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竹君先生竹屋著書圖乾隆己亥四月陳鳳翔作四首 其四
棠鄂陰連老屋鄰
酒壚荒徑不成春
盤陀佚句同收拾
忍溯貞元話劫塵
棠鄂陰連老屋鄰
酒壚荒徑不成春
盤陀佚句同收拾
忍溯貞元話劫塵
棠棣樹的樹蔭連接著老屋的鄰居,酒肆旁的荒徑難見春日生機。一同收拾散落的詩句,怎忍心追溯貞元年間的劫難往事。
棠鄂:同“棠棣”,《詩經》中以棠棣喻兄弟,此處或指兄弟般的鄰誼。
酒壚:賣酒的店鋪,代指市井場所。
盤陀:原指曲折不平,此處或指散落、未整理的狀態。
佚句:散失的詩文句子。
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此處借指歷史上的動蕩時期。
劫塵:佛教用語,指劫難后的塵埃,喻戰亂或災禍遺留的痕跡。
此詩為陳鳳翔于乾隆己亥年(1779年)為朱竹君先生《竹屋著書圖》所作題畫詩組的第四首。朱竹君(朱筠)是清代著名學者、藏書家,其竹屋為著書講學之地。詩中或結合朱竹君的學術生涯與時代背景,暗含對乾隆中期社會文化生態及文人際遇的觀照。
全詩通過描繪竹屋周邊蕭索景象與整理佚句的細節,既贊頌朱竹君先生堅守學術的精神,又以“話劫塵”的隱晦筆觸,流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感懷,是題畫詩中兼具人文深度與情感張力的作品。
新正月半。皓影連云漢。偏鬧六街燈火,好月無人看。喧闐簫鼓亂。旦旦如何旦。歸坐小山梅下,香茗幾人清玩。
涼浸瑤空月,正壽星、光彩遙燭,少微躔次。鶴發仙翁還笑道,恰則揆予初度。好文物、衣冠翹楚。雪跨冰懸神炯炯,盡襟懷、清酒金莖露。真好個,神仙侶。歡呼竹外開尊處,正炰鳳烹麟,環列珠歌翠舞。燭影酒光相眩轉,譚笑風生玉麈。戲膝下、彩衣容與。只恐未閑經濟手,更十年、又起蟠溪呂。頡霞佩,看高舉。
城東有客過吾廬,揮麈高談逸氣舒。金馬豈無方朔伎,石渠今取夏侯書。沙堤老屋秋楓合,海浦歸帆暮雨疏。我亦草玄官拓落,江南無地可耕鋤。
李白當年流夜郎,中原無復漢文章。納官贖罪人何在?壯士悲歌淚萬行。
舊時明月還相照,月也不勝寒。不知天上,瓊樓玉宇,今夕何年。乘風便好,翩然歸去,同看嬋娟。只愁人有,悲歡離合,自古難全。
漁人一竿老,粗糲半饑虛。豈有令鉤直,惟應恨網疏。有時腳不襪,自笑食無魚。我自馀尊在,愁眉爾暫舒。
清風何處灑琴書,面面琳瑯雪雨馀。千畝晝圍中散宅,萬竿晴拂子猷居。聲搖淇澳來中坐,翠擁瀟湘護碧渠。尊酒欲尋長嘯客,美人空谷正踟躕。
木符啟瑞,著象成文。于昭大號,協應明君。靈命有屬,鴻禧洞分。歌以升薦,休嘉洽聞。
九十風光能有幾,春風春雨總經過。誰知地變天荒意,莫借魯陽回日戈。
已是臨歸日,何堪見汝曹。羈棲憐若病,行役問吾勞。灘束江聲急,山藏瘴霧高。故鄉猶隔遠,離思轉滔滔。
蓬萊深處訪仙家,云護巖扉石徑斜。笙鶴未歸春寂寂,青鸞啄碎碧桃花。
呂嘉積石浪相傳,雙闕天開尚宛然。成敗古來俱一夢,千秋何似老樓船。
藥裹封災隨臘去,酒杯稱壽逐年新。
清嘯西峰月,記曾經飄飄霞佩,御風飛度。知道仙家蟠桃宴,此夕洞關無阻。看多少往來鶴馭。分得九霞春色醉,聽玉笙、清奏云深處。好天上,神仙府。俗塵笑我山中侶。嘆匆匆歸后,依舊松煙蘿雨。萬事一閑都了卻,說甚官為柱史。盡拚得、此生韋布。齏粟一孟安歲晚,課兒童、閑誦梅花賦。這些福,老天與。
紫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樓。念璧月長虧,玉簪中斷,覆水難收。青鸞送碧云句,道霞扃霧鎖不堪憂。情與文梭共織,怨隨宮葉同流。人間天上兩悠悠。暗淚灑燈篝。記谷口園林,當時驛舍,夢里曾游。銀屏低聞笑語,但醉時冉冉醒時愁。擬把菱花一半,試尋高價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