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門逆寇大飲至叨功之首
簡書朝下彩云巔,
貔虎風飛玉帳前。
金戟揮回三舍日,
鐵驄嘶斷萬山煙。
天開泰運收全勝,
地展皇輿控極邊。
豈有謀猷叨獻廟,
獨欣孝友共登筵。
簡書朝下彩云巔,
貔虎風飛玉帳前。
金戟揮回三舍日,
鐵驄嘶斷萬山煙。
天開泰運收全勝,
地展皇輿控極邊。
豈有謀猷叨獻廟,
獨欣孝友共登筵。
軍事文書清晨從彩云繚繞的高處傳下,勇猛的軍隊如疾風般聚集在主帥帳前。金戟揮舞擊退敵軍,如使太陽退回三舍;鐵驄馬的嘶鳴撕裂了萬山的云煙。上天開啟好運,取得全面勝利;大地展現國家疆域,掌控極遠邊疆。哪里有什么謀略敢說獻于宗廟?只欣喜能與孝順友愛的同僚共赴慶功宴。
簡書:古代用于告誡、策命、盟誓等的文書,此處指軍事命令。
貔虎(pí hǔ):比喻勇猛的軍隊,典出《尚書·牧誓》“如虎如貔”。
三舍:古代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典出《左傳》“退避三舍”。
鐵驄(cōng):青黑色的駿馬。
泰運:亨通的命運。
皇輿:指帝王的車駕,代指國家疆土。
謀猷(móu yóu):謀略,計劃。
孝友: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典出《詩經·小雅》“張仲孝友”。
此詩當為詩人參與平定平易門逆寇后所作。叛亂被徹底擊潰,邊疆重歸穩固,朝廷舉行“飲至”儀式(戰勝后告廟設宴)慶功。詩人作為主要功臣之一,在宴會上寫下此詩,既記錄勝利過程,又以謙遜之辭回應首功榮譽,表達與同僚共慶的喜悅。
全詩以平叛勝利為核心,前半描繪戰斗之激烈(“金戟揮回”“鐵驄嘶斷”),后半凸顯勝利之意義(“天開泰運”“地展皇輿”),末句以“孝友共登筵”收束,淡化個人功績,強調集體協作。語言雄渾典雅,結構嚴謹,是古代慶功詩的典型之作,體現詩人的家國情懷與謙遜品格。
碧簾掛雨秋容老,寂寞江城暝煙草。
流蘇帳冷屏山低,蜜炬香銷睡常早。
夢驚離緒牽愁入,翠被寒侵淚花濕。
思美人兮天一方,烏啼月落西風急。
行入投龍洞,青青見竹竿。
暮云生道樹,夜月滿仙壇。
枯蘚沿崖古,長松繞澗寒。
三生清浄福,獨此愧黃冠。
辟奏來從舊所知,蜀天萬里去嫌遲。
青油幕建元寮貴,錦領首參小校隨。
千古淚痕諸葛事,十分行色杜家詩。
益州別駕如相問,為說思君草檄時。
勇喚東吳萬里船,皂囊來奏九重天。
一官豈為蘇洵冗,諸老寧容賈誼先。
滿載月歸應有命,便耕云去豈無田。
竹枝歌罷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訣。年過九十余,貌不類期耋。
再拜而請之,忻然為我說。蜀椒貳斤凈,解鹽六兩潔。
糝鹽慢火煮,煮透滾菊末。初服十五圓,早晚不可輟。
每月漸漸增,累之至二百。鹽酒或鹽湯,任君意所歠。
服及半年間,胸膈微覺塞。每日退十圓,還至十五粒。
俟其無礙時,數復如前日。常令氣熏蒸,否則前功失。
飲食蔬果等,并無所忌節。一年效即見,容顏頓悅澤。
目明而耳聰,須烏而發黑。補腎輕腰身,固氣益精血。
椒溫鹽亦溫,菊性去煩熱。四旬方可服,服之幸毋忽。
逮至數十年,功與造化埒。耐老更延年,不知幾歲月。
嗜欲若能忘,其效尤卓絕。我欲世人安,作歌故怛切。
蘭玉森森天下奇,靈椿猶自長新枝。
從來老蚌珠生晚,豈是長庚夢到遲。
標格銀蟾光皎潔,精神秋水碧漣漪。
玉皇案吏家聲近,佇看追蹤入鳳池。
寶月重輪麗虎闈,祥煙蔥鬰繞黃麾。
九秋沆碭平分日,萬國元良初度時。
禮樂詩書俱習慣,圣賢仁孝況生知。
八荒壽域從今啟,請為豐年上玉巵。
圓通門戶開,湛然應一切。
星羅云漢低,山岳起空翠。
風雨雪霜寒,人驚雞犬吠。
正法明如來,依然在門外。
引道煩雙鶴,攜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語水聲中。
不雨云常濕,無霜葉自紅。
我來何所事,端為聽松風。
曉上馮公嶺,艱難見客情。
雨和殘葉落,身逐亂云行。
野店山腰出,秋泉石罅生。
若將世途比,此路更為平。
眼前畫士蠶樣密,有如陳君萬才一。
少年識高畫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盡江山歸指點,寒林古嶂煙云歛。
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
幻出樓臺景一簇,松釵墮落鴻金屋。
苔封石徑綠茸茸,深藏古寺無聲鐘。
花落啼鳥四時好,綠陽系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漁翁垂釣理絲綸。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風度。
秋聲颯颯蘆葦寒,驚飛白鷺起前灘。
野梅冬杪香飄路,忽驚四面仝云布。
展開一軸指顧間,始知妙畫歸毫端。
誰云不復見摩詰,陳君自得如神筆。
石臺一去不復來,陳君繼芳誠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聲亞諸人右。
蓂飛兩葉正深春,是日人間岳降神。
自昔詞章推大手,即今風采見埋輪。
書傳黃石由來遠,名壓青錢孰與倫。
壽祿祈公如萬福,未應江海羨鱸蒪。
冰蠶續絲犀琢軫,欲奏南薰終不近。
水心歸宴白玉樓,一代詞華為渠盡。
有客觸熱來相過,手挈朗月披煙蘿。
筆陣森森萬馬肅,夜雪未攪千群鵝。
游鞭戲鏑偶獨出,見者驚降什六七。
掊摘世故窮高深,鉤揣物情懸得失。
子云老去方草玄,雕蟲往往羞少年。
水心不學駢儷語,評麻品制空現前。
子今古文自星斗,笑殺時流牛馬走。
人間百短見一長,留此一短無何鄉。
八年黃伯潁川政,十載武侯瀘水功。
還向碧幢揆初度,但愁綠詔啟元戎。
生從峻極崧高降,壽在慈祥豈弟中。
今歲添杯添福祿,膝前文度伴仙翁。
江遠潮痕細,城回路勢斜。
竹行穿砌筍,風墮過墻花。
篆葉蟲留字,銜泥燕理家。
主人清到骨,相對只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