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
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最憶西窗同剪燭,卻話家山夜雨。不道只、暫時相聚。
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黃葉下,秋如許。
曰歸因甚添愁緒。料強似、冷煙寒月,棲遲梵宇。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有解憶、長安兒女。
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身世恨,共誰語?
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最憶西窗同剪燭,卻話家山夜雨。不道只、暫時相聚。
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黃葉下,秋如許。
曰歸因甚添愁緒。料強似、冷煙寒月,棲遲梵宇。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有解憶、長安兒女。
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身世恨,共誰語?
誰又能留你住下呢?感嘆人生,經歷幾番離合,就已到了遲暮之年。最懷念當初與你在西窗下一起剪燭花,談論家鄉夜雨的情景。沒想到只是短暫相聚。奔騰不息的長江,蕭蕭而下的木葉,送別著遠天傳來哀鳴飛去的白雁。黃葉飄落,秋意正濃。你說要回去,為何反而增添了愁緒?想來總比在冷煙寒月中,棲息在佛寺里要強。有一件事讓我傷心,你落魄不得志,兩鬢稀疏花白還未得到機遇。家中有牽掛你的妻兒。你像蘇秦一樣,裘衣破舊回到家中只能空自嘆息,確實自古以來,才華和命運總是相負。這身世之恨,能和誰訴說呢?
遲暮:比喻晚年。
西窗同剪燭,卻話家山夜雨: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袞袞:水流湍急的樣子。
棲遲:游息、漂泊。梵宇:佛寺。
飄蕭:稀疏、零落。
裘敝入門空太息:用蘇秦典故,蘇秦游說秦王,裘敝金盡,落魄而歸。
才命相負:才華和命運不相稱。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為送別好友姜宸英(字西溟)而作。姜宸英一生坎坷,久困科場,此時準備離京返鄉。納蘭性德與他情誼深厚,對他的遭遇深感同情,在分別之際寫下此詞,既表達惜別之情,也感慨人生與命運。
此詞主旨是送別友人并感慨人生。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用典結合巧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納蘭性德詞作情感細膩、善寫人生感慨的風格,有較高藝術價值。
塊坐蕭齋廢短筇,一春長在雨聲中。野花留得春光在,無數青山玉雪叢。
政須洗耳聽新篇,業已扁舟學計然。潔己庶幾堪諫主,力田未必愧逢年。菑畬之業平心地,金石之交只在天。舞殿歌臺從冷暖,此心如月一嬋娟。
歸客金陵道,霜帆夢鏡湖。天秋水衣斂,海曙日輪孤。幔卷波紋縠,舟凌露藻珠。潮平光稍白,風定浪還無。清映冰花薄,澄涵錦樹鋪。鳥來分水碧,人去亂汀菰。賀監風流在,臨風酹一觚。
綠葉何裊裊,寒梢直不灣。若個蘆花渚,漁翁少釣竿。
為問青田子,峰看太鶴寒。著書深閉戶,謝客懶彈冠。聲律歸陳玉,風流笑謝安。詩傳題鳳意,客棹渺龍灘。
都門爭御袞衣頻,又見中朝錫服新。光奪彩云搖劍佩,喜傳丹陛動簪紳。尚方篋笥優承詔,五色文章穩稱身。明到集賢歡晝錦,白衣誰道是山人。
對客揮毫易百篇,今人尚論古誰賢。亂投野雀焉知璧,渴飲清江豈辯泉。文忌十聯窮石鼎,時來萬選中青錢。尚憂三十年來事,且共閑吟聳瘦肩。
都護行邊日,胡天雪正飛。朝傳青海檄,暮解白登圍。龍虎行韜略,風云入指揮。何當請長組,生系犬戎歸。
九葉揚朱起大川,南都靈氣未為偏。中原撥亂三千甲,反距興王二百年。白水午風高欲雨,赭陽春草綠生煙。赤符亦似皆神物,豈有沱河不必船。
山頭鳳鳴求其凰,山前家家背鳳筐。竹花結實未忍食,刀耕火種五里香。
秦皇御宇宙,漢帝恢武功。歡娛人事盡,情性猶未充。銳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既表祈年觀,復立望仙宮。寧為心好道,直由意無窮。曰余知止足,是愿不須豐。遇可淹留處,便欲息微躬。山嶂遠重疊,竹樹近蒙籠。開襟濯寒水,解帶臨清風。所累非物外,為念在玄空。朋來握石髓,賓至駕輕鴻。都令人徑絕,惟使云路通。一舉凌倒景,無事適華嵩。寄言賞心客,歲暮爾來同。
十年心印許誰傳,萬里西征思黯然。圣主寵分金鵲篆,疆臣敢負采薇篇?流言往事浮云盡,破虜殊勛麗日懸!燕塞何時重握手,一尊相罄故人前?
崧臺舊路昔曾經,回首山川入渺溟。雨過停舟動高興,白云飛去數峰青。
或為盂,或為鐘,人心自異山本同。天清云遠望不極,小孤宛在江流中。澗之毛,可筐筥,山之木,可斤斧。惟有白云高崔巍,風吹不消自太古。峴山何奇,羊子所攀。東山何秀,謝公往還。今爾胡為藉甚乎人間,于嗟乎冷山。
薄衣一領抵秋寒,昨夜霜披十二欄。剩有殘荷多病骨,平塘與我對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