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十玄談 其三 回機
權掛垢衣云是佛,
釋迦也似偷空賊。
忽然捉敗不相饒,
丹霞火里純金色。
權掛垢衣云是佛,
釋迦也似偷空賊。
忽然捉敗不相饒,
丹霞火里純金色。
暫且披上破衣就號稱是佛,釋迦牟尼好像也是偷得虛空的賊。倘若忽然被抓住就絕不饒恕,如同丹霞燒木佛,顯現出純金般的本質。
權:暫且。
垢衣:破舊的衣服,這里可能象征著世俗的、虛假的外在。
偷空賊:一種比喻說法,可能指表面看似超凡,實際是竊取虛空(代表空性、真如等)的虛名。
捉敗:抓住把柄、揭穿。
丹霞火里純金色:丹霞天然禪師曾在慧林寺遇天寒,取木佛燒火取暖,人責問,他說“我燒取舍利”,人說木佛哪有舍利,他說“既無舍利,再取兩尊燒” ,這里用此典故表示突破表象看到本質。
此詩應創作于佛教禪宗發展時期,當時佛教流派眾多,修行方式和對佛道的理解各有不同,存在一些只注重形式而忽略本質的現象。作者可能是為了批判這種現象,弘揚真正的禪宗精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佛教修行中的形式主義,強調要打破表象,追求本質。其以獨特的視角和夸張的表達,在禪宗文學中具有一定特色,對后世理解禪宗思想有一定啟示。
燈火街頭稱意涼,烤爐熏得晚風香。縱然才罷千杯飲,不礙冰啤再一嘗。
風前橄欖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開。靜默堂中有相憶,清江或遣化人來。
綠卷晴荷插滿池,珍禽來慣帖船飛。看云只似尋常立,何獨今朝忘卻歸。波紋回處恰雙魚,小草花紅點綠蒲。不是幽人相管領,枉教造化著工夫。海榴如火發高叢,空斗炎炎烈日紅。爭似梔花渾是雪,凈香薰透一池風。暝天云重碧成陰,留得山頭一桁晴。荷柄枯斜開鏡面,照人欹坐聽魚鳴。
三徑衡門有荷蓑,野情能不避雙呵。使君文逼東西漢,處士山連大小何。偷暖地棠殘紫在,狎寒天竹亂紅多。莫疑車騎邢侯簡,為恐霜威惱薜蘿。
蝶夢迷清曉,萬里無家,歲晚貂裘敝。載取琴書,長安閑看桃李。爛繡錦、人海花場,任客燕、飄零誰記。春風里。香泥九陌,文梁孤壘。微吟怕有詩聲翳。鏡慵看、但小樓獨倚。金屋千嬌,從他鴛暖秋被。蕙帳移、煙雨孤山,待對影、落梅清泚。終不似。江上翠微流水。
泛舟當日落,解佩及春歸。病比相如是,情方叔夜非。暖云蒸海氣,殘月吐洲暉。今夕孤懷客,誰云伴少微。
相思上北閣,徙倚望東家。忽有當軒樹,兼含映日花。方鮮類紅粉,比素若鉛華。更使增心憶,彌令想狹邪。無如一路阻,脈脈似云霞。嚴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客去空山結靜緣,不妨飽食恣高眠。未知明日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到處綠陰供客坐,誰家促柱奏繁弦。最憐江樹知人意,隔斷三城萬井煙。
窈窕房櫳里,鳴琴和好仇。芙蓉生木末,亦得照清流。
閒占云霞隱鹿門,一朝厭世隔囂喧。儒林共惜斯文喪,鄉邑誰知古道惇。雕鶚登庸誇令子,文章為縣見賢孫。何時歸到螺川上,為瀉椒漿奠一尊。
漢口機停織女聲,黃姑何處望鸞軿。郡齋楓葉蕭蕭下,不盡清商萬古情。
當年歌舞醉仙城,想像精魂淚欲傾。終古嫣香應不歇,騷壇期結后生盟。
關中人物擅才華,五福能全眾所誇。一夢黃粱成永訣,九重紫誥遽褒嘉。官膺三品尚書秩,系出前朝仆射家。欲拜新阡觀墓碣,櫟原松檜隔煙霞。
昔有嚴先生,少妻仙尉兒。泥涂兩魚泳,風雨六龍飛。黃紙求故人,白云長見依。遂令箕潁客,復睹勛華姿。帝腹何便便,舉足忽踐之。客星歘然去,帝座光芒披。笑謂鄧氏子,策杖一何卑。巖穴澄秋色,煙霞蔚天輝。怨見千秋士,寂寂西山薇。
官左寧須怨業儒,乘田委吏是師模。心馳天柱春回柳,身謝京塵水到湖。閱世卻留雙眼在,買山真笑一錢無。銅鞮試聽襄陽曲,陳疏何妨又楚都。