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隨機無盡頌 其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誤入葛洪家
說盡天涯話
爾我無自性
常光遍天下
誤入葛洪家
說盡天涯話
爾我無自性
常光遍天下
偶然誤入葛洪的修行之地,暢聊天下種種道理。你我皆無永恒不變的自性,常寂的佛光遍照人間。
葛洪:東晉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著《抱樸子》,此處借指修行場所。
無自性:佛教術語,指一切事物無獨立不變的本質(空性)。
常光:佛教中指佛的常寂光,代表永恒的覺性。
本詩為宋代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組詩之一,對應《金剛經·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創作于禪宗盛行的宋代,旨在以通俗語言闡釋《金剛經》‘無為福勝’的核心義理,強調破除執著、證悟空性的修行境界。
詩借道教典故引入,以‘無自性’‘常光遍天下’直揭佛理,指出人我皆無恒常本質,佛性遍在,體現《金剛經》‘無為’勝義。語言質樸,理趣交融,是禪門頌經的典型之作。
裙屐翩翩斗舞腰,
華燈瓊宴可憐宵。
萬金一擲誠瀟灑,
不信農家有白條。
幾度乞骸未得歸,楚湖午日尚寒衣。
鄉園久別虛蒼鬢,衙署猶慚對紫薇。
偶望六亭凝宿霧,轉懷三徑逗清暉。
雖然亦有承歡者,那似家常蟹蕨肥。
金殿晨趨玉佩蒼。君才久合侍龍章。花磚學士紫薇郎。
小試一麾行促詔,暫留千騎且飛觴。夜堂歌暖借春光。
肌膚綽約真仙子,來伴冰霜。洗盡鉛黃。素面初無一點妝。
尋花不用持銀燭,暗里聞香。零落池塘。分付馀妍與壽陽。
秋盡氣乃嚴,冬初物隨斂。
獨彼桃李花,紅白濃以顯。
嬌媚弄春妍,厚顏不知靦。
時氣乃以乖,草木亦獻諂。
悠悠者蒼天,我憂何日遣。
養晦東山五十霜,九如獻頌醉飛觴。
矞皇詩句稱三絕,高邁函情寄八瑯。
應羨劉伶能曠達,莫嗤阮籍是猖狂。
自來酒隱成仙侶,敢信壺中日月長。
平日幾經過,重到更留連。黃塵烏帽,覺來眼界忽醒然。
坐見如云秋稼,莫問雞蟲得失,鴻鵠下翩翩。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飛仙。
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圓。胸中萬頃空曠,清夜炯無眠。
要識世間閑處,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釣魚船。調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鮮。
從師出塞一年期,
幾度山前暗淚滋。
知爾舊鄉情倍切,
夢中白發兩垂垂。
寬盡東陽腰帶瘦。水驲相逢,自笑龍鐘袖。
拾翠流觴何日又。樓高煙鎖春前后。
寄語蓮蘋諸故舊。紅豆枝頭,倦客難銷酒。
遮莫離離催節候。問猶省識相思否。
卓侯寄我一尺書,細行小字千言馀。開緘意氣溢毫楮,煙云繚繞生吾廬。
鳥翼欲搏南溟浪,劍鋒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鳴有若此,何況龍光鳳彩揚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節下韋布,草野高談皆廟謨。
天南地北未相見,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獻今未墜,君門累葉名通儒。
況聞忠烈有令祖,月黑歸家夜騎虎。燕山潛邸龍未飛,一流南移真逆睹。
終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軀共殉主。文皇兒戲視方黃,獨謂先生言可取。
時殊世易三百年,兒孫尚守高曾矩。堂開吳越號傳經,四方投贈詩盈庭。
吾聞六經之傳有明晦,時晦則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漢,蝌蚪盡作絲竹聲,至今大義如日星。
善傳善述必有以,請君為我側耳聽,請君為我側耳聽。
槁項詩馀瘦,愁腸酒后柔。晚涼團扇欲知秋。臥看明河銀影、界天流。
鶴警人初靜,蟲吟夜更幽。佳辰只合算花籌。除了一天風月、更何求。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菜圃旋旋蝶,粳田閣閣蛙。
雨籬垂細豆,風架引長瓜。
俯仰矜天地,陰晴惜物華。
馀年如得計,長此托身家。
客署閑花事,鄉心醉柳條。
閉門春草長,高枕白云驕。
牛馬呼仍在,鹍鵬路已遙。
有田堪種米,罄折笑前朝。
茅屋秋風萬古傳,
樓臺新起草堂邊。
遙看酒綠燈紅氣,
廣廈千間不庇寒。
還家不落新春后,征棹先逢舊雨前。
繡被喚回巫峽夢,錦囊剩有蜀江篇。
垂垂梅蕊猶凝雪,濯濯楊枝欲吐煙。
好是玉盤傳菜日,共酣金醴媚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