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其二 席上賦七夕
朱樓彩舫,浮瓜沈李,報答風光有處。
一年尊酒暫時同,別淚作、人間曉雨。
鴛鴦機綜,能令儂巧,也待乘槎仙去。
若逢海上白頭翁,共一訪、癡牛騃女。
朱樓彩舫,浮瓜沈李,報答風光有處。
一年尊酒暫時同,別淚作、人間曉雨。
鴛鴦機綜,能令儂巧,也待乘槎仙去。
若逢海上白頭翁,共一訪、癡牛騃女。
在朱紅的樓閣、華美的畫舫中,人們用切好的瓜果浸在冷水里消暑,有地方可以好好地享受這美好風光。一年中只有這一次大家能暫時一同舉杯飲酒,分別時的淚水化作了人間清晨的雨。織女的織布機,能讓女子變得心靈手巧,我也想乘著木筏到仙境去。要是在海上遇到白頭老翁,就一起去探訪牛郎織女。
朱樓彩舫:紅色的樓閣和華麗的游船。
浮瓜沈李:把瓜和李子浸在冷水中,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沈,同“沉”。
尊酒:杯酒。尊,同“樽”。
鴛鴦機綜:指織女的織布機。機綜,織布機上使經線上下交錯以受緯線的裝置。
儂:我。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河。
癡牛騃女:指牛郎織女。騃,傻。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七夕宴會上所作。當時社會七夕節有慶祝習俗,作者在宴會上與友人相聚,觸景生情寫下此詞,或許也帶有一些對牛郎織女故事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圍繞七夕宴飲及分別展開,融入神話元素。其特點是將現實與想象結合,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當時七夕節的生活場景和文人的情感表達。
逐北追奔踰涿邪,燕然片石向胡誇。何當手袖凌云筆,只按漁陽鼓韻撾。
東風吹香拂瑤草,弱柳拖金覆長道。錦苞散盡桃李花,新綠含煙搖翠葆。雨痕留潤浥輕塵,鶯聲喚起都門曉。金鞍壓轡玉驄嬌,寶鈿簇車香霧繞。繡蹙冰縷纖,翠翹金鳳小。飛彈擲云云轉低,把酒勸花花為悄。檀槽象板雜歌謳,買笑調春不知老。我非有意慕少年,自愛瀛洲太平好。瀛洲群仙皆我徒,休沐亦許同歡娛。按轡徐行過鐘阜,飛龍舞鳳相縈紆。黃金撲面松花老,碧玉流潤芝田腴。山回路亦轉,左折復右趨。振衣投策入僧舍,碧梧繞砌青扶疏。銅瓶汲澗瀹山茗,紺芽和露烹園蔬。殷勤進杯斝,紛錯羅盤盂。主情重兮客忘疲,酒半酣兮日已晡。撫掌歌一曲,豪氣凌八區。翩然就歸路,猿鶴還相呼。世間行樂難同調,心閒意愜俱良圖。一從回首仙凡別,幾載圜扉鎖寒月。紅稀綠暗又清和,舊事還從夢中說。感彼雍門言嘆息,腸內熱長繩難系。西飛輪公道,誰饒頭上雪。可憐有足不得騁,此心直與云飛越。顧瞻黃金臺,巍峨勢更雄。居庸卻立千萬仞,丹崖翠壑巀嶪摩蒼穹。群山昂伏作龍虎,天津一道銀河通。紫宸肅天居,佳氣常郁蔥。何當跨黃鵠翼飛,鴻左浮丘兮右空。同登其臺覽其勝,排云獻賦揮我巨筆如長虹。安能終日摧眉扼腕,不得開心胸。
年時碧榭吹香雨。載酒題紅侶。綠陰今怨賞春遲。何況綠陰不見見殘枝。枝頭落盡芳云影。袖亸羅屏冷。無人悄悄立苔階。愁見一雙粉蝶撲儂懷。
起上林苑賞方朔,發會稽兵惜虎符。君側此時三四輩,盍移東海換江都。
暫出城門蹋青草,遠于林下見春山。應須韋杜家家到,祗有今朝一日閑。
西漢文章二百年,龍盤親賜蕊珠仙。巫云夢冷金壺墨,誰補東南一柱天。
結夏骎尋逾六日,蓬壺紀瑞生辰。祥煙蔥郁藹門庭。驂鸞雙女侍,毓鳳二雛新。暫爾勾稽淹大手,聲名已徹楓宸。行膺當路薦章榮。璇源添喜慶,椿算祝遐齡。
池亭荷凈納涼時。四面柳依稀。棹得酒船回。看風里、沙巾半欹。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應不負歸期。更誰看、桃花面皮。
故宮芳草在,往事暮江流。
木生不愿回萬牛,愿終天年仆沙洲。時來幸逢河伯秋,掀然見怪推不流。蓬婆雪嶺巧雕鎪,蟄蟲行蟻為豪酋。阿咸大膽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城中古沼浸坤軸,一林瘦竹吾菟裘。二頃良田不難買,三年榿木行可槱。會將白發對蒼巘,魯人不厭東家丘。
竹院名香起,花臺積翠分。雙松寒掛雪,一榻晚生云。畫想滄洲跡,經傳白馬文。平生許玄度,何事戀人群。
失腳漁磯返棹遲,幾回石上候來期。老翁巖下諸年少,總解題詩笑鬢絲。
墻外誰家春滿林,綠楊萬縷搖晴陰。風花散亂自來去,作意攪動愁人心。豈不見灞陵橋東二三月,好枝早被行人折。又不見吳堤草荒秋露涼,枯條空抱蟬聲咽。愁人愁劇心不移,年年長與東風期。
三面紅亭放日遲。小窗斜卷受花枝。間卻錦棚芳樹底,引鶯兒。艷曲初翻余懊惱,夢書閒檢費疑思。偏是尋常行坐處,沒心期。
欲將燕地比西湖,沃野長堤督亢圖。為問黃金臺上客,得尋說劍酒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