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曲
空江潮落水茫茫,
南楚征途萬里長。
為是曾經分手地,
不聽離曲亦神傷。
空江潮落水茫茫,
南楚征途萬里長。
為是曾經分手地,
不聽離曲亦神傷。
空蕩蕩的江上潮水退落,水面一片茫茫,前往南楚的征途有萬里之長。因為這里是曾經與友人分手的地方,所以即使不聽離別的曲子也黯然神傷。
空江:空蕩蕩的江面。
潮落:潮水退去。
南楚:古代地區名,范圍大致在今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為是:因為是。
離曲:表達離別之情的曲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過曾經與友人分別的江邊時,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人們離別頻繁,詩人借此詩抒發自己的離別之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傷。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它以質樸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展現了古代詩歌中常見的離別主題。
十年蹤跡并萍浮,今日行藏謾倚樓。
明月相思淮水外,東風吹夢越江頭。
深深庭院驚春晚,淡淡鶑花稱客愁。
記取追隨休暇日,殷勤陶謝許同游。
江東遙遙八千騎,大戰小戰七十二。
劉郎曉鞭天馬來,踧踏長安開帝里。
子嬰已降隆準公,君王置酒鴻門東。
張良已去玉斗碎,三月火照咸陽紅。
繡衣歸來日將夜,可惜雄心天不借。
當時已失范增謀,尚引長戈到垓下。
刁斗乍急營壘驚,夜深旗尾秋風橫。
玉帳佳人不成夢,月明四面聞歌聲。
拔劍相看淚如雨,我作楚歌君楚舞。
明朝寶馬一聲嘶,江北江東皆漢土。
天宇空青晚更佳,溪頭滑石路欹斜。
山深苦竹方抽筍,日暖甘菘始放花。
莎草墻垣沾燕屎,棘針籬落聚蠶沙。
預知半夏當歸去,梔子開時應到家。
陳子居城東,茆屋三四間。
下有五畝園,灌畦泐清灣。
松柏充羽葆,荷芰作髻鬟。
再拜太夫人,壽比衡麓慳。
我早與子游,期子到孔顏。
察子意甚真,不與時輩班。
扁舟漾荊渚,余子頗謗訕。
大道甚坦夷,勿嘆行路難。
彼自種荊棘,吾寧翦榛菅。
一醉乘秋風,共此霜月彎。
折腰為米本憂貧,流落天南瘴海濱。
千里云山空別恨,十年萍梗可傷神。
拊膺但覺丹心壯,覽鏡那堪白發新。
歸去恩深知感激,只慚無德愧斯民。
元正改旦,事事成現。
有時放行,有時坐斷。
不惜兩莖眉,和坐盤掇轉。
佛法世法,都盧一片。
既是佛法世法,如何得成一片。
但辨肯心,必不相賺。
廬山真滿眼,秀句憶東坡。
但遣佳名易,懸知得士多。
云霄身已近,星象手能摩。
太守文章伯,風行水自波。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
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
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
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
投分平生不數人,憶陪文館笑談新。
資中宰樹看成拱,荊府詩筒跡又陳。
已恨別離空歲月,那知解后亦參辰。
古來命駕須千里,薄宦區區愧此身。
平生技拙笑屠龍,去國尤慚易道東。
回望飛云親舍下,不堪伏枕左書空。
四方未了男兒志,一飯長懷國士風。
憐我已深兄弟好,愿從之子客東蒙。
權門極珍羞,未辦食龍肉。
我家湘楚山,籜龍飫奴仆。
淮南戶戶有黃虀,公今徑歸亦不癡。
更包筍脯贈行李,定應笑殺長安兒。
十日行湘江,湘水清而溫。
不療亭午渴,卻憶土井渾。
道傍古剎竿,著屋高樹根。
飛泉出山腹,甘冷冰瓶盆。
何止解百憂,一灑塵埃昏。
設供者誰與,稽首兩足尊。
令君五畝園,不問蓬蒿深。
江梅忽秀發,邂逅成賞音。
一笑領諸客,掃地坐墻陰。
清芳到酒面,落蕊飄衣襟。
月去未忍去,起舞獨微吟。
人自賞晤耳,問花亦何心。
花雖有開落,意則無古今。
須君戒勿折,嘉實看成林。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誦之一宮。鬰青林兮對起,背絕壁之穹隆。獨樵牧之往來,委榛莽其蒙茸。試芟夷而卻視,翕眾景之來宗。
擢連娟之修竹,森偃蹇之喬松。山靡靡以旁圍,谷窈窈而潛通。翩兩翼兮前張,擁千麾兮后從。帶湘江之浮淥,矗遠岫兮橫空。
何地靈之久閟,昉經始乎今公。怳棟宇之宏開,列闌楯之周重。撫勝概以獨出,信茲山之有逢。
予揆名而諏義,爰遠取于舞雩之風。昔洙泗之諸子,侍函丈以從容。因圣師之有問,各跽陳其所衷。
獨點也之操志,與二三子兮不同。方舍瑟而鏗然,諒其樂之素充。味所陳之紆余,夫何有于事功。
蓋不忘而不助,示何始而何終。于鳶飛而魚躍,實天理之中庸。覺唐虞之遺烈,儼洋洋乎目中。
惟夫子之所與,豈虛言之是崇。嗟學子兮念此,溯千載以希蹤。
希蹤兮奈何,盍務勉乎敬恭。審操舍兮斯須,凜戒懼兮冥蒙。
防物變之外誘,遏氣習之內訌。浸私意之脫落,自本心之昭融。
斯昔人之妙旨,可實得于予躬。循點也之所造,極顏氏之深工。
登斯亭而有感,期用力于無窮。
梅飄柳墜半春中,庭下緋英細作叢。
刺眼定添新葉綠,傷心應似故園紅。
玄都怨感成塵事,石髓追游滿地風。
報答春光須作意,亂飄繁萼向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