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茶坡栗坡回望平川杳靄
上到茶坡又栗坡,
瘦筇倚倦碧嵯峨。
那知一片煙云澹,
望眼偏于此處多。
上到茶坡又栗坡,
瘦筇倚倦碧嵯峨。
那知一片煙云澹,
望眼偏于此處多。
登上了茶坡又登上栗坡,我倚著瘦竹拐杖,疲倦地面對這青碧險峻的山峰。哪里料到這一片煙云如此淡泊,我的視線偏偏在這地方看得更多。
筇:竹名,可做手杖,這里指手杖。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澹:同“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登山游覽過程中,行至茶坡、栗坡,被眼前的煙云景色所觸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登山所見之景和抒發內心感受。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知。
回塘風起波文細,刺桐花里門斜閉。殘日照平蕪,征帆何處客。
相見還相隔。不語欲魂銷,望中煙水遙。
等閑將度三春景,簾垂碧砌參差影。曲檻日初斜,恨君容易處,又話瀟湘去。
凝思倚屏山,淚流紅臉斑。
隔簾微雨雙飛燕,砌花零落紅深淺。撚得寶箏調,楚天云外路,動便經年去。
香斷畫屏深,舊歡何處尋。
鳳髻綠云叢,深掩房櫳。錦書通,夢中相見覺來慵。勻面淚,臉珠融。
因想玉郎何處去,對淑景誰同。
小樓中,春思無窮。倚闌凝望,暗牽愁緒,柳花飛起東風。
斜日照簾,羅幌香冷粉屏空。海棠零落,鶯語殘紅。
擺脫塵機上釣船,免教榮辱有流年。
無系絆,沒愁煎,風浩寒溪照膽明,小君山上玉蟾生。
荷露墜,翠煙輕
竟日畫堂歡,入夜重開宴。
剪燭蠟煙香,促席花光顫。
待得月華來,滿院如鋪練。
門外簇驊騮,直待更深散。
錦帳銀燈影,
紗窗玉漏聲。
迢迢永夜夢難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
曉來中酒和春睡,四支無力云鬟墜。斜臥臉波春,日高猶未起,為戀鴛鴦被。鸚鵡語金籠,道兒還是慵。
紅爐暖閣佳人睡,隔簾飛雪添寒氣。小院奏笙歌,酒傾金盞滿,蘭燭重開宴。公子醉如泥,天街聞馬嘶。
翠眉雙臉新妝薄,幽閨斜卷青羅幕。寒食百花時,雙雙梁燕語,蝶舞相隨去。腸斷正思君,閑眠冷繡茵。
畫屏繡閣三秋雨,香唇膩臉偎人語。語罷欲天明,曉街鐘鼓絕,嗔道如今別。特地氣長吁,倚屏彈淚珠。
嫩草如煙,石榴花發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淥,鴛鴦浴,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
水上游上沙上女,回顧,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
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洞口誰家,木蘭船系木蘭花。
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
耳墜金镮穿瑟瑟,霞衣窄,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
兩岸人家微雨后,收紅豆,袖斂鮫綃,采香深洞笑相邀。
藤杖枝頭蘆酒滴,鋪葵席,翡翠??,白蘋香里小沙汀。
島上陰陰秋雨色,蘆花撲
落絮殘鶯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滿爐煙。獨掩畫屏愁不語,斜欹瑤枕髻鬟偏,此時心在阿誰邊?
天碧羅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宛風如舞透香肌。獨坐含嚬吹鳳竹,園中緩步折花枝,有情無力泥人時。
相見休言有淚珠,酒闌重得敘歡娛,鳳屏鴛枕宿金鋪。蘭麝細香聞喘息,綺羅纖縷見肌膚,此時還恨薄情無。
見好花顏色,爭笑東風。雙臉上,晚妝同。
閉小樓深合,情未已,信曾通,滿衣猶自染檀紅。
恨不如雙燕,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
翠凝仙艷非凡有,窈窕年華方十九。
鬢如云,腰似柳,醉瑤臺,攜玉手,共燕此宵相偶。
魂斷晚窗分首
簾拂疏香斷碧絲,淚衫還滴繡黃鸝。
上國獻書人不在,春日自長心自促,翻覆,年來年去負前期。
應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夸說月中枝。
數枝開與短墻平,見雪萼,紅跗相映。
引起誰人邊塞情。
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
空聽隔江聲。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楊柳在身垂意緒。
藕花落盡見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