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絅齋同年扈從負書圖
清門喬木傳忠孝,
繭足荒山說亂離。
當日相看惟涕淚,
此才信可共安危。
一編手澤芬長護,
七校心蘇句尚悲。
圣主至今思在莒,
愿君努力中興時。
清門喬木傳忠孝,
繭足荒山說亂離。
當日相看惟涕淚,
此才信可共安危。
一編手澤芬長護,
七校心蘇句尚悲。
圣主至今思在莒,
愿君努力中興時。
清白門第的高樹傳承著忠孝家風,滿是老繭的雙足在荒山中訴說離亂之苦。當年相見時唯有淚水流淌,這樣的人才真能共渡安危。你手中珍藏的先人手稿仍散發芬芳,想起軍中往事詩句里仍藏悲愴。圣主至今不忘當年艱難歲月,愿你努力輔佐實現中興之時。
清門:清白的世家大族;喬木:代指世家傳承(《詩經》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后喻世族)
繭足:腳底因長途跋涉而生繭,形容行路艱辛;亂離:戰亂流離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扈從:隨侍皇帝出巡;負書圖:背負書籍的圖畫,喻指文人在動蕩中守護文化
手澤:先人或前輩的手跡;七校:漢代有中壘、屯騎等七校尉,代指軍隊;心蘇:從創傷中恢復
思在莒(jǔ):《左傳》載齊桓公出奔莒國,后返國稱霸,此指不忘過去艱難;中興:王朝由衰轉盛
此詩當為清代詩人為友人吳絅齋所作。吳絅齋與詩人同科中舉(同年),曾隨侍皇帝出巡(扈從),其'負書圖'記錄了戰亂中背負典籍、守護文化的經歷。詩中'繭足荒山''七校心蘇'等句,反映清代前期戰亂后文人守護文脈、共圖中興的時代背景,詩人借此詩表彰友人品格并寄寓家國期望。
全詩以'忠孝傳承'為核心,上承戰亂離亂之痛,下啟中興振作之望,既刻畫友人'共安危''護手澤'的忠義形象,又通過'圣主思在莒'的典故升華主題,是清代文人詠懷詩中兼具歷史深度與現實關懷的佳作。
年年負卻花期!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心底湖頭,路斷到如今。郎到斷橋須有路,儂住處,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時,好向北峰尋。相對峰頭俱化石,雙影在,照清潯。
王謝堂前舊燕。畢意情高意遠。只恐寵恩深,后會不教人見。深勸。深勸。不枉追歡一遍。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幾枝紅雪墻頭杏,數點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幾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一簾紅雨桃花謝,十里清陰柳影斜。洛陽花酒一時別。春去也,閑煞舊蜂蝶。
錦織江邊翠竹,絨穿海上明珠。月淡時風清處,都隔斷落紅塵土。一片閑云任卷舒,掛盡朝云暮雨。
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罷了釣竿,一個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兩個不識字的漁樵士大夫。他兩個笑加加的談今論古。
孤館寒梅發,春風款款來。 故園花落盡,江上一枝開。
夕云斂余暉,稍稍歸鳥集。 清磬林際浮,樵歌峰外急。 懷人南斗邊,露下銀漢濕。 瑤草春復生,深山共誰拾。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見新來燕。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散。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龍盤虎踞阻江流,割據由來起仲謀。 從此但夸佳麗地,不知西北有神州。
直方誰似退之賢,過廟當時禱亦虔。 徼福乞靈旋有助,傾蠹十萬出私錢。
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云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 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天然帶得,酒星風骨,詩囊才調。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 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綬,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閑博個,千秋不老。
__鳴兮,卉木萋止,維暮之春。笑憨翁漸老,年加三豆,呆郎多事,詩記三星。六十有三,高吟勇退,只有堯夫范景仁。從今去,且亭前放鶴,溪上垂綸。 交親。散落如云。僅留得尊前康健身。有一編書傳,一囊詩稿,一枰棋譜,一卷茶經。紅杏尚書,碧桃學士,看了虛名都賺人。成何事,獨青山有趣,白發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