兒女長成憂失教,如何游子不思家。荷凈軒前水浮鴨,翠眉亭下柳藏鴉。亦要丁寧春照管,如何游子不思家。
蚤歲相知筆硯同,中年岐路各西東。青云愧我身先達,白首憐君志未終。蕙帳徒懸秋月冷,酒杯應向夜臺空。臨風無限凄涼思,腸斷荒煙落日中。
侵星曉發渡淮河,落葉迎霜拂馬過。遠山殘燒明如月,曠野浮煙涌似波。潘岳正傷年鬢改,楊朱堪嘆路岐多。勞勞半世成何事,欲向巖棲制薜蘿。
南歸紫誥喜新頒,送別都門擁大官。鸞紙分題殊浩瀚,羽觴行酒任飛翻。呂梁浪穩仙舟度,京口風清客思閒。想到秣陵瞻北極,便應咫尺見天顏。
自作西川客,何曾浪出游。幸承恩命及,不計路程脩。鶴唳山村曉,林空木葉秋。眉山文焰在,燁燁倚云浮。
修得浮生緣幾世,池塘芳草萋萋。寸心何以報春暉?星空凝望處,珠淚暗垂時。幾杵疏鐘驚夢覺,諸天花雨紛飛。慈云一片去還歸。連山青不斷,巖水碧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