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七首 其二
畫樓吹角,酒醒燈花落。梅未開殘風又惡,今日元宵過卻。
更更更鼓凄涼,翠綃彈淚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幾時流到錢塘。
畫樓吹角,酒醒燈花落。梅未開殘風又惡,今日元宵過卻。
更更更鼓凄涼,翠綃彈淚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幾時流到錢塘。
彩繪的樓閣中傳來號角聲,酒醒后燈芯余燼紛紛墜落。梅花還未完全凋零,寒風卻更加猛烈,今天元宵節已經過去。更鼓聲一聲聲傳來,格外凄涼,用翠色絲巾擦拭,淚水依然流淌千行。將這淚水化作一江春水,何時才能流到錢塘。
吹角:古代軍中樂器,此處指號角聲。
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燈花落指燈芯燃盡。
惡:猛烈。
更更:連續不斷的更鼓聲。
翠綃(xiāo):翠色的薄綢,代指絲巾。
錢塘:今浙江杭州,此處或指詞人思念之地。
此詞或作于詞人漂泊途中。元宵本是團圓佳節,然燈殘酒醒、寒風催梅,更鼓凄涼,節日已過的孤寂與對錢塘(可能為故鄉或親友所在)的思念交織,觸發詞人創作此詞。
全詞以元宵過后的場景為引,通過哀景與細節描寫,將孤寂與思念之情融于一江春水的意象中,情感真摯,意境凄美,體現了婉約詞含蓄深沉的特點。
樽前故舊歡尤少,
世上光陰惜未終。
去歲書來曾說夢,
攀龍應御九天風。
行云流水兩溶溶,戚起秋懷郁幾重。
管子差堪知老馬,葉公原未好真龍。
蘭經舊雨香全減,菊傲嚴霜色不濃。
自笑向來癡特甚,涉江尚欲采芙蓉。
殄瘁人俱駭,伊余獨永嘆。
十年交義重,五日舊盟寒。
求去重維縶,欲歸無羽翰。
佳城何處是,東盼涕汍瀾。
暗曜加臨有救神,
煌煌福德自天仁。
只煩終惠蘇殘喘,
官爵從渠奉董秦。
莫相非薄莫相師,耐久論交更可期。
已分頭銜書散漢,偶將文字托駢枝。
河山落日新亭淚,禾黍秋風故國詩。
殘局尚存柯未爛,欲隨王質共觀棋。
空傳北際與南垂,多難翻為辟地思。
可許逃秦招用里,漫將頌魯羨奚斯。
半生蹤跡鴻留爪,終古英雄豹死皮。
消盡名心理丹訣,六韜閑列教諸兒。
紅樹清溪漫問津,
漁郎不是太初人。
而今都識桃源路,
祇合當時暫避秦。
飄上下,落西東。
霜林樹樹不禁風。
一葉先驚秋信到,教人長是恨梧桐。
喜到新正七十齡,吳門欣祝老人星。
詩歌文治情無限,筆灑光華揮不停。
雨后夕陽分外艷,風前晚菊倍添馨。
人生淡泊精神朗,駭浪驚濤不壞身。
百度韶華少一年,
有誰堂上可爭先。
錦衣養志歸來早,
報了春暉已獨賢。
千古盛周宗,皇朝實比隆。
位多窮貴爵,誰見立王功。
一語國先定,寸心天與通。
龍飛稽事實,信史詔無窮。
自度新聲付笛師,迢迢銀漢阻佳期。六朝遺讖詮桃葉,三峽哀謠和竹枝。殘月喚回鸚鵡夢,落花愁唱鷓鴣詩。不平最是中心事,巾角休彈覆局棋。
別院焚香繡幕垂,檢書看劍慰愁思。鼎銘鄭重憂糊口,輿論荒唐笑相皮。廣柳傭衣亡將伏,骫桑遺脯餓人斯。千秋儒俠知多少,何處能容利齒兒?
羽幟頻經塞上過,驚心時事幾風波。
空山日落行人少,茅屋秋高野燒多。
漢室少年悲賈誼,云中老將憶廉頗。
一竿欲買扁舟去,稅及漁樵可奈何。
冊府連天漢,恩榮四十年。
山河開象服,夙夜贊臺躔。
鸞鵠諸孫峙,箕裘令子傳。
夫人無一恨,可以見重泉。
香山翠色落瑤樽,賦別梁溪水上村。
孤館寒燈三載夜,雪泥鴻爪一時痕。
涼風拂面催歸躅,細柳關心繫夢魂。
寄語朋儕莫相笑,無才永矢在衡門。
黃花香入綠醅新,也有飄蕭漉酒巾。只恐向來歸計拙,花神能笑把杯人。
原上秋晴天日開,可人須共菊花杯。丹楓翠竹清溪岸,遲子長歌緩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